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4-12-20 23:30:46

工程水文学辅导资料六

工程水文学辅导资料六 主   题:第四章 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三、四节)学习时间:2014年11月3日--11月9日内    容:这周我们将学习本门课程内容的第四章第三、四节。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1. 蓄满产流模式2. 降雨径流相关图3. 蓄满产汇流面积变化特点4. 超渗产流模式5. 下渗曲线法6. 初损后损法 二、主要内容 (一)蓄满产流模式 在湿润地区,包气带缺水易为一次降雨所蓄满,产流量R 可由降雨量P 减去降雨开始时土壤缺水量(Wm-Pa)(降雨损失,流域蓄水容量-初始土壤含水量)求得。即雨量补足包气带缺水后全部形成径流,这种产流方式叫做蓄满产流。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图1 蓄满产流计算示意图当流域土壤含水量达Wm时的产流状态为全流域产流或称全面产流,产流量R = P-(Wm- Pa)。 但当降雨量尚未达到流域的Wm值时,由于包气带各处厚度不一致,各点蓄水容量也不相同,因而在局部地区也会产生径流,这种产流状态称之部分产流,然后逐步过渡到全面产流。 (二)降雨径流相关图 根据流域内多次暴雨的雨量P,对应的径流量R,初始土壤含水量Pa,可点绘以Pa为参数的P ~Pa~R相关图。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图2 P ~Pa~R相关图 降雨径流相关图上部属流域全面产流状态,满足方程R = P -(Wm- Pa)表现为一组平行等距离的450直线。 相关图下部属流域部分产流情况,产流量随降雨量减少迅速降低,表现为一组向下凹的曲线。 (三)蓄满产汇流面积变化特点 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 W’m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 α为横坐标,所绘的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蓄满产流面积的变化有如下特点:土壤缺水小、先蓄满的地方先产流; 产流面积随着降雨继续而不断增大; 产流面积大小与降雨量和初始土壤含水量有关,与降雨强度无关。 (四)超渗产流模式 一种产流方式,干旱地区的地下水埋藏很深,包气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降水不易使包气带蓄满,下渗的水量一般不会产生地下径流。只有降水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才有地面径流产生。下渗过程大体可分为初渗、不稳定下渗和稳定下渗3个过程。 初渗阶段:下渗水分主要在土壤分子粒的作用下被土壤吸收,加之包气带表层土壤比较疏松,下渗率很大。 不稳定下渗阶段:随着下渗水量增加,进入不稳定下渗阶段,下渗水分主要受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渗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稳定下渗阶段:随着下渗水量的锋面向土壤下层延伸,土壤密度变大,下渗率随之递减并趋于稳定(稳定下渗率)。 (五)下渗曲线法超渗产流地区降雨强度对下渗起显著作用,由而降雨推求径流可以采用下渗曲线。下渗曲线是干燥士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流域下渗能力过程线。将降雨强度减去下渗率就可得到净雨强度过程。这样求得的净雨量,代表地面径流,不包括地下径流部分。 (六)初损后损法下渗曲线法:通过大量径流资料或实地试验获得计算区域的下渗能力曲线。 初损后损法:是下渗曲线法的简化,即把实际下渗过程简化为初损后渗两阶段。 初损:是大量产流以前的降雨总损失量,包括植物截留,填洼和下渗水量,以流域平均深度表示。 后损:是流域产流以后的下渗水量,以平均下渗率表示。初损量Io的确定:小流域:汇流时间短,出口断面的起涨点大体可作为产流开始时刻,因而起涨点以前雨量的累积值可作为初损。较大流域:流域各处至出口断面的汇流时间差别较大,可分站按不同汇流时间,定出流量起涨以前的时刻,并取该时刻以前各站的累积雨量的平均值作为流域的初损。三、相关例题(一)   选择题1.   流域汇流的计算方法一般有()。A.等流量线法             B. 水平线分割法C.谢尔曼单位线法         D.瞬时单位线法2.   流域产汇流计算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一般包括()。A.洪水资料               B.径流资料C.蒸发资料               D.降雨资料【参考答案】 1.ACD   2.BC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程水文学辅导资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