福师13秋《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3秋《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STS课程从()年代在英国出现,今年来在各国广为流传。
A. 70
B. 60
C. 50
D. 40
满分:2分
2.()科学是整个科学发展的控制因素,因而是整个科学发展的基础。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计算机
满分:2分
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A. 探索
B. 解释
C. 考验
D. 劳动
满分:2分
4.神经科学是()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A. 40
B. 50
C. 60
D. 70
满分:2分
5.综合理科提出的理论基础()。
A. 自然界是统一的
B. 有利于学生学习
C. 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D. 前面全部
满分:2分
6.()功能:主要是指评价目标的导向机制。
A. 激励
B. 改进
C. 导向
D. 有序
满分:2分
7.()脑没有语言逻辑思维,它是无语言功能的哑脑。
A. 右
B. 左
C. 大
D. 小
满分:2分
8.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A. 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
B. 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C. 前两项都对
D. 前两项都错
满分:2分
9.()评价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评价每个对象的到达程序。
A. 绝对
B. 相对
C. 动态性
D. 主体性
满分:2分
1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
A. 1968
B. 1969
C. 1970
D. 1971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科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A. 研究对象
B. 物质手段
C. 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D. 理论工具
满分:2分
2.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A. 基因工程的发展
B. 克隆“风暴”
C. 农业发展的有效出路
D. 医药和治疗上的发展
E. 洁净新能源的利用
满分:2分
3.科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指()。
A. 观察能力
B. 操作能力
C. 思维能力
D. 创造能力
满分:2分
4.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等方面。
A. 知识结构
B. 能力结构
C. 价值规范结构
D. 创造活动
满分:2分
5.科学的内涵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包括下面哪些选项。()
A. 知识体系
B. 创造活动
C. 社会结构
D. 社会生产力
满分:2分
6.科学教育的基本特性()。
A. 客观性
B. 理智性
C. 实践性和进取性
D. 准确性
满分:2分
7.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可以分为哪几类()。
A. 强子
B. 轻子
C. 传播子
D. 分子
满分:2分
8.评价的特征有哪些()。
A. 方向性和教育性
B. 整体性和综合性
C. 动态性和主体性
D. 科学性和可行性
满分:2分
9.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基础包括()。
A. 哲学
B. 教育学
C. 心理学
D. 教学原理
满分:2分
10.等级评分制的现实作用有哪些()。
A. 使学生评价更为合理
B.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管理上的改革
D. 促进了初中就近入学和薄弱校的改造
满分:2分
11.自然课的教学目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 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B. 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
C. 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D.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满分:2分
12.下面哪些是创造性探讨的阶段()。
A. 把握问题
B. 推论
C. 设计验证
D. 解释
E. 发展推广
满分:2分
13.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A.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B. 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
C. 考虑科技活动的辅导力量
D. 考虑科技活动内容的教育效果
满分:2分
14.人类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有哪几种()。
A. 水力
B. 地热能
C. 核能
D. 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
满分:2分
15.设置综合理科的目的()。
A.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及其应用
B.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
C.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合作的科学态度
D.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研究自然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科学通俗地说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角色扮演就是用演出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青少年科技活动方法,是科技辅导员与青少年在开展科技活动中,为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理性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使用技术主要反映一般的操作和维修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科学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教育的课程应既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又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我国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者认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强调知识与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促使科学教育与技术教学的结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信息既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能量,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科学教育是引导青少年一代认识自然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发现法的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方法上的恰到好处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观察能力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科技活动的创造性原则是科技活动的灵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STS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科学家和从事科学事业的专业人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布鲁纳主要提出了创造性教学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当代科学的基本内涵就是“系统的利用一套有效的方法去认识自然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STS指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当代科技发展有两种形式:突破和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然要开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2.科学意识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指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3.社团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4.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周期长,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5.地球系统的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
福师13秋《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A. 探索
B. 解释
C. 考验
D. 劳动
满分:2分
2.()脑没有语言逻辑思维,它是无语言功能的哑脑。
A. 右
B. 左
C. 大
D. 小
满分:2分
3.人的()脑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起着突破性的认识作用。
A. 左
B. 右
C. 大
D. 小
满分:2分
4.()科学是整个科学发展的控制因素,因而是整个科学发展的基础。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计算机
满分:2分
5.()的变化是关键。
A. 内在
B. 外在
C. 其他
满分:2分
6.神经科学是()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A. 40
B. 50
C. 60
D. 70
满分:2分
7.()也叫智力激励法,它是由美国的奥斯本首先提出来的。
A. 观察法
B. 讨论法
C. 自学法
D. 调查法
满分:2分
8.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括()。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操作技能
D. 以上全部
满分:2分
9.()是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
A. 客观性
B. 理智性
C. 实践性和进取性
D. 准确性
满分:2分
10.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A. 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
B. 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C. 前两项都对
D. 前两项都错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从()方面推进科普工作。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方法
C. 科学思想
D. 科学实践
满分:2分
2.一般认为,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可以分为哪些()。
A. 社会动机
B. 建设动机
C. 探索动机
D. 表演和欣赏动机
满分:2分
3.设置综合理科的目的()。
A.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及其应用
B.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
C.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合作的科学态度
D.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研究自然
满分:2分
4.科学教育的基本特性()。
A. 客观性
B. 理智性
C. 实践性和进取性
D. 准确性
满分:2分
5.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基础包括()。
A. 哲学
B. 教育学
C. 心理学
D. 教学原理
满分:2分
6.教育评价主要有哪几种()。
A. 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B.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满分:2分
7.关于人的认知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 必须有主体和客体的结合
B. 不需要有主体和客体的结合
C. 主体必须对客体进行操作,然后对操作结果进行感知
D. 客体必须对主体进行操作,然后对操作结果进行感知
满分:2分
8.创造力的培养包括()。
A. 激发创造动机
B. 培养创造的敏感性
C. 训练创造的思路
D. 培养创造的胆识和胆略
满分:2分
9.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A.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B. 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
C. 考虑科技活动的辅导力量
D. 考虑科技活动内容的教育效果
满分:2分
10.观察实验活动是科技活动的基本活动,包括()。
A. 观察
B. 调查
C. 实验
D. 考察
满分:2分
11.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 不局限在课本之内
B. 不局限在课堂和班级之内
C. 能者为师,科技人员参与教育
D. 以学生自己的科技活动为主
满分:2分
12.地球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A. 岩石圈
B. 水圈
C. 气圈
D. 生物圈
满分:2分
13.人的操作能力品质主要包括操作能力的()。
A. 迅速性
B. 准确性
C. 协调性
D. 灵活性
满分:2分
14.自然课的教学目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 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B. 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
C. 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D.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满分:2分
15.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A. 激励功能
B. 改进功能
C. 导向功能
D. 有序功能
E. 鉴定功能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地球系统的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当代科技发展有两种形式:突破和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观察法也叫“假设法”,“探索法”,“解决问题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方式可以分为个人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群众活动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信息既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能量,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发现法的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方法上的恰到好处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科学美概括为:简单,深远,统一,和谐,守恒,对称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周期长,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科学通俗地说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新世纪科学与社会将发生强相互作用,科学将高度社会化,社会将高度科学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青少年科技活动方法,是科技辅导员与青少年在开展科技活动中,为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科技活动的创造性原则是科技活动的灵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方法技术主要指设计和工艺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STS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科学家和从事科学事业的专业人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布鲁纳认为,发现方法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通常称为发现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然要开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微观评价也称广义评价,是指以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右脑和左脑一样,都具有可逆造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社团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2.科学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3.观察能力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4.从过程上看,当代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直线式进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5.STS是一项综合性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