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春《法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春《法理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
A. 法的创制
B. 法的认可
C. 法的修改
D. 法的废除
满分:2分
2.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 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 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满分:2分
3.下列哪种法具有保留原始社会习惯的痕迹的特点( )
A. 奴隶制法
B. 封建制法
C. 资本主义的法
D. 任何社会的法
满分:2分
4.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 )
A. 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
B. 刑事赔偿和民事赔偿
C. 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D. 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
满分:2分
5.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
A. 刑法
B. 民法
C. 经济法
D. 商法
满分:2分
6.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
A. 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 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 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 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满分:2分
7.私权利包括( )
A. 选举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D. 人身权
满分:2分
8.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
A. 神学法学
B. 自然法学
C. 社会法学
D. 分析法学
满分:2分
9.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印度
满分:2分
10.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
A. 法律关系的内容
B. 法律事实
C. 权利能力
D. 行为能力
满分:2分
11.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
A. 撤销或改变
B. 撤职或降级
C. 记过和开除
D. 罚款和罢免
满分:2分
12.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
B. 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C. 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
D. 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满分:2分
13.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
A. 故意
B. 过失
C. 故意或过失
D. 故意和过失
满分:2分
14.法与原始习惯的相同点是( )
A. 都有相同的经济基础
B. 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C. 都在相同的范围内起作用
D. 都有保证实施的相同方式
满分:2分
15.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 本人的行为
B. 一般人的行为
C. 他人的行为
D. 违法者的行为
满分:2分
16.民法法系产生的基础是( )
A. 普通法
B. 公法
C. 罗马法
D. 私法
满分:2分
17.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
A. 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
B. 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 法没有相对独立性
D. 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满分:2分
18.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 )
A. 自然法学
B. 功利主义法学
C. 分析法学
D. 儒学
满分:2分
19.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
A. 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满分:2分
20.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
A. 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
B. 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 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
D. 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其例证有( )
A. 商法的兴起
B. 罗马法的复兴
C. 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出现
D. 《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满分:2分
2.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
A. 公司法
B. 期货交易法
C. 预算法
D. 审计法
满分:2分
3.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
A. 靠法律还是靠道德约束权力
B. 靠规则还是靠个别命令指引行为
C. 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
D. 是否承认领袖的权威地位
满分:2分
4.对偷税、抗税行为应视不同情节依法追究( )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违约责任
D. 行政责任
满分:2分
5.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制是民主的基础
B. 民主是法制的基础
C. 民主是法制的保障
D.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满分:2分
6.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相互关系是( )
A. 有权利能力的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B. 有行为能力的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C. 有行为能力的一定有权利能力
D. 有权利能力的一定有行为能力
满分:2分
7.法的执行的主要原则是( )
A. 依法行政原则
B. 主动性原则
C. 强制性原则
D. 讲求效能原则
满分:2分
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法律规范的制定
B. 法律继承
C. 法律移植
D. 法律规范的认可
满分:2分
9.法的适用主体包括( )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
C. 国家司法机关
D. 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满分:2分
10.法律适用具有( )
A. 很大的强制性
B. 很强的权威性
C. 很强的专业性
D. 严格的程序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法律规范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有行为能力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灵活性是前提,是主导,原则性是现实性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法的价值有两方面的特征,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表达公式是:假定+处理+制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社会监督可以引起有关国家监督机关的关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法的部门通常由若干具体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组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大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法的定义反映了法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同一性、阶级意志性及物质制约性的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社会主义的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一样,都是法律制裁的方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
A. 行为许可
B. 法律制裁
C. 法律后果
D. 法律责任
满分:2分
2.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 本人的行为
B. 一般人的行为
C. 他人的行为
D. 违法者的行为
满分:2分
3.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对法加以的划分 ,在法学上称之为( )
A. 法律渊源
B. 法的历史传统
C. 法律部门
D. 法的历史类型
满分:2分
4.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
A. 法的社会化
B. 法的自由化
C. 法的西方化
D. 法的本土化
满分:2分
5.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A. 马克思
B. 孟德斯鸠
C. 亚里士多德
D. 韩非子
满分:2分
6.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
A. 历史渊源
B. 理论渊源
C. 政治渊源
D. 效力渊源
满分:2分
7.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
A. 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满分:2分
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源是( )
A. 政治制度的演变
B. 经济体制的改革
C. 思想文化的进步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满分:2分
9.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
A. 法律关系的内容
B. 法律事实
C. 权利能力
D. 行为能力
满分:2分
10.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
A. 两级立法体制
B. 联邦立法体制
C. 制衡的立法体制
D. 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满分:2分
1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
A. 法的阶级性
B. 法的不确定性
C. 法的局限性
D. 法的继承性
满分:2分
12.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
A. 故意
B. 过失
C. 故意或过失
D. 故意和过失
满分:2分
13.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
B. 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C. 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
D. 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满分:2分
14.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
A. 对世权和对人权
B. 原权利和救济权
C. 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D. 公权利和私权利
满分:2分
15.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
A. 撤销或改变
B. 撤职或降级
C. 记过和开除
D. 罚款和罢免
满分:2分
16.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
A. 神学法学
B. 自然法学
C. 社会法学
D. 分析法学
满分:2分
17.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 )
A. 前提条件
B. 重要保障
C. 中心环节
D. 必要条件
满分:2分
18.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
A. 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 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 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 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满分:2分
19.法与原始习惯的相同点是( )
A. 都有相同的经济基础
B. 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C. 都在相同的范围内起作用
D. 都有保证实施的相同方式
满分:2分
20.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
A. 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B. 重视调解的作用
C. 重视权利观念
D. 重视制定法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哪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宪法部门( )
A. 特别行政区法
B. 国旗法
C. 国籍法
D. 民族区域自治法
满分:2分
2.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
A. 契约
B. 判决书
C. 裁定书
D. 决定书
满分:2分
3.在我国,有权制定司法解释文件的机关是(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国务院
D. 地方各级司法机关
满分:2分
4.法律事实分为( )
A. 法律后果
B. 法律动机
C. 法律行为
D. 法律事件
满分:2分
5.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其例证有( )
A. 商法的兴起
B. 罗马法的复兴
C. 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出现
D. 《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满分:2分
6.法律适用具有( )
A. 很大的强制性
B. 很强的权威性
C. 很强的专业性
D. 严格的程序性
满分:2分
7.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制是民主的基础
B. 民主是法制的基础
C. 民主是法制的保障
D.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满分:2分
8.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
A. 公司法
B. 期货交易法
C. 预算法
D. 审计法
满分:2分
9.法的要素包括(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效力
D. 法律原则
满分:2分
10.关于法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 法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 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C. 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D. 法的规范性程度比道德更高一些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当代各国法律可以划分为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民法规范大多数属于授权性规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法的定义反映了法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同一性、阶级意志性及物质制约性的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表达公式是:假定+处理+制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社会主义的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法的制定需要经过讨论与确立两个阶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国家也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行法治就意味着一定有健全的法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有行为能力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与法的部门划分是完全一致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以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涉为标准,分为法的遵守与法的司法审判适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