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5-2-27 08:02:25

福师14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花中四雅”指的是( )
A. 菊花、兰花、水仙、菖蒲
B. 兰花、菊花、水仙、牡丹
C. 水仙、菖蒲、桃花、梅花
D. 梅花、兰花、水仙、菊花
满分:2分
2.中国佛教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
A. 1——3世纪
B. 3——5世纪
C. 5——8世纪
D. 8——12世纪
满分:2分
3.下列选项中不是苏州四大名园( )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清晖园
满分:2分
4.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满分:2分
5.相对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经济特征更具有(  )。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暂时性
D. 永久性
满分:2分
6.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满分:2分
7.以下地名中,不属于中国三大瓷都的是( )
A. 福建德化
B. 江西景德镇
C. 湖南醴陵
D. 河北唐山
满分:2分
8.“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满分:2分
9.生态旅游是一种以( )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A. 自然环境
B. 人文环境
C. 森林环境
D. 气候条件
满分:2分
10.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满分:2分
11.两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的依据是( )
A. 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
B. 旅游资源的属性
C. 旅游资源的性质
D. 旅游资源的成因及相关属性
满分:2分
12.以下中草药植物属我国名贵药材的是( )
A. 当归
B. 天麻
C. 三七
D. 枸杞
满分:2分
13.剥蚀作用中最常见最强烈的是( )
A. 风蚀
B. 水蚀
C. 冰蚀
D. 海蚀
满分:2分
14.以下选项中不是中国“四大名镇”的是( )
A. 开封朱仙镇
B. 湖北汉口镇
C. 江西景德镇
D. 山西运城镇
满分:2分
15.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
A. 大封大树
B. 覆斗方上
C. 因山为陵
D. 宝城宝顶
满分:2分
16.从旅游角度来讲,海拔( )山地旅游价值最高
A. 100-500米
B. 500-2000米
C. 1000-3500米
D. 3500米以上
满分:2分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满分:2分
18.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满分:2分
19.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重阳节
满分:2分
20.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的是( )
A. 东北大小兴安岭
B. 云南腾冲
C. 黑龙江五大连池
D. 山西大同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满分:2分
2.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
A. 客源导向型
B. 资源导向型
C. 混合型
D. 体验型
满分:2分
3.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资源包括( )。
A. 文化艺术节
B. 地方戏曲
C. 地方曲艺杂技
D. 民间艺术
满分:2分
4.以下文化类型属于黄河流域的有( )
A. 大溪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满分:2分
5.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
A. 沙页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满分:2分
6.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满分:2分
7.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A. 地域性
B. 时代性
C. 不可继承性
D. 传承性
满分:2分
8.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有( )
A. 广域性
B. 区域性
C. 不可移动性
D. 重复使用性
满分:2分
9.世界三大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满分:2分
10.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
A. 山西五台山
B. 江西龙虎山
C. 安徽九华山
D. 安徽齐云山
满分:2分
11.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分
12.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A. 可持续性
B. 季节性
C. 寓意性
D. 多功能性
满分:2分
13.防止旅游资源破坏,必须限制游人容量,旅游规划部门测算游人数量的方法包括( )
A. 面积容量法
B. 线路容量法
C. 卡口容量法
D. 地区容量法
满分:2分
14.佛教建筑主要包括( )
A. 寺院
B. 佛塔
C. 石窟
D. 大雄宝殿
满分:2分
15.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是天师道和太平道。(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性质,结构,规模,组会和分布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明清以后国内陆续建造了许多以文峰、文昌为名的塔,他们并无宗教意义。而作为山川名胜和园林景观的点缀,或用它来象征本地的人杰地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青海省饿青海湖和云南省的滇池都属于堰塞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10个省区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鼓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对于区域空间范围大 , 旅游资源种类多 , 制约因素多的旅游区来说 , 旅游综合评价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
A. 旅游地的生态容量
B. 旅游地最大容人量
C.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D. 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接待得旅游人数
满分:2分
2.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城墙不包括是( )
A. 南京城
B. 郑州商城
C. 平遥城
D. 湖北江陵城
满分:2分
3.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满分:2分
4.下列屋顶级别最高的是( )
A. 歇山顶
B. 悬山顶
C. 庑殿顶
D. 硬山顶
满分:2分
5.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 )
A. 九寨沟
B. 阿尔金山
C. 缙云山
D. 五大连池
满分:2分
6.以下地名中,不属于中国三大瓷都的是( )
A. 福建德化
B. 江西景德镇
C. 湖南醴陵
D. 河北唐山
满分:2分
7.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用园林是( )。
A. 圆明园
B. 华清宫
C. 寿山艮岳
D. 曲江芙蓉园
满分:2分
8.生态旅游是一种以( )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A. 自然环境
B. 人文环境
C. 森林环境
D. 气候条件
满分:2分
9.中国佛教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
A. 1——3世纪
B. 3——5世纪
C. 5——8世纪
D. 8——12世纪
满分:2分
10.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满分:2分
11.( )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A. 侵蚀湖
B. 火口湖
C. 构造湖
D. 堰塞湖
满分:2分
12.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重阳节
满分:2分
13.世界十大名果中有“超级水果”之誉的是( )
A. 西瓜
B. 中华猕猴桃
C. 荔枝
D. 葡萄
满分:2分
14.象征着“高洁”的植物是( )
A. 梅花
B. 桃李
C. 松柏
D. 竹
满分:2分
15.植物中的“岁寒三友”是指( )
A. 松、竹、柏
B. 松、兰、菊
C. 梅、竹、松
D. 菊、柏、松
满分:2分
16.从旅游角度来讲,海拔( )山地旅游价值最高
A. 100-500米
B. 500-2000米
C. 1000-3500米
D. 3500米以上
满分:2分
17.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质明显,以下不属于该类型资源描述的是( )
A. 资源类型的综合性
B. 高投资高回报率
C.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 对游客的较强吸引力
满分:2分
18.“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满分:2分
19.1946年在我国四川发现,被誉为“活化石”的珍惜植物是( )
A. 水杉
B. 望天树
C. 王莲
D. 金茶花
满分:2分
20.旅游资源从广义上讲是( )
A. 待开发的资源
B. 具有吸引力的客体
C. 无限的系统
D. 以上均不对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
A. 客源导向型
B. 资源导向型
C. 混合型
D. 体验型
满分:2分
2.可持续性旅游发展的实质是( )。
A. 旅游与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协调
B. 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性
C. 以旅游促发展
D. 以发展促旅游
满分:2分
3.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包括( )
A. 情感
B. 知觉
C. 思维
D. 情绪
满分:2分
4.下列属于堰塞瀑布的是( )
A.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金华并互动瀑布
D. 四川跌溪瀑布
满分:2分
5.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A. 地域性
B. 时代性
C. 不可继承性
D. 传承性
满分:2分
6.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满分:2分
7.青海湖等旅游景区以电瓶车的往返穿梭,给游人游览的方便,从而明令禁止其他机动车的进入,其目的何在( )
A. 防止交通阻塞
B. 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C. 给游人更好的游览环境
D. 是崇尚文明旅游的发展趋势
满分:2分
8.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分
9.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A. 可持续性
B. 季节性
C. 寓意性
D. 多功能性
满分:2分
10.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满分:2分
11.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满分:2分
12.防止旅游资源破坏,必须限制游人容量,旅游规划部门测算游人数量的方法包括( )
A. 面积容量法
B. 线路容量法
C. 卡口容量法
D. 地区容量法
满分:2分
13.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综合评价
D. 分类评价
满分:2分
14.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
A. 山西五台山
B. 江西龙虎山
C. 安徽九华山
D. 安徽齐云山
满分:2分
15.旅游开发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应解决( )问题。
A.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B.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C. 保护文化的独特性
D.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蜃景是指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现象,导致远处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一种奇异景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功能是吸引功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岩浆上升到地壳一定位置停下来,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风景河段的选择依据是水质和河岸景色。(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鼓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内应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10个省区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4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