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4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14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 (满分:2)
A.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 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 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 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2.( )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满分:2)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3.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满分:2)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4.全球化的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 (满分:2)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全球化
C. 文化全球化
D. 社会全球化
5.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 )。 (满分:2)
A. 不易冲动
B. 能随机应变
C. 不固执
D. 无随意性
6.( )是指互动中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满分:2)
A. 合作
B. 顺从
C. 协调
D. 妥协
7.( )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的动力。 (满分:2)
A. 环境变化因素
B. 科技进步因素
C. 社会价值观
D. 生活方式变化
8.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9.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生物基础和外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个人生物基础的是( )。 (满分:2)
A. 语言能力
B. 思维能力
C.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 大众传播媒介
10.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 )。 (满分:2)
A. 纵向传递
B. 横向传递
C. 交互传递
D. 逆向传递
11.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满分:2)
A. 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 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12.宗族是指( )。 (满分:2)
A. 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
B.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 具有血缘和因缘关系的人的总体
D. 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
13.( )认为社会分层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对个人或群体强制地实施奖惩是必要的。 (满分:2)
A. 达伦多夫
B. 帕森斯
C. 帕累托
D. 库力
14.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满分:2)
A. 代内流动
B. 结构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横向流动
15.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满分:2)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16.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 (满分:2)
A. 内在控制
B. 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
D. 正式控制
17.哪种社会流动对人影响较大( )。 (满分:2)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18.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2)
A. 血缘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
C. 对偶家庭
D. 核心家庭
19.( )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20.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 (满分:2)
A. 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 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 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 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二、多选题:
1.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 (满分:2)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2.下列属于社会变迁的原因有( )。 (满分:2)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自然环境
D. 人口
3.社会学知识包括( )。 (满分:2)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理论研究
D. 实践研究
4.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将其分为( )。 (满分:2)
A. 普遍性社会问题
B. 特殊性社会问题
C.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
D. 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5.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有( )。 (满分:2)
A. 类型学
B. 人类生态学
C. 社会体系论
D. 冲突论
6.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 (满分:2)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7.镇社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融合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满分:2)
A. 集镇社区中既有以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也有以从事非农产业的非农业人口,还有同时从事两种活动的兼业人口
B. 集镇社区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兼而有之,而且各行业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C. 集镇社区的文化较多体现了城乡两种文化的交融,既有地处农村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也有从城市接受的城市文化
D. 从生活方式来看,集镇社区既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又具有农村生活方式的特征
8.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满分:2)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9.人口老龄化的后果:( )。 (满分:2)
A. 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 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 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10.初级群体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 (满分:2)
A. 活动的空间接近
B. 接触时间长
C. 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地位间的社会差异小
11.社区的要素主要包括( )。 (满分:2)
A. 人口
B. 地域
C. 文化与组织
D. 公共服务设施
12.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 (满分:2)
A.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B.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C. 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D.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3.下列属于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满分:2)
A. 象征性
B. 复合性
C. 不变性
D. 多样性
1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 (满分:2)
A. 经济利益
B. 政治权力
C. 职业声望
D. 生活质量
15.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下列哪几个阶段( )。 (满分:2)
A. 萌芽阶段
B. 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成熟阶段
三、判断题:
1.社区存在的第一前提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社会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社会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沧海变桑田”,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罗斯把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是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二是政治的控制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农村和城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城市化滞后的后果由农民承担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方针之一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社会工作的对象首先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群体不管能否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都能够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社会流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在全球化下,中国既有得又有失,吸收大量的国外资本来华投资,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和流动,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的成长。同时,竞争秩序而必然会忽视和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比如日渐显现的环节问题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现代化过程实际就是工业化过程,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只要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也就实现了现代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个体的社会化以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为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