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A5统考练习及答案
大学语文A5
一、判断题
1、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答案: 对
2、《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作者是韦庄。( )
答案: 错
3、记叙分为完整的记叙和不完整的记叙两种。( )
答案: 对
4、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是初盛唐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
答案: 对
5、《雷雨》中的"周冲"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之子。( )
答案: 错
6、《四世同堂》是老舍建国后的创作。( )
答案: 错
7、绝句起源于唐代,但名称至宋代才有。( )
答案: 错
8、"桌子"中的"桌"是词缀。( )
答案: 错
9、汤显祖从戏剧文学的角度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 )
答案: 对
10、诗歌《手推车》是艾青的名作之一。( )
答案: 对
11、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组织发起人之一。( )
答案: 对
12、欧阳修自号"醉翁"。( )
答案: 对
13、《晚春赋》的作者是郦道元。( )
答案: 错
14、《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等被称为周氏族的"史诗"。( )
答案: 对
15、赵崇祚将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人的词编为《花间集》。( )
答案: 对
二、选择题
1、沈从文的记人散文是( )。
A:《往事》
B:《湘行散记》
C:《湘西》
D:《记丁玲》
答案: D
2、《南柯梦记》的作者是( )。
A:李开先
B:梁辰鱼
C:汤显祖
D:沈璟
答案: C
3、下列诗人不属于晚唐批判现实派的是( )。
A:司空图
B:皮日休
C:聂夷中
D:杜荀鹤
答案: A
4、被茅坤誉为"西京第一书疏"的是( )。
A:《陈政事疏》
B:《言兵事疏》
C:《谏营昌陵疏》
D:《论贵粟疏》
答案: C
5、下列诗歌不属于汉代楚歌的是( )。
A:《羽林郎》
B:《大风歌》
C:《垓下歌》
D:《秋风辞》
答案: A
6、章回体小说的形成来源是( )。
A: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
B:宋元时期的"小说家"话本
C:宋元时期的"说经"话本
D:宋元时期的"诗话"话本
答案: A
7、"放翁"就是( )。
A:柳宗元
B:陆游
C:苏轼
D:欧阳修
答案: B
8、革命样板戏受程式化表演影响的主要剧种是( )。
A:沪剧
B:昆曲
C:京剧
D:粤剧
答案: C
9、被认为是当代诗坛"天才诗人"的是( )。
A:海子
B:西川
C:柏华
D:于坚
答案: A
10、下列诗作属于陆游的是( )。
A:《登快阁》
B:《游金山寺》
C:《过零丁洋》
D:《关山月》
答案: D
11、下列作家属于清代的是( )。
A:元好问
B:纳兰性德
C:萨都剌
D:刘辰翁
答案: B
12、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法以( )。
A:典范的文言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B:现代书面语文体为语法规范
C:古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
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 D
13、请柬和聘书属于( )。
A:生活文体
B:公关文体
C:新闻文体
D:行政公文
答案: B
14、《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
A:吴强
B:梁斌
C:杜鹏程
D:罗广斌
答案: C
15、关于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张贤亮的代表作
B:名为写猪,实际上揭示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C:不用夸张和戏剧化手法
D:描写了人对日常生活规则的背叛
答案: B
三、古文阅读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u>之</u>所,无使滋蔓。蔓,难<u>图</u>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u>毙</u>,子<u>姑</u>待<u>之</u>。"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之()
A:指公叔段
B:指庄公
答案: A
(2)、图()
A:图谋
B:图画
答案: A
(3)、毙()
A:死亡
B:失败
答案: B
(4)、姑()
A:姑姑
B:暂且
答案: B
(5)、之()
A:代指共叔段自毙之事
B:代指立共叔段为国君之事
答案: A
四、问答题
1、简述剧作《茶馆》的戏剧冲突。
A:老舍把人物的命运和三个时代紧紧相扣,让各种人物有了各种变化和命运的安排,《茶馆》一个极其重要的冲突设计就是政治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正面人物和邪恶势力之间的较量,也是该剧重要的戏剧冲突,老舍用正面人物的遭遇表现了好人终有好报的心愿。
B:老舍把人物的命运和三个时代紧紧相扣,让各种人物有了各种变化和命运的安排,《茶馆》一个极其重要的冲突设计就是经济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正面人物和邪恶势力之间的较量,也是该剧重要的戏剧冲突,老舍用正面人物的遭遇表现了他们生逢其时的巧合。
C:老舍把人物的命运和三个时代紧紧相扣,让各种人物有了各种变化和命运的安排,《茶馆》一个极其重要的冲突设计就是人物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正面人物和邪恶势力之间的较量,也是该剧重要的戏剧冲突,老舍用正面人物的遭遇表现了他们与时代的抗争。
答案: C
2、简述章回小说的由来。
A: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小说"话本发展而来的。小说一般都很长,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B: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一般都很长,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C: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传奇"话本发展而来的。传奇一般都很长,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答案: B
3、简述《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章)的修辞手法。
A: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一是否定句式的大量运用。不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阶进否定句式,还是"城非不高"等否定之否定句式和"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否定句式,都给人不容置疑之感,极富抒情性和辩论色彩。二是对偶,本文运用了不少整饬的对偶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三是恰当地运用了递进句式,如"城非不高"四句,"域民不以封疆为界"三句,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顶针等手法。
B: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一是否定句式的大量运用。不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阶进否定句式,还是"城非不高"等否定之否定句式和"域民不以封疆为界"的否定句式,都给人不容置疑之感,极富抒情性和辩论色彩。二是对偶,本文运用了不少整饬的对偶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三是恰当地运用了排比,如"城非不高"四句,"域民不以封疆为界"三句,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顶针等手法。
C: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一是否定句式的大量运用。不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阶进否定句式,还是"城非不高"等否定之否定句式和"域民不以封疆为界"的否定句式,都给人不容置疑之感,极富抒情性和辩论色彩。二是对偶,本文运用了不少整饬的对偶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等。三是恰当地运用了排比,如"城非不高"四句,"域民不以封疆为界"三句,此外,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暗示等手法。
答案: B
4、简述闻一多"三美"理论的具体内容。
A:"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诗应有音乐美(主要指音尺、音顿)、绘画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强调诗人要用"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跳舞"。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诗人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新诗格律并非回归旧诗词格律,而是根据现代汉语特点而探索的新的诗歌形式,相对也是比较自由的。
B:"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诗应有音乐美(主要指平仄、对仗)、绘画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强调诗人要用"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跳舞"。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诗人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新诗格律即完全回归旧诗词格律,并根据现代汉语特点有所规范的诗歌形式,相对比较严谨。
C:"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诗应有音乐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绘画美(主要指平仄、音韵)、辞藻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强调诗人要用"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跳舞"。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诗人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新诗格律并非回归旧诗词格律,而是根据现代汉语特点而探索的新的诗歌形式,相对也是比较自由的。
答案: A
五、作文
作文题目:
1)收获;
2)忠言逆耳。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