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春《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春《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满分:2)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2.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满分:2)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
D. 体力劳动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满分:2)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 ) (满分:2)
A. 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C. 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D. 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满分:2)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6.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 (满分:2)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7.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满分:2)
A. 超越生产力的状况
B. 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
C. 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 长期稳定不变
8.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满分:2)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
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满分:2)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0.股票的价格与股息( ) (满分:2)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不成比例
11.供求机制是通过( ) (满分:2)
A. 竞争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B. 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C. 商品生产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D. 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1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满分:2)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满分:2)
A. 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 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4.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满分:2)
A.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D.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满分:2)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1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7.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满分:2)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8.任何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都是( ) (满分:2)
A. 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B. 一种随机过程
C. 一种没有规律的过程
D. 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1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满分:2)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20.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 ) (满分:2)
A.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 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 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二、多选题:
1.价格规律( ) (满分:2)
A. 能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B. 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激烈竞争和分化
C. 能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D. 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E.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 (满分:2)
A. 援助落后国家,促使各国经济均衡发展
B. 剥削、掠夺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
C. 确立和巩固对世界统治的工具
D. 建立国际垄断的基础
3.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 (满分:2)
A.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D.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E.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在( ) (满分:2)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B. 生产和消费的柏互作用中研究
C. 生产和流通的相互作用中研宪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E. 生产和分配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5.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 ) (满分:2)
A. 产权清晰
B. 权责明确
C. 股份制度
D. 政企分开
E. 管理科学
6.垄断利润是( ) (满分:2)
A. 垄断资本家货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 通过垄断自由竞争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D. 通过垄断价格实规的
E. 由垄断组织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的
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 (满分:2)
A. 决策机制
B. 激励机制
C. 约束机制
D. 发展机制
8.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满分:2)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9.初级阶段按劳分配( ) (满分:2)
A. 企业是按劳分配主体
B. 按实现的价值量分配
C. 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D. 不同企业的劳动者会同工不同酬
10.我国当前要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的途径或方针是( ) (满分:2)
A.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B. 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
C. 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D. 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E.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由于价格有时与价值不一致,所以价值规律有时不成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主要有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农业比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差别,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等条件下产生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剩余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成本价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生产价格形成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同时商品价值总额大于生产价格总额。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 (满分:2)
A. 不应当多样化
B. 只能是单一的
C. 可以也应当多样化
D. 完全是自由的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满分:2)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满分:2)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5.通货膨胀是( ) (满分:2)
A.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 ) (满分:2)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D. 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
7.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满分:2)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2)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通货膨胀是( ) (满分:2)
A.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业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满分:2)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12.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 (满分:2)
A. 使用价值越多
B. 使用价值越少
C. 价值量越多
D. 价值量越少
1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 (满分:2)
A. 不应当多样化
B. 只能是单一的
C. 可以也应当多样化
D. 完全是自由的
14.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 (满分:2)
A. 扩大进口,进口更多的日用品
B. 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C. 更多地利用外资
D. 发展对外经济
1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满分:2)
A.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 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C. 人们不能认识它
D. 人们不能利用它
1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满分:2)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
D. 体力劳动
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满分:2)
A. 工人的劳动报酬
B. 工人的劳动价格
C. 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形式
D.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8.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 (满分:2)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有用属性
D. 价格表现形式
19.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满分:2)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20.供求机制是通过( ) (满分:2)
A. 竞争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B. 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C. 商品生产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D. 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董事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使用的是经济手段
C. 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首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
D.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商品产生的条件有( ) (满分:2)
A. 社会分工
B. 私有制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3.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 (满分:2)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收入政策
E. 行政干预
4.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满分:2)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5.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2)
A.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B. 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应用程度
C. 劳动者的效能和熟练程度
D.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E. 自然条件
6.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 (满分:2)
A. 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E.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已经过时
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在( ) (满分:2)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B. 生产和消费的柏互作用中研究
C. 生产和流通的相互作用中研宪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E. 生产和分配的相互作用中研究
8.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满分:2)
A.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价值上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9.市场的弱点体现在:( ) (满分:2)
A. 无法解决分配上的过分悬殊
B. 难以克服风险投资的障碍
C. 难以保障社会效益
D. 经济运行缺乏灵敏性
10.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满分:2)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三、判断题:
1.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之一是四个阶段交替进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复杂劳动为尺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为本阶级自身的利益服务,因此,政治经济学没有科学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由于价格有时与价值不一致,所以价值规律有时不成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公有独资企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资本主义流通的核心,是实现已经生产的剩余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股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的说是唯物辩证法,具体地说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系统方法,等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价值尺度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保障社会公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市场利息率的变动是有界限的。其上限是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下限是不能为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