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3秋《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3秋《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____包括电控类玩具、电声类玩具、电脑玩具、通讯玩具等。
A. 静态玩具
B. 机动玩具
C. 电子玩具
D. 金属玩具。
满分:2分
2.____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A. 角色扮演
B. 想象活动
C. 玩具
D. 情节。
满分:2分
3.供儿童玩各类角色游戏的玩具是____。
A. 主题玩具
B. 表演游戏玩具
C. 体育游戏玩具
D. 结构游戏玩具。
满分:2分
4.“生活预备说” 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盖利客
C. 霍尔
D. 格罗斯。
满分:2分
5.皮亚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的角度是____。
A. 儿童智力发展
B.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 儿童的情绪体验
D.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满分:2分
6.著名的人类学家()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
A. 米德
B. 朗格威尔
C. 阿什利蒙塔古
D. 鲁纳斯。
满分:2分
7.观察者处于较为被动地位的儿童游戏观察方法是____。
A. 追踪法
B. 定点法
C. 扫描法
D. 时段定人法。
满分:2分
8.____认为游戏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
A. 生活预备说
B. 复演说
C. 唤醒说
D. 社会文化说。
满分:2分
9.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沙、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满分:2分
10.____认为游戏是摆脱原始的不必需的本能动作。
A. 生活预备说
B. 复演说
C. 唤醒说
D. 认知发展说。
满分:2分
11.学者()将游戏分为两类:理性与非理性。
A. 米德
B. 萨顿史密斯
C. 朱可维克
D. 鲁纳斯。
满分:2分
12.()等人在1983年已经提出,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但是他们是把游戏的不同类型看作其外显的行为表现。
A. 赫特
B. 萨顿
C. 米德
D. 鲁宾。
满分:2分
13.____是剩余精力说的倡导者。
A. 斯宾塞
B. 弗洛伊德
C. 皮亚杰
D. 霍尔。
满分:2分
14.同一个幼儿在游戏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同一个游戏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
A. 重复性
B. 随意性
C. 灵活性
D. 非常规性。
满分:2分
15.美国社会学家()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A. 米德
B. 加维
C. 朱可维克
D. 鲁纳斯。
满分:2分
16.“复演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满分:2分
17.幼儿游戏时“玩”即“目的”,这说明幼儿游戏的动机是( )。
A. 内部动机
B. 直接动机
C. 外部动机
D. 间接动机。
满分:2分
18.()于1966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研究,说明了探索与游戏之间的区别。
A. 赫特
B. 萨顿
C. 米德
D. 鲁纳斯。
满分:2分
19.____属于有规则游戏。
A. 表演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角色游戏
D. 智力游戏。
满分:2分
20.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这是____。
A. 合作介入
B. 指导性介入
C. 平行介入
D. 外部干预。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1道试题,共22分。)
1.“唤醒说”的倡导者是____。
A. 伯莱因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亨特。
满分:2分
2.下列属于干预儿童游戏的原则是____。
A.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
B. 以平等心与孩子沟通
C. 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D. 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满分:2分
3.在我国幼儿园中,创造性游戏一般包括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满分:2分
4.儿童的游戏有多种分类,比勒将游戏分为____。
A. 机能性游戏
B. 想象性游戏
C. 接受性游戏
D. 制作性游戏。
满分:2分
5.有规则游戏一般包含的结构是____。
A. 游戏的任务
B. 游戏的构思
C. 游戏的规则
D. 游戏的情景。
满分:2分
6.游戏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____。
A. 对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
B. 对教师指导效果的评价
C. 对教师指导行为的评价
D. 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
满分:2分
7.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弗洛伊德
B. 爱里克森
C. 蒙尼格
D. 霍尔。
满分:2分
8.“社会文化说”的倡导者是____。
A. 弗洛伊德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艾里康宁。
满分:2分
9.幼儿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A. 机能性角色
B. 互补性角色
C. 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 真实角色。
满分:2分
10.干预幼儿游戏的方法包括____。
A. 平行介入
B. 合作介入
C. 外部干预
D. 指导性介入。
满分:2分
11.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
A. 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
B.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C.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D.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9道试题,共38分。)
1.研究结果表明,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它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教师在儿童游戏的主体环节,可采用平行介入与合作介入等指导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目前儿童玩具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玩具的销售是有序管理,品种比较齐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教师在对儿童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消极内容不讲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儿童在游戏中结成两种类型的关系:一是儿童与儿童之间通过玩具或游戏材料结成的现实伙伴关系,一是通过角色扮演结成的角色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时段定人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教师在儿童游戏起始环节的指导关键是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表现、自由交往、合作游戏、大胆创新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以玩具的使用性或其目的性分类,可把玩具分为智能玩具、声响玩具、形象玩具、装饰玩具、健身玩具、金属玩具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体育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角色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对教师介入游戏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评价都是对教师指导行为的评价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有规则游戏是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特有的一种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对教师与幼儿关系的评价是对教师指导行为评价的一个指标;而对教师反思评价能力的评价不是对教师指导行为评价的一个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幽默感是游戏性体验的一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扫描法,是对班级的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研究表明,游戏,尤其是以儿童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创造性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一样的。
福师13秋《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认知发展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皮亚杰。
满分:2分
2.美国社会学家()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A. 米德
B. 加维
C. 朱可维克
D. 鲁纳斯。
满分:2分
3.儿童人类学家()认为: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
A. 米德
B. 朗格威尔
C. 阿什利
D. 鲁纳斯。
满分:2分
4.皮亚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的角度是____。
A. 儿童智力发展
B.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 儿童的情绪体验
D.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满分:2分
5.结构游戏的支柱是____。
A. 情景
B. 结构材料
C. 自主自愿
D. 建构活动。
满分:2分
6.()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最引入注目的部分。
A. 表情
B. 动作
C. 言语
D. 言语。
满分:2分
7.著名的人类学家()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
A. 米德
B. 朗格威尔
C. 阿什利蒙塔古
D. 鲁纳斯。
满分:2分
8.____属于有规则游戏。
A. 表演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角色游戏
D. 智力游戏。
满分:2分
9.____认为游戏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
A. 生活预备说
B. 复演说
C. 唤醒说
D. 社会文化说。
满分:2分
10.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是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满分:2分
11.角色游戏的中心环节是____。
A. 扮演角色
B. 想象活动
C. 自主自愿
D. 玩具。
满分:2分
12.教师加入幼儿正在开展的游戏,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如妈妈与孩子、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教师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以角色身份加以指点,使幼儿得到暗示和启发。这是____。
A. 合作介入
B. 指导性介入
C. 平行介入
D. 外部干预。
满分:2分
13.____认为游戏是解决能力与愿望之间的矛盾,满足“像成人那样行动”的需要。
A. 生活预备说
B. 社会文化说
C. 精神分析说
D. 认知发展说。
满分:2分
14.角色游戏的灵魂是____。
A. 扮演角色
B. 想象活动
C. 自主自愿
D. 玩具。
满分:2分
15.学者()将游戏分为两类:理性与非理性。
A. 米德
B. 萨顿史密斯
C. 朱可维克
D. 鲁纳斯。
满分:2分
16.()于1966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研究,说明了探索与游戏之间的区别。
A. 赫特
B. 萨顿
C. 米德
D. 鲁纳斯。
满分:2分
17.幼儿游戏时“玩”即“目的”,这说明幼儿游戏的动机是( )。
A. 内部动机
B. 直接动机
C. 外部动机
D. 间接动机。
满分:2分
18.____是剩余精力说的倡导者。
A. 斯宾塞
B. 弗洛伊德
C. 皮亚杰
D. 霍尔。
满分:2分
19.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这是____。
A. 合作介入
B. 指导性介入
C. 平行介入
D. 外部干预。
满分:2分
20.____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A. 角色扮演
B. 想象活动
C. 玩具
D. 情节。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1道试题,共22分。)
1.儿童的游戏有多种分类,皮亚杰将游戏分为____。
A. 练习性的游戏
B. 象征性的游戏
C. 规则性的游戏
D. 表演性的游戏。
满分:2分
2.在儿童游戏中,玩具起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
A. 激发儿童游戏动机
B. 支撑游戏开展
C. 促进游戏水平提高
D. 对于儿童有教育作用。
满分:2分
3.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包括____。
A. 游戏的情感体验
B. 游戏的认知表现
C.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D. 游戏的动作技能。
满分:2分
4.“唤醒说”的倡导者是____。
A. 伯莱因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亨特。
满分:2分
5.儿童游戏环境的要求包括____。
A. 具有身体安全性
B. 具有丰富的刺激性
C. 具有可参与性
D. 具有心理安全性。
满分:2分
6.儿童的游戏有多种分类,比勒将游戏分为____。
A. 机能性游戏
B. 想象性游戏
C. 接受性游戏
D. 制作性游戏。
满分:2分
7.幼儿游戏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
A. 内部动机
B. 直接动机
C. 内部控制
D. 外部动机。
满分:2分
8.下列属于成型玩具的是____。
A. 智力游戏玩具
B. 体育游戏玩具
C. 智能玩具
D. 声响玩具。
满分:2分
9.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可将游戏分为____。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满分:2分
10.在我国幼儿园中,创造性游戏一般包括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满分:2分
11.对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包括____。
A. 游戏材料的提供
B. 时间的安排
C. 室内空间结构
D. 户外场地的特征。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9道试题,共38分。)
1.研究发现,游戏性质与幼儿创造力有密切关系,集中性游戏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以玩具的使用性或其目的性分类,可把玩具分为智能玩具、声响玩具、形象玩具、装饰玩具、健身玩具、金属玩具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事件详录是对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行原始的、真实的记录,并作分析与评价。定点法和追踪法的观察常用事件详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体育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教师在儿童游戏的主体环节,可采用平行介入与合作介入等指导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有规则游戏是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特有的一种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教师在儿童游戏起始环节的指导关键是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表现、自由交往、合作游戏、大胆创新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时段定人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不论是何种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定人不定点法,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地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对教师介入游戏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评价都是对教师指导行为的评价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20世纪60年代,美籍日本学者渡边慧证明了一条著名的定理——丑小鸭定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他们主要从“游戏”与“工作”的根本差别来认识游戏的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儿童游戏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等实验研究了游戏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进行了社会性表演游戏训练,目的在于揭示游戏在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从别人角度看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教师在对儿童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消极内容不讲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儿童在游戏中结成两种类型的关系:一是儿童与儿童之间通过玩具或游戏材料结成的现实伙伴关系,一是通过角色扮演结成的角色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