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5-12-9 10:41:56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法理学(专科)》15秋作...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法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362341)
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请注明学号、姓名、培养层次、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C、“有配偶而重婚的”;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以下文件中,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A、判决书 ;                        B、委任状;C、仲裁裁决 ;                        D、《婚姻登记管理条例》。4、法在本质上反映的是(   )的意志。    A、最高统治者;                     B、统治阶级内部的国家工作人员;    C、全体人民;                         D、整个统治阶级。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8、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的事实,在法学上叫(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10、12周岁的人在民法上属于(   )A、完全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C、无行为能力人;                  D、准治产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关于法系特点的描述中,属于英美法系的特点的是(   )。   A、法院的判例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B、在法的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D、成文法是法的主要渊源。2、下列关于法与政治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政治是法的性质的根本决定性因素;   B、政治要影响法;   C、法不过是被政治家随意玩弄的斗争工具;   D、法可以确认和捍卫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3、法在人类社会起源需要(   )。A、出现私有制;               B、出现根本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C、出现国家;                   D、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4、在我国当代,人民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5、法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表现在(    )。   A、指引;                        B、评价;   C、教育;                        C、强制。三、判断分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比海洋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具有学术性。(   )理由:2、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不能用法律调整。(      )理由:3、法律规范就是法律条文。(      )、理由:4、统治阶级意志就是法。(      )理由:5、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制定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理由: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特点。2、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3、简述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4、简述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五、实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某公司职工小王在学习刑法时产生了如下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9、工人王某在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时突然产生一个疑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者,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个人被判处死刑,那么执行死刑的人也是故意杀人者,难道也要被判刑,如果执行死刑的人要被判刑,还有谁会去执行死刑?如果执行死刑的人不被判刑,岂不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纠。请为小王解答上述疑问。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论法的本质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法理学(专科)》15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