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5-6-6 20:28:48

华师15年5月毕业批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

华师15年5月毕业批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满分:2)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2.私人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出现(    )          (满分:2)
    A.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B. 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部分质变
    C. 有时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D. 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          (满分:2)
    A. 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 周转速度的不同
4.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B. 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提高
    C. 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减少
    D. 工人劳动时间缩短
5.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商品价格是(    )          (满分:2)
    A. 价值的基础
    B. 价值的货币
    C. 价值的实体
    D.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          (满分:2)
    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8.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两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满分:2)
    A. 滞胀
    B. 竞争
    C. 垄断
    D. 剥削
9.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          (满分:2)
    A. 具体劳动而增殖
    B. 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 抽象劳动而增殖
    D. 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10.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    )          (满分:2)
    A. 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至产业资本国际化
    B. 从借贷资本国际化到商业资本国际化再到产业资本国际化
    C. 从产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到商业资本国际化
    D. 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产业资本国际化再到借贷资本国际化
1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          (满分:2)
    A. 体力劳动为尺度的
    B. 脑力劳动为尺度的
    C.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D. 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12.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    )          (满分:2)
    A. 垄断
    B. 剥削
    C. 对外掠夺
    D. 国家调控
13.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满分:2)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出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1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满分:2)
    A.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
    B. 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C.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D.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
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          (满分:2)
    A. 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B.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C. 垄断资产阶级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权
    D.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1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满分:2)
    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17.生产资料是(    )          (满分:2)
    A. 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
    B. 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C.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D. 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
18.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满分:2)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19.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满分:2)
    A. 自然经济
    B. 计划经济
    C. 商品经济
    D. 工业经济
20.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满分:2)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有(    )          (满分:2)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          (满分:2)
    A.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
    B. 利润率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减缓
    E. 平均利润率下降
3.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    )。          (满分:2)
    A. 具体劳动时间
    B. 抽象劳动时间
    C. 必要劳动时间
    D. 剩余劳动时间
    E. 个人劳动时间
4.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现即斗争又联合的态势的原因是(    )          (满分:2)
    A.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有了变化
    B. 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的斗争尖锐化
    C. 资本和生产的国际比,增强了各国利益上的共同性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
    D. 通过国际间的对话、谈判和政策协调,消除了彼此间的矛盾
    E. 国际国内竞争,相互交织,更趋激烈
5.垄断价格(    )          (满分:2)
    A. 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B. 由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构成
    C. 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D. 使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E. 是垄断组织对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分配的工具
6.流动资本的实物存在形式是(    )          (满分:2)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力
    D. 劳动生产品
    E. 计算工具
7.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决定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          (满分:2)
    A. 商品价格水平
    B. 待售商品数量
    C. 货币发行量
    D.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E. 职工工资水平
8.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          (满分:2)
    A. 机器设备因使用而造成的老化
    B. 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
    C. 厂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D. 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
    E. 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
9.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          (满分:2)
    A.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 二者没有矛盾
10.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的场合有(    )          (满分:2)
    A. 资金借贷
    B. 土地租赁
    C. 赊购赊销
    D. 劳动力买卖
    E. 组建股份公司
11.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资本职能形式有(    )          (满分:2)
    A. 产业资本
    B. 货币资本
    C. 生产资本
    D. 商业资本
    E. 商品资本
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I(c+v+m)= I c+II c
    B. I(c+v+m)= I(c+△c)+II(c+△c)
    C. II(c+v+m)= I(v+m)+II(v+m)
    D. II(c+v+m)= I (v+△v+m/x)+II(v+△v+m/x)
    E. I(v+m)= II c
13.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应该建立(    )。          (满分:2)
    A. 统一的市场体系
    B. 开放的市场体系
    C. 竞争的市场体系
    D. 有序的市场体系
    E. 垄断的市场体系
1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    )          (满分:2)
    A. 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从属关系
    B. 平等协作关系
    C. 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作用并没有消失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扩张和渗透
    E. 仍具有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性质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          (满分:2)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 私人垄断资本普遍采取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经济生活强有力的支配者
    D.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E. 出现了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联合组织
二、多选题:
1.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满分:2)
    A. 有特殊价值尺度的职能
    B. 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 是商品的交换的媒介
    D. 自身也有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          (满分:2)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
3.商品价值是(    )          (满分:2)
    A. 具体劳动的确良凝结
    B. 社会劳动凝结
    C. 抽象劳动的凝结
    D. 复杂劳动的凝结
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包括(    )          (满分:2)
    A. 商品价值
    B. 剩余价值
    C.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 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满分:2)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的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是(    )          (满分:2)
    A. 中间阶级
    B. 中等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满分:2)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
    C. 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          (满分:2)
    A. 由劳动时间决定
    B. 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D.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9.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垄断资产阶级   (    )          (满分:2)
    A. 曾经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 现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 不能使生产力有任何发展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的关系是(    )          (满分:2)
    A. 社会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活动
    C. 社会和产效力
    D. 社会生产方式
11.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    )          (满分:2)
    A. 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
    B.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C. 等价交换
    D. 等量劳动相交换
12.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满分:2)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 自身也有价
    D. 值可作为支付手段
13.食利国是指(    )          (满分:2)
    A. 依靠发行国债取得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B. 依靠银行存贷款利息之差获取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C. 依靠资本输出进行剥削和掠夺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D. 依靠买卖股票获利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14.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满分:2)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满分:2)
    A. 供求规律
    B. 货流通规律
    C. 竞争规律
    D. 价值规律

shengchao624 发表于 2016-4-9 13:02:52

16春的在线作业都有答案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5年5月毕业批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