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16年3月课程《环境质量评价》作业考核满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6年3月课程考试《环境质量评价》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
1.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该向( )申请该项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满分:2)
A. 当地政府
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当地公安机关
D. 当地政府建设部门
2.19、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不得少于( )。 (满分:2)
A. 一期
B. 二期
C. 三期
D. 四期
3.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2)
A.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
B. 可以替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文件
C. 对于建设项目,只需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即可
D. 主要针对环境影响登记表
4.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 )为主兼顾均布性。 (满分:2)
A. 同心圆
B. 放射状
C. 环境功能区
D. 规划功能区
5.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是( )。 (满分:2)
A. 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B. 预测不利的环境影响,采取各种减缓措施
C. 系统地检查各种“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D. 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周围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
6.关于环境现状评价,不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是各评价项目(专题)共有的工作
B. 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或背景
C. 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D.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7.下列选项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满分:2)
A. 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
B. 污染物分析
C. 清洁生产分析
D. 人员编制安排
8.评价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 )。 (满分:2)
A. 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
B. 平原、沿海和复杂地形三类
C. 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类
D.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四类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技术原则的是( )。 (满分:2)
A. 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B. 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C. 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D. 符合当地的环境条件
10.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清算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其中正确的关系是( )。 (满分:2)
A.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B. 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C.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D. 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11.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 (满分:2)
A. 风速、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 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 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D. 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减低、烟气温度减低
12.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的面源调查,其网格和单元大小一般可取( )。 (满分:2)
A. 、00×300(m2)
B. 100×100(m2)
C. 2×2(km2)
D. 1×1(km2)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是( )。 (满分:2)
A. 全过程分析
B. 工程概况
C. 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D. 施工规划
14.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 )。 (满分:2)
A. 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
B. 二期
C. 三期
D. 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二期
15.关于五级划分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其损害或损失,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的时间
B. 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损复和重建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C. 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和破坏
或回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
D. 轻度不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环境的破坏或干扰能较快的自动回复或再生,或气体待遇重建比较容易
1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 )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满分:2)
A. 环境污染
B. 生态恶化
C. 环境影响
D. 环境破坏
17.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年工作日为360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3110.4吨/年,其SO2排放量为10.8×103吨/年,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 S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50mg/m3) (满分:2)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8.4、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 (满分:2)
A. 实测发、类比法和经验估算法
B. 物料平衡法
C. 实测发、物料平衡法和经验估算法
D. 现场调查法和实测法
19.1969年,( )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的国家。 (满分:2)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加拿大
20.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编制( )。 (满分:2)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影响登记表
D. 环境影响登记书
2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满分:2)
A. 限期治理制度
B. 排污许可制度
C. 浓度控制制度
D. 总量控制制度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满分:2)
A. 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
B. 污染物分析
C. 清洁生产分析
D. 人员编制安排
23.下列方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是( )。 (满分:2)
A. 指数法
B.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C.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D. 专业判断法
24.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德国
D. 中国
25.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 ) (满分:2)
A. 易评估和暂时性
B. 分散性和持续性
C. 无形性和多发性
D. 危害大和复杂性
26.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需要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按照项目的( )来计算。 (满分:2)
A. 最小负荷
B. 工作负荷
C. 平均负荷
D. 最大负荷
27.某建设项目位于某中等城市的城区,经计算大气环境评价的级别为一级,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小于( )。 (满分:2)
A. 10km
B. 14km
C. 16km
D. 20km
28.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 )。 (满分:2)
A. 不再安排监测
B. 再布置1个点进行监测
C. 再布置2个点进行监测
D. 再布置3个点进行监测
29.如按5级划分不利环境影响,5个等级分别是( )。 (满分:2)
A. 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一般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
B. 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
C. 特别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
D. 非常不利、极端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
30.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止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并处罚款。 (满分:2)
A. 限期治理
B. 重新安装位
C. 立即采取环保措施
D. 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二、多选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 (满分:2)
A. 判断功能
B. 预测功能
C. 选择功能
D. 导向功能
E. 完善功能
2.P-T 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满分:2)
A. 地面风速
B. 日照量
C. 云量
D. 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
3.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 ) (满分:2)
A. 洁净燃烧技术
B. 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
C. 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
D.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E. 活性污泥法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 ) (满分:2)
A.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 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 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 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 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5.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 (满分:2)
A. 工程概况
B. 施工规范
C.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D.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E. 替代方案
6.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 ) (满分:2)
A. 预防措施
B. 最小化措施
C. 减量化措施
D. 修复补救措施
E. 重建措施
7.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 ) (满分:2)
A. 现场实测法
B. 物料衡算法
C. 经验估算法
D. 收集资料法
E. 遥感方法
8.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 ) (满分:2)
A. 烟气本身的性质
B. 周围大气的性质
C. 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
D. 源强
E. 取样时间
9.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Ⅲ类主要适用于( ) (满分:2)
A.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B. 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C. 工业用水区
D. 农业用水区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 )混杂区。 (满分:2)
A. 居住
B. 商业
C. 工业
D. 文教机关
三、判断题:
1.以人的需要为尺度,预测将要形成的客体的价值,即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功能。(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整体环境的质量,可以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四个基本功能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选择功能。(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指环境优劣程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执行环境标准时,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的环境影响的评价类型仅有建设项目、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环境质量评价就是评价环境质量自身的好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人工环境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