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5秋《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15秋《刑法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下列罪中,刑法规定以"明知"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是( ) (满分:2)
A. 窝藏包庇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玩忽职守罪
D. 泄露国家秘密罪
满分答案请在附件处下载,需要辅导联系客服
2.下列犯罪中,( )( )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满分:2)
A. 破坏交通工具罪
B. 投毒罪
C. 盗窃罪
D. 破坏集体生产罪
3.防卫过当是指( ) (满分:2)
A. 正当防卫中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B. 不法侵害尚未开始
C. 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D.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4.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对投保人应( )处罚。 (满分:2)
A.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
B. 以保险诈骗罪定罪
C.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定罪,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5.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属于( ) (满分:2)
A. 形式的犯罪概念
B. 实质的犯罪概念
C. 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
D. 具有我国特色的独创型概念
6.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属于( )。 (满分:2)
A. 叙明罪状
B. 简单罪状
C. 空白罪状
D. 引证罪状
7.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 ) (满分:2)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单独构成犯罪
8.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 (满分:2)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普遍管辖原则
D. 保护原则
9.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甲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 (满分:2)
A.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 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 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当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10.农民梁某与本村现役军人王某的妻子华某通奸,致华怀孕,华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溢而死。梁某的行为( )。 (满分:2)
A. 构成重婚罪
B. 构成破坏军婚罪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不构成犯罪
11.易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5000元人民币,对易某( )。 (满分:2)
A. 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论处
B. 以盗窃罪论处
C. 实行数罪并罚
D.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1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 )。 (满分:2)
A. 一般主体
B. 从事交通运输的人
C. 国家工作人员
D. 有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
13.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为( ) (满分:2)
A. 国家工作人员;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邮电工作人员;
D. 任何人,
14.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的区别主要是:( ) (满分:2)
A. 犯罪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C. 打击的部位不同;
D. 使用的工具不同
15.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 ) (满分:2)
A.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B. 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D. 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16.下列行为中属于继续犯的是( ) (满分:2)
A. 非法拘禁罪
B.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C. 刑讯逼供罪
D. 报复陷害罪
17.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 (满分:2)
A. 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 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D. 实行数罪并罚
18.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 (满分:2)
A. 犯罪的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C. 使用的手段不同
D. 打击的部位不同
19.财产犯罪中,告诉才处理的罪种是( )。 (满分:2)
A. 诈骗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抢劫罪
D. 侵占罪
20.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是( ) (满分:2)
A. 1年以上3年以下
B. 2年以上3年以下
C. 2年以上5年以下
D. 只能是2年
二、多选题:
1.有期徒刑与拘役主要区别是( ) (满分:3)
A. 适用对象不同
B. 执行场所不同
C. 期限不同
D. 待遇不同
E. 法律后果不同
2.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是( ) (满分:3)
A. 非法拘禁罪
B. 刑讯逼供罪
C. 非法搜查罪
D.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3.具有下列选项哪些情形,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人免除处罚?( ) (满分:3)
A.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B. 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
C.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D.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未发生结果亦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 (满分:3)
A. 盗窃罪
B. 煽动分裂国家罪
C. 伪证罪
D. 诬告陷害罪E.骗取出口退税罪
5.刑法分则将各种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 ) (满分:3)
A. 犯罪主体
B. 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
C. 犯罪对象
D. 犯罪侵害的直接客体
E. 犯罪危害程度的大小
6.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 ) (满分:3)
A. 侵害的客体不同
B. 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
C. 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
D. 犯罪手段不同E.犯罪主体不同
7.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满分:3)
A. 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入户盗窃三次以上
B. 私接他人的电信线路自己使用,费用较大
C. 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
D. 盗接供暖公司暖气使用,价值较大
E. 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丢失
8.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 (满分:3)
A. 犯罪对象不同
B. 侵犯的客体不同
C. 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D. 犯罪形成的时间不同E.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9.挪用公款罪主要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 ) (满分:3)
A. 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
B. 数额较大,3个月内未还
C. 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D. 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E.进行营利活动
10.侵犯著作权罪的客观表现有( ) (满分:3)
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B.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C.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E.出版淫秽作品
三、判断题:
1.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自动投案(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下列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有敲诈勒索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20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刑法分则条文中只指出行为所触犯有关法规而不直接说明犯罪构成的特征,属于简单罪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伪证罪的主体是刑事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三分之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客观方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下列犯人中,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初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指14岁到16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1997年7月1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众人中散布,某甲应构成诬告陷害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犯罪的特殊主体指除了具备一般主体的要求以外,法律对主体还有特殊要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这个也没看到有答案
xj349940304 发表于 2016-3-6 19:25
这个也没看到有答案
华师15秋《刑法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已经更新至附件处
需要的话 请自助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