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13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川农13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本科)》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1.37、儿童能以对面人为中心辨别左右的年龄段是( )
A. 3-4岁
B. 5-6岁
C. 7-8岁
D. 9-10岁
满分:5分
2.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一个层次的需要是( )
A. 生理需要
B. 被尊重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归属和爱的需要
满分:5分
3.14、以下的风险中,( )被认为与高龄产妇有直接的关系
A. 生育低体重儿
B. 生育巨大儿
C. 唐氏综合症
D. 难产
满分:5分
4.26、儿童一般在( )岁能够识别自己的性别
A. 1岁左右
B. 2岁左右
C. 3岁左右
D. 4岁左右
满分:5分
5.29、以下不属于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是( )
A. 烦躁
B. 厌食
C. 出汗
D. 强迫计数
满分:5分
6.31、( )是婴幼儿最重要的认识渠道,也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 味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听觉
满分:5分
7.30、在一般情况下,7岁儿童可连续注意( )分钟
A. 1-2分钟
B. 3-5分钟
C. 5-10分钟
D. 10-15分钟
满分:5分
8.34、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 游戏
B. 学习
C. 劳动
D. 生活活动
满分:5分
9.23、从社会性类游戏的角度看,分享游戏是指( )
A. 儿童个人独自进行的游戏
B. 儿童独自进行相似的游戏而不和其他儿童一起游戏
C. 多个儿童一起进行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
D. 儿童共同进行的具有一定规则、任务和竞争性的游戏
满分:5分
10.16、影响胎儿发育不良的最强烈的单一原因是( )
A. 怀孕期间吸烟
B. 怀孕期间喝酒
C. 孕妇营养不良
D. 孕期并发症
满分:5分
11.3、以下不属于知觉的是( )
A. 对物体形状的感觉
B. 对气味的感觉
C. 对方位的感觉
D. 对物体大小的感觉
满分:5分
12.1、下列有关人类行为的陈述,最准确的是( )
A. 人类行为是由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可测量和可观察的反应
B. 人类行为是由本能所引起的结果
C. 人类行为是人的认知能力成熟后对环境的反应
D. 人类行为是发展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物理作用的整体性相互作用
满分:5分
13.5、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 )是道德化了的我,是自我的典范,也是人格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主要是指人性中的高级本性。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潜意识
满分:5分
14.40、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 )岁以后
A. 50
B. 70
C. 80
D. 60
满分:5分
15.4、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 )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潜意识
满分:5分
16.2、以下不属于年龄常规事件的是( )
A. 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
B. 退休
C. 妇女角色的变化
D. 更年期
满分:5分
17.17、新生儿是指( )
A. 出生一周的婴儿
B. 出生两周的婴儿
C. 出生四周的婴儿
D. 出生两个月的婴儿
满分:5分
18.38、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 )
A. 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外向
C. 越来越成熟
D. 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满分:5分
19.21、大脑单侧化现象的形成一般是在( )岁
A. 2岁
B. 3岁
C. 4岁
D. 5岁
满分:5分
20.39、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 )
A. 个性化
B. 外化
C. 社会化
D. 内化
满分: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