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5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15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满分:2)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 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3.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4.全球化的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 (满分:2)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全球化
C. 文化全球化
D. 社会全球化
5.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满分:2)
A. 涂尔干
B. 马克思
C. 斯宾塞
D. 孔德
6.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2)
A. 血缘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
C. 对偶家庭
D. 核心家庭
7.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满分:2)
A. 社会规范
B. 社会问题
C. 社会秩序
D. 社会行为
8.宗族是指( )。 (满分:2)
A. 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
B.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 具有血缘和因缘关系的人的总体
D. 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
9.( )是指互动中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满分:2)
A. 合作
B. 顺从
C. 协调
D. 妥协
10.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 )来划分的。 (满分:2)
A. 群体关系
B. 微观社会
C. 地缘关系
D. 社会制度
11.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 (满分:2)
A.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 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 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 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12.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指( )。 (满分:2)
A. 社会互助
B. 家族
C. 家庭
D. 朋友
13.( )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1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满分:2)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15.被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 )。 (满分:2)
A. 青年前期
B. 青年后期
C. 少年期
D. 少儿期
16.在社会化过程中( )是人生中的一个“危险期” (满分:2)
A. 青年前期
B. 青年后期
C. 少年期
D. 少儿期
17.( )认为社会行动的有四种模式变量,主要是指: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专一性与扩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先赋与自致。 (满分:2)
A. 迪尔凯姆
B. 滕尼斯
C. 帕森斯
D. 孔德
18.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 )。 (满分:2)
A.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D.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9.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 )。 (满分:2)
A. 不易冲动
B. 能随机应变
C. 不固执
D. 无随意性
20.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满分:2)
A. 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 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二、多选题:
1.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 (满分:2)
A. 目标特定而明确
B. 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C. 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
D. 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
2.社会学知识包括( )。 (满分:2)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理论研究
D. 实践研究
3.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 )。 (满分:2)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4.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 (满分:2)
A. 血缘家庭
B. 核心家庭
C. 主干家庭
D. 联合家庭
5.社会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 (满分:2)
A. 综合性
B. 实证性
C. 应用性
D. 可比性
6.人口老龄化的后果:( )。 (满分:2)
A. 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 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 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7.家庭具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功能:( )。 (满分:2)
A. 生育和生产功能
B. 教育和抚养功能
C. 精神慰藉功能
D. 消费和赡养功能
8.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满分:2)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9.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下列哪几个阶段( )。 (满分:2)
A. 萌芽阶段
B. 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成熟阶段
10.下列属于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满分:2)
A. 象征性
B. 复合性
C. 不变性
D. 多样性
11.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其社会学主张,主要表现( )。 (满分:2)
A.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学的科学
B. 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C. 自然科学方法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方法,即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D. 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12.初级群体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 (满分:2)
A. 活动的空间接近
B. 接触时间长
C. 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地位间的社会差异小
13.镇社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融合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满分:2)
A. 集镇社区中既有以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也有以从事非农产业的非农业人口,还有同时从事两种活动的兼业人口
B. 集镇社区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兼而有之,而且各行业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C. 集镇社区的文化较多体现了城乡两种文化的交融,既有地处农村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也有从城市接受的城市文化
D. 从生活方式来看,集镇社区既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又具有农村生活方式的特征
14.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 (满分:2)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15.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 (满分:2)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三、判断题:
1.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文化价值观念中与人们获得职业有关的主要是职业声望观和社会流动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我国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日渐衰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我国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方针之一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罗斯把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是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二是政治的控制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社区存在的第一前提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农村和城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沧海变桑田”,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社会工作的对象首先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现代化过程实际就是工业化过程,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只要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也就实现了现代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社会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社会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在全球化下,中国既有得又有失,吸收大量的国外资本来华投资,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和流动,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的成长。同时,竞争秩序而必然会忽视和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比如日渐显现的环节问题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