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秋《生物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秋《生物化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核酸的嘌呤碱有几种? (满分:2)
A. 2
B. 3
C. 4
D. 8
2.下列不属于对蛋白质变性的利用的是 (满分:2)
A. 豆腐
B. 临床分析化验血清中的非蛋白质成分
C. 种子放久后失去发芽能力
D. 急救重金属盐中毒时,可给患者吃大量乳品或蛋清
3.诱导乳糖操纵子转录的物质是( )。 (满分:2)
A. 乳糖
B. 半乳糖
C. 阿拉伯糖
D. 阻遏蛋白
E. cAMP
4.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 ) (满分:2)
A. L-α-氨基酸
B. 核苷酸
C. 核苷
D. α-螺旋
5.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为β(1,4)-D-葡聚糖,结构组成单元为D-葡萄糖
B. 分子量为5万~40万
C. 纤维素易溶于水
D. 呈带状结构
6.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 (满分:2)
A. 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 溶液粘度下降
C. 磷酸二酯键断裂
D. 核苷键断裂
7.下列哪些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 (满分:2)
A. 酶的浓度
B. 反应环境的酸碱度
C. 反应温度
D. 酶原的浓度
8.处在等电点状态的蛋白是( ) (满分:2)
A. 正电荷大于负电荷
B. 负电荷大于正电荷
C. 正电荷等于负电荷
D. 无任何基因解离
9.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 (满分:2)
A. 蛋氨酸
B. 色氨酸
C. 苏氨酸
D. 苯丙氨酸
10.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 )。 (满分:2)
A. 3′末端
B. 二氢尿嘧啶环
C. 额外环
D. 反密码子环
11.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 (满分:2)
A. 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 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 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 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12.20世纪30年代,我国生化学家吴宪提出了什么学说? (满分:2)
A. 呼吸链及氧化磷酸化的理论
B. 蛋白质的变性就是它的肽链从卷曲变到伸展的过程
C. 三羧酸循环
D. ATP是代谢能产生和利用的关键物质
1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四大家族?( ) (满分:2)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糖类
D. 水
14.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最主要的化学键是( )。 (满分:2)
A. 肽键
B. 氢键
C. 疏水键
D. 盐键
15.“动物淀粉”是指( )。 (满分:2)
A. 核糖
B. 糖原
C. 糖蛋白
D. 核糖体
16.下列哪组动力学常数变化属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 (满分:2)
A. Km增加,Vmax不变
B. Km降低,Vmax不变
C. Km不变,Vmax增加
D. Km不变,Vmax降低
17.决定全酶特性的部分是( ) (满分:2)
A. 辅酶
B. 辅基
C. 金属离子
D. 酶蛋白
18.蛋白质样品中哪种元素含量相对恒定:( )。 (满分:2)
A. C
B. H
C. O
D. N
19.DNA变性的本质是( )。 (满分:2)
A. 磷酸二酯键被破坏
B. 加热是造成变性的唯一原因
C. DNA双链的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D. 剪辑的断裂形成游离的单核核苷酸链
20.有携氧功能的是( )。 (满分:2)
A. 血红蛋白
B. 肌红蛋白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1.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 (满分:2)
A. 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 溶液粘度下降
C. 磷酸二酯键断裂
D. 核苷键断裂
22.20世纪30年代,我国生化学家吴宪提出了什么学说?( )。 (满分:2)
A. 呼吸链及氧化磷酸化的理论
B. 蛋白质的变性就是它的肽链从卷曲变到伸展的过程
C. 三羧酸循环
D. ATP是代谢能产生和利用的关键物质
23.蛋白质跟下列哪种物质不产生沉淀? (满分:2)
A. 盐类
B. 有机溶剂
C. 重金属离子
D. 生物碱
24.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满分:2)
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 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 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25.DNA的三级结构是( )。 (满分:2)
A. 超螺旋
B. 无规卷曲
C. 左手螺旋
D. 双螺旋
2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 ) (满分:2)
A. 氨基酸排列顺序
B. 肽链局部的原子排布
C. 整条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D. 各亚基之间的空间关系
27.有关DNA的叙述哪项绝对错误( )。 (满分:2)
A. A=T
B. G=C
C. Pu=Py
D. A=G,T=C
28.下列关于果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果胶是植物特有的细胞组分
B. 可能是最复杂的一类多糖
C. 果胶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中
D. 它所含的甲氧基通常不超过8%
29.米氏常数表示( )。 (满分:2)
A. 酶和底物的亲和力
B. 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
C. 酶促反应的最适酶浓度
D. 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
30.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 (满分:2)
A. A+G
B. C+T
C. A+T
D. G+C
31.哪一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 (满分:2)
A. 1963年
B. 1964年
C. 1965年
D. 1966年
32.“动物淀粉”是指 (满分:2)
A. 核糖
B. 糖原
C. 糖蛋白
D. 核糖体
3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 (满分:2)
A. 谷氨酸、天冬酰胺
B. 丝氨酸、苏氨酸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半胱氨酸、蛋氨酸
34.DNA分子二级结构的特征是( ) (满分:2)
A. α-螺旋
B. β-片层
C. β-转角
D. 双螺旋
35.固定的底物分子才能够与酶表面的与之相适应的部位结合,并进行化学反应是哪一种假说的内容 (满分:2)
A. 变形张力假说
B. 钥匙假说
C. 三点附着假说
D. 诱导契合假说
36.下列哪一项不是酶的特点 (满分:2)
A. 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B. 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点
C. 酶具有高度的催化特异性
D. 酶的催化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
37.蛋白质与氨基酸都具有的性质( )。 (满分:2)
A. 高分子性质
B. 胶体性质
C. 变性性质
D. 两性性质
38.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 (满分:2)
A. 温度
B. Ph
C. 激活剂
D. 酶的用量
39.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 (满分:2)
A. 随时间延长而升高
B.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C. 在人体内为50℃
D. 是在某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温度
40.关于固定化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酶固定于可溶或不可溶高分子支持物(或载体)上而成的一种酶制剂形式
B. 60%以上的酶在固定化以后稳定性降低
C. 在反应后容易和反应物分离,能反复使用
D. 实际上它也包括固定化菌体、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器和固定化辅酶
二、多选题:
1.多糖的初级结构指线性链中糖苷键连接单糖残基的顺序,不涉及任何次级的相互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某DNA分子中A的含量为20%,则C的含量为20%。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天冬氨酸可以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根据R侧链基团解离性质的不同,可将氨基酸分成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三、判断题:
1.有关RNA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是脱氧核糖核酸
B. 主要存在于胞核中
C. 主要存在于胞浆中
D. 富含脱氧胸苷酸
E. 是核糖核苷酸
2.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 )。 (满分:2)
A. 肽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3.下列哪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 (满分:2)
A. 甲酸
B. 甲醇
C. 乙醇
D. 甲酰胺
4.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 (满分:2)
A. A+C=G+T
B. C=G
C. A=T
D. C+G=A+T
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高浓度中性盐
B. 紫外线
C. 高温
D. 低温下使用乙醇
福师《生物化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下列酶的命名方法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满分:2)
A. 水解酶
B. 转氨酶
C. 尿激酶
D. 脱氢酶
2.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 (满分:2)
A. 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
B.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基团相互排斤
C. 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
D. 蛋白质溶液属于真溶液
3.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必需条件 (满分:2)
A. 样品必需纯
B. 知道蛋白质的分子量
C. 知道蛋白质由几个亚基组成
D. 知道多肽的数目
4.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2)
A. 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C. 肽键旋转而形成了β-折叠
D. 肽键中的C-N键长度比N-Cα单键短
5.DNA变性的本质是( )。 (满分:2)
A. 磷酸二酯键被破坏
B. 加热是造成变性的唯一原因
C. DNA双链的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D. 剪辑的断裂形成游离的单核核苷酸链
6.米氏常数表示( ) (满分:2)
A. 酶和底物的亲和力
B. 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
C. 酶促反应的最适酶浓度
D. 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
7.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 ) (满分:2)
A. 随温度值升高而活性升高
B. 随温度值降低而活性降低
C. 其最适温度值是28℃
D. 存在一个最适温度
8.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 ) (满分:2)
A. 谷aa
B. 精aa
C. 苯丙aa
D. 丙aa
9.脱氧核苷酸在分子中的排列顺序是DNA的 (满分:2)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10.只存在于RNA中的碱基是( )。 (满分:2)
A. 腺嘌呤
B. 胞嘧啶
C. 尿嘧啶
D. 鸟嘌呤
11.蛋白质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是( )。 (满分:2)
A. 320nm
B. 280nm
C. 190nm
D. 220nm
12.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 (满分:2)
A. 二硫键
B. 肽键
C. 疏水键
D. 氢键
13.构成天然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满分:2)
A. L-α-氨基酸
B. D-α-氨基酸
C. 多肽
D. α-螺旋
14.具有生物活性的全酶,无辅助因子时( )。 (满分:2)
A. 有活性
B. 无活性
C. 无特异性
D. 不易失活
15.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 )。 (满分:2)
A. 糖原与葡萄糖
B. 蛋白质与核酸
C. 氨基酸与多肽
D. 脂肪酸与甘油
16.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为β(1,4)-D-葡聚糖,结构组成单元为D-葡萄糖
B. 分子量为5万~40万
C. 纤维素易溶于水
D. 呈带状结构
17.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列哪项是对的( )。 (满分:2)
A.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不大
B. 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适pH值
C. 酶的活性随pH值的增高而增大
D. 酶的最适pH值都在中性即pH=7左右
18.天然氨基酸的种类是 (满分:2)
A. 19
B. 20
C. 21
D. 60
19.以下哪项不是多糖常见的二级结构( )。 (满分:2)
A. 带状
B. 圆形
C. 螺旋状
D. 无规卷曲
20.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满分:2)
A. 催化效率高
B. 专一性强
C. 作用条件温和
D. 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2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为β(1,4)-D-葡聚糖,结构组成单元为D-葡萄糖
B. 分子量为5万~40万
C. 纤维素易溶于水
D. 呈带状结构
22.有关多肽链主链肽键形成的正确描述是( )。 (满分:2)
A. 由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形成
B. 由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与自身的α—羧基形成
C. 由一个氨基酸的侧链氨基与自身的α—羧基形成
D. 由一个氨基酸的侧链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形成
23.在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 (满分:2)
A. 精氨酸
B. 蛋氨酸
C. 色氨酸
D. 谷氨酸
24.对核酸进行加热变性,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核酸溶液的紫外光吸收开始增强;继续升温,在一个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一般将核酸加热变性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 ) (满分:2)
A. 退火温度
B. 杂交温度
C. 复性温度
D. 解链温度
25.基因存在于( ) (满分:2)
A. 多肽分子中
B. 蛋白质分子中
C. DNA分子中
D. 多糖分子中
26.下列不属于多糖的二级结构的是 (满分:2)
A. 带状的
B. 螺旋状的
C. 无规卷曲
D. 棒状
2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 )。 (满分:2)
A. 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B. 蛋白质分子的无规则卷曲
C. 蛋白质分子亚基的聚合
D.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8.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 ) (满分:2)
A. L-α-氨基酸
B. 核苷酸
C. 核苷
D. α-螺旋
29.诱导乳糖操纵子转录的物质是( )。 (满分:2)
A. 乳糖
B. 半乳糖
C. 阿拉伯糖
D. 阻遏蛋白
E. cAMP
30.生物化学路径的控制不包括( )。 (满分:2)
A. 基因控制
B. 共价键改性
C. 氨基酸改性
D. 别位控制和分区
31.核酸变性可引起( )。 (满分:2)
A. 溶解粘度增加
B. 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C. 增色效应
D. 减色效应
32.RNA是( )。 (满分:2)
A. 核糖核蛋白体
B. 脱氧核糖核酸
C. 核糖核酸
D. 核糖核苷酸
33.下列各项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是( )。 (满分:2)
A. 催化功能
B. 运输功能
C. 运动功能
D. 提供能量
34.诱导乳糖操纵子转录的物质是( )。 (满分:2)
A. 乳糖
B. 半乳糖
C. 阿拉伯糖
D. 阻遏蛋白
E. cAMP
35.1997年英国维而穆特向世界宣告( )。 (满分:2)
A. 克隆牛诞生
B. 人类基因组 “工作草图”宣告绘制完成
C. 克隆羊多利诞生
D. DNA双螺旋结构
3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基本上有多少种( )。 (满分:2)
A. 300
B. 30
C. 20
D. 10
37.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满分:2)
A. 赖氨酸
B. 天冬酰胺
C. 谷氨酰胺
D. 谷氨酸
38.有关辅酶的正确叙述是:( ) (满分:2)
A. 本质为蛋白质
B. 决定酶的特异性
C. 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D. 一种辅酶能与多种酶蛋白结合
39.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满分:2)
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 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 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40.下面的糖类属于单糖的是( ) (满分:2)
A. 纤维素
B. 淀粉
C. 糖原
D. 葡萄糖
二、多选题:
1.能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也不多,只有20种,而它们的结构有几个共同点:①它们的氨基与羧基都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②从立体结构上看都是D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以顺式结构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天冬氨酸可以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血红蛋白不具有协同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酶促反应的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三、判断题:
1.蛋白质和DNA变性时的共同点是( )。 (满分:2)
A. 易恢复回天然构象
B. 生物学活性丧失
C. 氢键断裂
D. 结构变得紧密
E. 形成超螺旋结构
2.DNA受热变性时( )。 (满分:2)
A. 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
B. 多核苷酸链断裂成寡核苷酸链
C. 碱基对形成的氢键断裂
D. 加入互补RNA链经缓慢冷却后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E. 溶液黏度增加
3.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 )。 (满分:2)
A. 肽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4.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 (满分:2)
A. A+C=G+T
B. C=G
C. A=T
D. C+G=A+T
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高浓度中性盐
B. 紫外线
C. 高温
D. 低温下使用乙醇
E. 高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