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春《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春《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是指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是将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满分:2)
A. 描述性定义
B. 操作性定义
C. 条件性定义
D. 循环定义
2.( )的缺点是观察者容易成为左右活动的人物,或带有偏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观察对象的感受。 (满分:2)
A. 参与性观察
B. 非参与性观察
C. 直接观察
D. 间借观察
3.在分析材料阶段,研究者首先应选择( )项目将材料进行分类处理。 (满分:2)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4.根据观察过程的严密程度,分为( ) (满分:2)
A.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B.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D. 全部观察和部分观察
5.( )是按照研究者是否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分类。 (满分:2)
A.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B.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D.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6.( ) 是研究的核心,又是明确的说明和规定课题。 (满分:2)
A. 操作性定义
B. 实验
C. 假设
D. 变量
二、多选题:
1.搜集文献的途径是( )。 (满分:2)
A. 图书馆和资料室
B. 学术会议
C. 计算机互联网
D. 口头报告
2.观察的途径与方法可因人而异, 因课题而定。 一般的途径有( )等。 (满分:2)
A. 听课
B. 参观
C. 参加活动
D. 列席会议
3.科学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客观性
B. 规律性
C. 可验证性
D. 系统性
E. 准确性
4.属于间接观察法的是: (满分:2)
A. 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全面、精确;
B. 做到观察者的观察活动本身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活动。
C. 观察者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观察获得的资料欠生动、直观;
D. 操作比直接观察法麻烦。
5.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要把握的要求包括( )。 (满分:2)
A. 立足本校实际选题
B. 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
C. 课题确立要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
D. 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6.进入观察现场要注意两点:( ) (满分:2)
A. 请被观察者配合
B. 选好观察位置,有较好的角度和光线以保证观察有效、全面、精确;
C. 不惊扰观察对象或与观察对象打成一片。
D. 不大声讲话
7.问卷通常由( )构成。 (满分:2)
A. 前言部分
B. 个人特征资料部分
C. 事实性问题部分
D. 态度性问题部分
8.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是( )。 (满分:2)
A. 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B. 文献
C. 偶然机遇中发现的新问题
D. 反思中获得的问题
9.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文献法( )。 (满分:2)
A. 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合
B. 对文献样本进行技术性处理
C. 鉴别评价文献内容
D. 定量的统计描述
10.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 (满分:2)
A. 观察过程缺乏控制
B. 一些教育现象的观察结果较难用数量表示,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C. 受肉眼感官甚至科研仪器的限制,观察样本和观察范围相对较小
D. 研究敏感性的教育问题或搜集的教育资料不宜有太大公开度的教育事实
11.访谈的技巧包括( )。 (满分:2)
A. 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
B. 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C. 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D. 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12.对文献资料进行例行加工的具体方法有( )。 (满分:2)
A. 比较法
B. 辩证法
C. 归纳法
D. 演绎法
E. 历史法
13.科学观察法与日观察法存在以上几点不同之处: (满分:2)
A. 对观察对象的选择
B. 有无目的
C. 观察记录方面
D. 实施手段
14.结构性问题的答案类型包括( )。 (满分:2)
A. 定性回答
B. 定距回答
C. 定类回答
D. 定序回答
15.观察准备的主要工作有:( ) (满分:2)
A. 确定观察的项目和指标
B. 选择观察途径和方法
C. 观察取样设计
D. 观察表格及记录方法
E. 其他准备、包括仪器、人员培训、分工及应变措施等。
16.研究变量可以分为( )。 (满分:2)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变量
D. 干扰变量
17.个案研究法的基本程序包括( )。 (满分:2)
A. 认识对象确立个案
B. 收集个案资料
C. 整理分析资料
D. 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
18.问题提出的三种形式包括( )。 (满分:2)
A. 直接提问
B. 间接提问
C. 假设性提问
D. 针对性提问
19.校本教育研究的积极意义包括( )。 (满分:2)
A.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B.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D. 校本教育研究能促进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教育学科的建设
20.经验的四个特征包括( )。 (满分:2)
A. 产生于实践
B. 通过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获得
C. 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D. 它的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
E. 有待于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21.实施观察要注意( )等互相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满分:2)
A. 看
B. 听
C. 问
D. 思
E. 记
三、判断题:
1.观察法按预先制订的观察计划进行观察。每一个观察阶段,都应有观察提纲,严格按照观察计划规定的项目、进程进行观察,搜集所需要的材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t检验是用于大样本时,两个平均值差异程度的检验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一套完整的调查问卷,通常包括标题、要求、指导语和问题四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校本教育研究的运作要遵循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科学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可验证性、系统性、准确性的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根据实验环境不同,可把教育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二次文献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问卷中导致误差的原因主要来自调查者,可采取补救措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课题价值包括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实施观察要注意看、 听、问、思、 记等互相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多级抽样法就是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为了发掘教育学科的研究课题,应该加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调查和学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校本教育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兴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校本教育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教师即(成为)研究者”运动而兴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统计特征参数主要是中位数和标准差两个量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非结构式观察指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制定出有关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其进行观察记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教育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访谈观察对象,间接观察和了解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倾向、仪表情态及身体状况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调查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从中获得来自调查对象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准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控制的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理论性论文中的内容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论文的眼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根据观察过程的严密程度,分为( ) (满分:2)
A.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B.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D. 全部观察和部分观察
2.( )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 (满分:2)
A. 无关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变量
3.教育科研( )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 (满分:2)
A. 经验总结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实验法
4.科学的观察法源于日常观察法,却又( )日常观察法。 (满分:2)
A. 高于
B. 不同于
C. 区别于
D. 低于
5.行动研究法实施步骤中的( )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能适应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和没有认识到的制约因素。 (满分:2)
A. 计划
B. 行动
C. 观察
D. 反思
6.( )是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满分:2)
A. 调查报告
B. 经验总结报告
C. 实验报告
D. 个案研究报告
二、多选题:
1.经验的四个特征包括( )。 (满分:2)
A. 产生于实践
B. 通过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获得
C. 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D. 它的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
E. 有待于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满分:2)
A. 客观性原则
B. 操作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公共性原则
E. 检验性原则
3.实施观察要注意( )等互相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满分:2)
A. 看
B. 听
C. 问
D. 思
E. 记
4.访谈的技巧包括( )。 (满分:2)
A. 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
B. 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C. 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D. 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5.观察的特征有: (满分:2)
A. 匹配性
B. 客观性
C. 能动性
D. 选择性
6.属于直接观察法优缺点的是: (满分:2)
A. 身临其境、感受真切
B. 容易形成对事物的有机整体性认识
C. 观察者各自的气质、自身条件不同, 各人感受也不一样;
D. 受人体自然器官的限制,有一些现象无法观察到,被观察现象不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甚至会产生错觉;
7.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要把握的要求包括( )。 (满分:2)
A. 立足本校实际选题
B. 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
C. 课题确立要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
D. 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8.调查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 (满分:2)
A. 现状研究
B. 比较研究
C. 纵向的发展研究
D. 历史研究
E. 未来发展研究
9.观察法的作用: (满分:2)
A. 观察是课题选择的重要来源
B. 观察法是获取原始材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C. 观察法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唯一方法
D. 观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10.观察法的局限性: (满分:2)
A. 观察过程缺乏控制
B. 对一些教育现象,如师生的情感关系,教师教学风格的观察结果较难用数量表示,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C. 受肉眼感官甚至科研仪器的限制,观察样本和观察范围相对较小。
D. 研究人员须获准进入观察现场。
11.观察法的特征包括( )。 (满分:2)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 能动性
D. 选择性
12.理论性论文的重要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在( )。 (满分:2)
A. 逻辑性
B. 创新性
C. 理论性
D. 科学性
13.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记录可以分为( )。 (满分:2)
A. 描述记录
B. 取样记录
C. 行为检核
D. 个案研究
14.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 (满分:2)
A. 观察过程缺乏控制
B. 一些教育现象的观察结果较难用数量表示,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C. 受肉眼感官甚至科研仪器的限制,观察样本和观察范围相对较小
D. 研究敏感性的教育问题或搜集的教育资料不宜有太大公开度的教育事实
15.个案研究法中的追踪法的研究步骤包括( )。 (满分:2)
A. 确定课题
B. 追因假设
C. 实施追踪研究
D. 整理和分析资料
E. 提出改进建议
16.教育问题的特点( )。 (满分:2)
A. 复杂性
B. 两难性
C. 开放性
D. 整合性
E. 扩散性
17.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要把握的要求包括( )。 (满分:2)
A. 立足本校实际选题
B. 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
C. 课题确立要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
D. 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18.科学观察法与日观察法存在以上几点不同之处: (满分:2)
A. 对观察对象的选择
B. 有无目的
C. 观察记录方面
D. 实施手段
19.校本教育研究要遵循以教师为本就是要( )。 (满分:2)
A. 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B. 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C. 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
D. 研究要考虑教师成长的特点
20.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 (满分:2)
A. 作为问卷项目的问题应充分准确反映研究课题
B. 问题表述要清楚, 不要模糊不清, 避免出现一问多答现象
C. 尽量不要使用技术性和专业性术语
D. 提问的措辞不能流露出自己的倾向
21.问卷通常由( )构成。 (满分:2)
A. 前言部分
B. 个人特征资料部分
C. 事实性问题部分
D. 态度性问题部分
三、判断题:
1.根据实践经验确定选择特定对象进行研究,关系到研究结论是否有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多级抽样法就是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文献法比内容分析法更具信度和效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育实验等同于试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特有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观察的对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这样研究出来的结论,才能加以推广,产生教育科学研究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准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控制的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因变量是指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其变化的变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实践是一切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教育研究论文写作格式顺序是:题目、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和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或引文注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实验以假设为先导并围绕假设展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根据观察时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系统随机抽样是以自然群体为单位,从较大的群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为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差异量数是指一个数据在其所处的数据分布中地位的量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根据实验环境不同,可把教育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无关变量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显性变量与隐性变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二次文献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教育科学是一门探索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综合性科学,是一个门类齐全、分支众多的科学知识体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校本教育研究是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直接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所谓信度,是指研究的准确性和应用性的程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