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满分:2分
2.(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分
3.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满分:2分
4.(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分
5.社会学分支说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主张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强调()方法,以教育系统内部的社会学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
A. 理论性研究
B. 实证性研究
C. 通用性研究
D. 社会性研究
满分:2分
6.泰勒的( )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教育过程》
C. 《人是教育的对象》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满分:2分
7.(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8.(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 合法化理论
B. 社会化理论
C. 分配理论
D. 个性化理论
满分:2分
9.教师在社会中的权力,直接受制于社会变迁对()的影响。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文化
C. 教育制度
D. 社会研究
满分:2分
10.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
A. 社会失调
B. 行为失调
C. 文化失调
D. 政治失调
满分:2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分
12.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 )
A. 师生互动独占型
B. 师生互动主导型
C. 混合型
D. 教师主导型
满分:2分
13.(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满分:2分
14.(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 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满分:2分
15.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 ),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
A. 《人类环境宣言》
B.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满分:2分
16.衡量人口( )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
A. 质量
B. 文化素质
C. 身体素质
D. 心理素质
满分:2分
17.(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分
18.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挫折-侵犯说。
A. 心理缺陷说
B. 心理状态说
C. 心理感应说
D. 心理意识说
满分:2分
19.(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满分:2分
20.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课堂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A. 秧田形态空间构成
B. 马蹄形态的课堂空间构成
C. 分组形态的课堂空间构成
D. 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
满分:2分
2.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作用
B. 凝聚作用
C. 控制功能
D. 激励作用
满分:2分
3.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作用
B. 凝聚作用
C. 控制功能
D. 激励作用
满分:2分
4.教师的教育者角色规定了其行为是多元和复杂的,具有以下特点( )
A. 教师行为的道德性
B. 教师行为的规范性
C. 教师行为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D. 教师行为的自律性
满分:2分
5.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A. 创建时期
B. 停滞时期
C. 重建时期
D. 繁荣时期
满分:2分
6.课题的选择主要从( )方面进行考虑, 即根据课题的价值、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自身优势这三条原则来进行
A. 意义
B. 条件
C. 类型
D. 途径
满分:2分
7.中国要实现赶超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
B. 区域教育的发展应与区域发展相辅相成
C. 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D. 教育系统需要应对三种压力
满分:2分
8.导致课堂角色结构多样性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因素( )
A. 学生的构成
B. 教师个人素质
C. 教学情境
D. 教师课堂管理思想
满分:2分
9.教师社会地位的判断与衡量包括()
A. 主观判断
B. 客观判断
C. 社会研究
D. 自然研究
满分:2分
10.学生的重要性他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A. 互动性重要他人
B. 偶像性重要他人
C. 认识性重要他人
D. 通用型性重要他人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教育规范的作用是自律与协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的一项经典研究指出,许多学生亚文化全面地拒斥成人的学术价值观,而且它对学生同伴的影响远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教育社会学中,经常使用的学生的社会背景一般包含三类要素:家庭社会地位、父母亲职业和家庭社会文化水平。其中的关键变量是父母亲职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一般由3~5人组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相互关系说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社会革命对于教育制度变迁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教育制度的生命周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具有人数少、 吸引力强、集体性强、沟通效率高等特点(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泰勒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班级正式结构与企事业组织相似,学生干部的形成一般通过任命和推举两种方式产生,班级成员呈现金字塔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的另一种表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教师权威是教师权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基于教育过程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具有合法性,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但社会变化对教师权威没有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国家对课程的控制主要通过建立的教材编审制度而实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教育规范的作用是自律与协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直接源于社会学与人类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教师的教育者与受雇者角色之间的矛盾是最经常的角色冲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美国公众对学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缺乏纪律、缺乏适当的财政支持、难以吸收合格的新教师、课程问题、教学质量过低、人满为患等问题( )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2.(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分
3.衡量人口( )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
A. 质量
B. 文化素质
C. 身体素质
D. 心理素质
满分:2分
4.德国社会学家( )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A. 恩格斯
B. 涂尔干
C. 韦伯
D. 马克思
满分:2分
5.(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 文化失调
B. 情绪失调
C. 行为失调
D. 认知失调
满分:2分
6.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满分:2分
7.(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分
8.当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来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研究
A. 归纳式
B. 总结式一般方式
C. 特殊方式
满分:2分
9.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分
10.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满分:2分
11.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挫折-侵犯说。
A. 心理缺陷说
B. 心理状态说
C. 心理感应说
D. 心理意识说
满分:2分
12.学校主要成员( )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 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满分:2分
13.(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14.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 )
A. 师生互动独占型
B. 师生互动主导型
C. 混合型
D. 教师主导型
满分:2分
15.(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分
16.(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分
17.根据( )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 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 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 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 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满分:2分
18.社会控制一词由()社会学家罗斯首次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满分:2分
19.( )论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说明了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
A. 《学记》
B. 《论语》
C. 《师说》
D. 《弟子职》
满分:2分
20.(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受教育程度与人口出生率呈现反向变动关系,这是由于( )
A. 教育改变了人的生育观念
B. 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C. 教育年限延长客观上推迟了人们的生育年龄
D. 人们向往没有负担的生活
满分:2分
2.班级组织的功能()
A. 归属功能
B. 管理功能
C. 角色社会化功能
D. 选择功能
满分:2分
3.教育规范的特点()
A. 规范的历史性
B. 规范的民族性
C. 规范的群体性
D. 规范的控制性
满分:2分
4.课题的选择主要从( )方面进行考虑, 即根据课题的价值、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自身优势这三条原则来进行
A. 意义
B. 条件
C. 类型
D. 途径
满分:2分
5.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作用
B. 凝聚作用
C. 控制功能
D. 激励作用
满分:2分
6.制约学生课堂角色行为的主要因素()
A. 学生自身变量
B. 课堂教学环境
C. 社会变量
D. 人文变量
满分:2分
7.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根据权威的类型或组织的手段,将组织分为三类()
A. 强制性组织
B. 功利性组织
C. 规范性组织
D. 政府性组织
满分:2分
8.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包括()
A. 分流教育制度
B. 应试教育
C. 家长期望值过高
D. 文化原因
满分:2分
9.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内化教师的职业价值
B.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
C.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
D.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
满分:2分
10.人文研究范式包括()
A. 批判方法论
B. 现象学方法论
C. 通用方法论
D. 理解方法论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学校作为生产组织是通过培养人力产品和学校成员所创造的知识产品,直接体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现代学校实际上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职务系列:校长——分管处长(或主任)——年级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学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在学校组织的运行过程中,与协调交替出现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就是冲突。冲突是所有社会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教育规范的作用是自律与协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教育的互动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米德是互动论的创始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在国际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志是在《世界文化宣言》中提出并被联合国大会采用的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班级的正式结构主要取决于班级中共同相处的个人观念、 个人需求、个体行为等方面(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社会革命对于教育制度变迁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广义的课堂空间结构是指课堂内整个物理环境,狭义的课堂空间结构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的形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指越轨、违法、未成年人犯罪三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所具有的被断定的客观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泰勒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所具有的被断定的客观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现代学校实际上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职务系列:校长——分管处长(或主任)——年级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学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教育制度的生命周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国家对课程的控制主要通过建立的教材编审制度而实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不用语言文字;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不用数字和量度。与定性研究相比,定量研究更接近自然科学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