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秋《德育论》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满分:2)
A. 政治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
2.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 ) (满分:2)
A. 教育性原则
B. 主观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3.( )在《普通教育学》等著作中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满分:2)
A. 赫尔巴特
B. 卢梭
C. 裴斯泰洛齐
D. 康德
4.( )是着重考察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满分:2)
A. 社会学
B. 心理学
C. 哲学
D. 德育心理学
5.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 (满分:2)
A. 生存
B. 发展
C. 德育
D. 工作
6.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 (满分:2)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7.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 (满分:2)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 儿童中心论
8.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 ) (满分:2)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9.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 (满分:2)
A. 诊断性评价
B. 决策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10.( )是衡量和评价德育工作的唯一尺度。 (满分:2)
A. 德育目标
B. 德育方法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11.从系统观来看德育过程,( )仍然是德育系统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 (满分:2)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思想家
D. 教育家
12.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 )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满分:2)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评价
D. 德育目标
13.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 (满分:2)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14.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满分:2)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15.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 (满分:2)
A. 共青团
B. 少先队
C. 班级
D. 小组
16.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 (满分:2)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17.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 ) (满分:2)
A. 寓教于乐
B. 育德性
C. 授业
D. 解惑
18.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 (满分:2)
A. 经济政治制度
B. 生产力状况
C.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D. 德育对象的需要
19.( )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 (满分:2)
A. 马卡连柯
B. 杰克逊
C. 杜威
D. 克伯屈
20.决定德育内容的是: (满分:2)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德育目标
C.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二、多选题:
1.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 (满分:2)
A. 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
B. 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
C. 建设现代德育保护体系
D. 建设现代德育强制体系
2.当前西方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 ) (满分:2)
A. 全球本位德育理论
B. 社会本位德育理论
C. 个人本位德育理论
D. 家庭本位德育理论
3.当前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 (满分:2)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个人主义
D. 社会主义
4.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满分:2)
A.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制定实施计划的要求 (满分:2)
A. 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B. 要有合理分工,将任务落实到人。
C. 对各项德育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D. 要充分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制定计划
6.德育网络的沟通方式包括( ) (满分:2)
A. 联系会议
B. 互访
C. 通讯联系
D. 编印刊物
7.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中矛盾。这些矛盾至少可有三个层次包括( ) (满分:2)
A. 德育过程中客体的矛盾
B. 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C. 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
D. 德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
8.以下属于社会公德教育基本内容的有( ) (满分:2)
A. 教育学生重视文明生活,养成现代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
B.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纪律,维护公共秩序
C. 教育学生热心公益设施
D. 教育学生注意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
9.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可能性有: (满分:2)
A. 社会历史条件的相对稳定性
B. 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C. 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结构的组合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D. 中外德育实践为德育内容序列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0.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满分:2)
A. 选择作用
B. 协调作用
C. 控制和评价功能
D. 导向作用
11.情感陶冶的方式有: (满分:2)
A. 社会陶冶
B. 教师人格感化
C. 环境陶冶
D. 文艺陶冶
12.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 (满分:2)
A. 自我评价
B. 他人评价
C. 绝对评价
D. 相对评价
13.关于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满分:2)
A. 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B.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制约
C. 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D. 品德是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和表现
14.运用说理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 ) (满分:2)
A. 明确目的性
B.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 注意时机
D. 以诚待人
15.德育的作用有: (满分:2)
A.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B.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 德育对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起保证作用
D. 加强德育,能促进现代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判断题:
1.德育管理具有众多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组织职能,只有通过组织职能,其他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方面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是阶级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青年初期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开始形成、 世界观开始萌芽的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17世纪捷克教育家斯巴达把培养德性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权系数是人们为区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的数值,权系数也叫权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生产力是由人和物两个因素组成。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物的因素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中国古代儒家强调群体至上,压抑人的个性发展,是典型的社会中心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品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种特殊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德育评价对象,是指德育评价的指向物,是德育评价活动的着眼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班级德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其中共青团支部、少先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现代德育管理不能一概排斥经验决策,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促进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它能够离开社会大系统单独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 (满分:2)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2.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 (满分:2)
A. 社会德育
B. 学校德育
C. 家庭德育
D. 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 ) (满分:2)
A. 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
B. 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 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D. 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4.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 (满分:2)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5.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 (满分:2)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 )思想占主导地位。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庄家
D. 老家
7.( )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满分:2)
A. 马克思
B. 亚里士多德
C. 恩格斯
D. 皮亚杰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 (满分:2)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道德经》
9.德育过程的本质是( ) (满分:2)
A. 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B. 造就道德客体的过程
C. 造就再生产道德客体的过程
D. 制定道德规范的过程
10.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 (满分:2)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
C.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11.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是( ) (满分:2)
A. 认知—发展性
B. 主体—发展性
C. 客体—发展性
D. 客体—认知性
12.(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 (满分:2)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自由主义
13.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2)
A. 客观的事物
B.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C. 静止的事物
D. 社会规律
14.社会意识对德育产生制约影响作用的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 (满分:2)
A. 德育结构
B. 德育目标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15.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 (满分:2)
A. 制定德育内容
B. 研究德育方法
C.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
D. 寻到德育目标
16.( )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活性。 (满分:2)
A. 基本文明规范
B. 传统美德
C. 伦理观念
D. 社会风气
17.( )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满分:2)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评价
D. 德育目标
18.( )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荀子
19.( )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 (满分:2)
A. 马卡连柯
B. 杰克逊
C. 杜威
D. 克伯屈
20.“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满分:2)
A. 孟子
B. 孔子
C. 朱熹
D. 董仲舒
二、多选题:
1.关于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满分:2)
A. 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B.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制约
C. 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D. 品德是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和表现
2.现代人的共同特征是( ) (满分:2)
A. 积极主动
B. 对社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C.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D. 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3.以下属于指导教育的方法的是( ) (满分:2)
A. 说理教育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4.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三级运行方式包括( )。 (满分:2)
A. 社会德育管理运行
B. 校级德育管理运行
C. 学校中层德育管理的运行
D. 班级德育管理的运行
5.以下属于社会公德教育基本内容的有( ) (满分:2)
A. 教育学生重视文明生活,养成现代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
B.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纪律,维护公共秩序
C. 教育学生热心公益设施
D. 教育学生注意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
6.品德心理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品德认识
B. 情感
C. 意志
D. 行为
7.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要求包括( ) (满分:2)
A. 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B. 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
C. 要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D. 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给学生做出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
8.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 (满分:2)
A. 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
B. 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
C. 建设现代德育保护体系
D. 建设现代德育强制体系
9.社会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不外乎: (满分:2)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生活教育
10.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有( )。 (满分:2)
A. 德育内容从根本上说受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B. 德育内容的性质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C. 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11.德育主要是: (满分:2)
A. 引导学生掌握社会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
B. 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的问题
C.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D. 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的问题
12.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校应当有效地组织好教育性活动和交往: (满分:2)
A. 要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
B. 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
C. 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
D.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13.德育网络的沟通方式包括( ) (满分:2)
A. 联系会议
B. 互访
C. 通讯联系
D. 编印刊物
14.品德心理形式包括: (满分:2)
A. 品德认识
B. 情感
C. 行为习惯
D. 思想
15.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很多,一般选作榜样的有以下哪几种( ) (满分:2)
A. 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
B. 家长和教师
C. 优秀学生
D. 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三、判断题:
1.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所理解的德育的本质,认为德育的本质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需要,并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自然形成,不需要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方面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是阶级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处理的矛盾是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学生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后天环境机械决定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中国封建社会“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德育思想包含有科学性的合理成分,是应该批判继承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德育评价对象,是指德育评价的指向物,是德育评价活动的着眼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德育论研究的重点在“德”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传统的德育观既承认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又承认德育的个人性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在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中,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条件,但直接现实的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