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6-2-27 22:50:54

《实用心理学》2016年3月考前练习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2016年3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1.简述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区别。2.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 3.简述寂寞的定义及其影响。4.什么是基本归因错误?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什么?5.举例说明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6.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附:参考答案1. 解答:   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它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2.解答:该理论是Ajzen(1991)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中发展出来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也是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其他重要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3.解答:(1)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Weiss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的寂寞: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社会性寂寞: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归属感。(2)寂寞的影响。包括:婚姻与经济状况;年龄因素;人格因素;社交技巧等。4.解答:  基本归因错误(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Ross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5.解答: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表现在:团体规范有时候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表现在霍桑研究中。梅约等人发现,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6.解答: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美国人倾向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 二、论述题1.结合有关研究说明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性。2.Thomas 提出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有哪些?结合Thomas的观点,谈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组织冲突?3.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附:参考答案1.解答:  (1)惩罚往往使得受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Straus等人的研究发现因模仿或者由于受罚者愤怒的增加,惩罚使得受惩罚者更具有侵略性。(2)这种侵略性可以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女性,儿童期受到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Straus等人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2. 解答:   组织心理学家K·W·Thomas从个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们解决冲突的方式,他从人们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对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人们对待冲突的五种方式。对峙:利用此方式解决冲突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比如有些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当利益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只管自己的收益,不管别人的死活。采取对峙方式解决冲突的人常常是在某些方面实力较强的人。逃避: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他们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人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顺应:用这种方式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他们常常会向对方做出让步,即使自己没有过错他们也可能这样做。妥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尽管这种方法比较合理,但也包含着许多风险。妥协双方对自己与他人的关注均处于中等水平。合作: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合作的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很关心他人。    解决组织冲突时我们应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尽量采取合作的态度,达到双赢的目的。3.解答:印象形成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Osgood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他人的三个维度是:评 价: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力 量: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活动性: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2)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型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他人印象的认知。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加权平均模型: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3)印象形成中的偏差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慈悲效应:也称正性偏差,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负性效应: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影响Sosa等人1980年关于社会支持对产妇影响的研究被看成是这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这项研究是在美国瓜特马拉(Guatemala)的一所医院的妇产科进行的,在研究中研究者把将要生产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有33人,控制组有163名产妇。对实验组的被试,在她们进到产房以后,在她们的旁边坐着一名不懂医术的妇女(被称为doula),她的任务是向产妇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方式是与产妇谈话或者抚摸产妇;而控制组的产妇只接受来自医生的检查,比如量血压、测脉搏等。实验的因变量有两个:一是产妇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二是产后的母婴关系。结果令人震惊:实验组的产妇生孩子平均花了8.8个小时,而控制组的产妇平均花了19.3个小时,并且实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大多数很清醒,常常微笑着对自己的孩子说话,约37%的人有一些抱怨,控制组抱怨的比例高达7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含义。   (2)如何利用社会支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案例二:材料一:我们经常遇到或者亲自做过这样的事:当在商店看到别人排队时,自己也跟着排队,排上队之后,才问为什么排队,是买何种商品;一些人为自己有乐感的孩子买钢琴,培养孩子的特殊能力。社会上就曾掀起了盲目买钢琴的热潮,致使某市钢琴一度脱销。材料二: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在班级、宿舍内随意安排的学生,经过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众目睽睽之下,俊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问题:(1)什么是从众?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校园从众现象的看法。案例三:Mike是一家跨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总裁,他本人喜欢就事论事,针对项目的本身特征分派下属讨论。公司运营不久,他发现他下属的部门经理们(都是中国人)都会提出各种项目之外的问题,虽然或多或少这些问题都和项目本身有关系,但是这些他认为的"细节问题"的争议往往拖累了项目进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他烦恼不已。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2)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 附:参考答案案例一: 解答: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根据Cohen和Wills等人提出的"缓冲假设",人们只有在处于压力环境时才需要社会帮助,当遇到的问题很严重的时候,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帮助人们减轻压力: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把困难看得不是那么严重,其次,即使你认为这件事带来很大压力,社会支持也可以帮助你应付。社会支持在压力、应激源及应激行为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减轻压力和应激而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获得社会支持的人能够较好处理问题,进而能够保持身心健康。案例二: 解答:(1)从众(conformity):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情境因素有:团体的规模和团体的凝聚力个人因素有:自我;个体保持自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需要展开)。(2)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惘、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案例三:解答:(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A.联系性:中国人习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性。B.变化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物。C.矛盾性:承认矛盾是中国人认识论的基础,矛盾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D.折中性:折中是中国人处理矛盾时常用的方法,中国人总是避免极端选择。E.和谐性:中国人不愿意与人冲突,尽可能与人在表面上一致。在本案例中,部门经理们表现出了中国人思维特性中的联系性与和谐性。将项目本身与其他"细节问题"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分析,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一种整体思维。而Mike这样的外国人却往往把问题从一个大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加以考虑,看中他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分析思维。正是这两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才使Mike认为部门经理拖累了项目进度。同时,在这个案例中,部门经理们都会提出"细节问题"也表现出中国人思维特性中的和谐性,喜欢与其他人保持一致,避免发生冲突,因此大家都这样去做。(2)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的影响主要是:A.认知判断: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导致中国人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不能把个别事物从它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而是把背景和判断目标当成整体看待,对目标的判断很容易受背景的影响。B.认知内容:中国人联系性的思维特性使他们在认知事物时将认知内容与外部环境及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框架,而西方人则把认知的重点放在事物本身的特性上。C.决策行为:中国人的思维强调环境的作用,不善于使用分类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认识遵循辩证分析,以情境为中心,西方则是以个人为中心,这就导致中西方人在决策行为上的差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用心理学》2016年3月考前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