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发表于 2016-4-24 10:53:39

福师16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参考答案

福师16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满分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孔子主张学与习并重,提倡“学而时习之”,属于数学教学中的哪一个原则          (满分:2)
    A.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B.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C.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的原则
    D. 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2.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满分:2)
    A. 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 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 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3.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    )作为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满分:2)
    A. 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B. 具有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C. 具有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D. 具有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4.传递接受教学模型的框架不包括          (满分:2)
    A. 激发学习动机
    B. 复习旧课
    C. 讲授新课
    D. 讨论交流
5.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B. 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C. 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并且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D. 能力与心理特征无关
6.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          (满分:2)
    A.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
    B. 课程内容范围应有所扩展,选择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C. 将现代数学中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引入数学课程之中
    D.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抽象内容为主体
7.数学研究的对象是          (满分:2)
    A. 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
    B. 自然界的运动形态
    C. 理性的思维方式
    D. 客观的自然规律
8.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满分:2)
    A. 间接性
    B. 概括性
    C. 直观性
    D. 差异性
9.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满分:2)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10.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满分:2)
    A. 强烈意志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外在激励
11.(    )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中锻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指导意义。          (满分:2)
    A. 数学思想
    B. 数学方法
    C. 数学概念
    D. 数学推理
12.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中,相互作用阶段的结果是          (满分:2)
    A. 扩大原有认知过程
    B. 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C. 产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雏形
    D. 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内容的过程
13.教学的最基本方式是          (满分:2)
    A. 阅读
    B. 讲解
    C. 讨论
    D. 问答
14.加强(    )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满分:2)
    A. 集中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分析思维
    D. 逻辑思维
15.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    )为基础          (满分:2)
    A. 概念
    B. 素材
    C. 公理
    D. 命题
二、多选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技能培养和训练          (满分:3)
    A. 对练习要加强指导,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B. 外部操作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觉结合,并促进其转化。
    C. 加大练习时间和次数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促进内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满分:3)
    A. 输入阶段
    B. 相互作用阶段
    C. 操作阶段
    D. 输出阶段
3.学习过程的网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闻见、感知阶段
    B. 理解、加工阶段
    C. 熟练、巩固阶段
    D. 应用、实践阶段
4.自学辅导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满分:3)
    A. 独立自学
    B. 讨论交流
    C. 启发指导
    D. 练习总结
5.学习过程的环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定向环节
    B. 行动环节
    C. 认知环节
    D. 反馈环节
6.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向控制包括          (满分:3)
    A. 确定教学的难度
    B. 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C. 确定恰当的教学角度
    D. 确定恰当的教学基线
7.在具体运用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时,应注意的是          (满分:3)
    A.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对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既要贯彻一般的教学原则,又要贯彻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特有的原则,而且各个原则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C. 所有教学原则都必须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加以贯彻,从确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直至实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得以体现。
    D. 必须全面地辩证地贯彻各个原则,防止产生绝对化、片面性。
8.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满分:3)
    A.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教育
    B. 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与困难作斗争
    C. 充分发挥班级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D.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9.对于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          (满分:3)
    A. 有能力评价解题思路选择得是否正确以及评价这种思路必然导致的结果;
    B. 愿意检验已经得到的或正在得到的粗略结果
    C. 善于找出和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计算和思考,找出问题所在
    D. 不迷信于老师和课本,有分析地接受老师讲的一切,凡是都要经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然后再作出判断。
10.数学教学中的定势控制的意义有          (满分:3)
    A. 紧紧吸引住学生注意力
    B. 为启发性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
    C. 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D.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11.数学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满分:3)
    A. 综合法和分析法
    B. 直接证法与间接证法
    C. 类比法
    D. 数学归纳法
12.如何正确进行概念的教学          (满分:3)
    A. 了解概念的体系,注意概念的引入
    B. 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C. 牢记概念的定义
    D. 重视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13.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满分:3)
    A. 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B.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C. 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
    D. 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决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14.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满分:3)
    A. 对于数学概念的阐述,注意从实例引入。
    B. 对于一般性的数学规律,注意从特例引入
    C. 注意运用有关的理论,解释具体的现象,解决具体的问题。
    D. 注意具体素材的应用
15.建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指导意义有          (满分:3)
    A. 建构学说强调主体的感知
    B. 建构学说强调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C. 建构学说强调学习是发展, 是改变观念
    D. 建构学说强调学习是达到预期目标
三、判断题:
1.培养运算能力主要靠代数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靠平面几何教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估计:  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在教学方法中,讨论、问答不属于探索活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直线式的上升发展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为了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根据控制论的原理,对数学教学的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为演绎准备条件; 归纳以演绎为指导, 演绎给归纳提供理论根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主导成分,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种概念,如果具有全异关系,且它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种概念具有对立关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思维要依靠感性认识,因此思维具有直接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加强(    )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满分:2)
    A. 集中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分析思维
    D. 逻辑思维
2.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    )为基础          (满分:2)
    A. 概念
    B. 素材
    C. 公理
    D. 命题
3.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满分:2)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4.数学教学中的(    ),就是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对教学步骤作出最佳设计方案。          (满分:2)
    A. 定度控制
    B. 定序控制
    C. 定势控制
    D. 定度控制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依据是          (满分:2)
    A. 教学内容
    B. 教学模型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目标
6.阶梯模式的学习过程不包括          (满分:2)
    A. 选择阶段
    B. 回忆阶段
    C. 概括阶段
    D. 分析阶段
7.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满分:2)
    A. 间接性
    B. 概括性
    C. 直观性
    D. 差异性
8.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中,相互作用阶段的结果是          (满分:2)
    A. 扩大原有认知过程
    B. 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C. 产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雏形
    D. 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内容的过程
9.(    )保证了思维的论证性和推理的理由充足性          (满分:2)
    A. 同一律
    B. 充足理由律
    C. 不矛盾律
    D. 排中律
10.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B. 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C. 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并且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D. 能力与心理特征无关
11.(    ) 数学能力可以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满分:2)
    A. 创造性
    B. 学习性
    C. 再生性
    D. 再造性
12.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满分:2)
    A. 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 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 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13.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          (满分:2)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与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分析与综合
14.(    )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中锻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指导意义。          (满分:2)
    A. 数学思想
    B. 数学方法
    C. 数学概念
    D. 数学推理
15.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          (满分:2)
    A.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
    B. 课程内容范围应有所扩展,选择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C. 将现代数学中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引入数学课程之中
    D.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抽象内容为主体
二、多选题:
1.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教学方法,其原则是          (满分:3)
    A. 小步子原则
    B. 操作反应原则
    C. 及时反馈原则
    D. 自定步调原则
2.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包括          (满分:3)
    A.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B. 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C. 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D. 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3.学习过程的网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闻见、感知阶段
    B. 理解、加工阶段
    C. 熟练、巩固阶段
    D. 应用、实践阶段
4.数学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满分:3)
    A. 综合法和分析法
    B. 直接证法与间接证法
    C. 类比法
    D. 数学归纳法
5.发散思维的特征有          (满分:3)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创性
    D. 逻辑性
6.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技能培养和训练          (满分:3)
    A. 对练习要加强指导,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B. 外部操作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觉结合,并促进其转化。
    C. 加大练习时间和次数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促进内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7.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分有          (满分:3)
    A. 教师和学生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材料
    D. 教学模型与方法
8.如何正确进行概念的教学          (满分:3)
    A. 了解概念的体系,注意概念的引入
    B. 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C. 牢记概念的定义
    D. 重视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9.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有          (满分:3)
    A.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获得的知识,记忆牢固,易于检索,运用灵活。
    B. 发现法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学生必须有高级的心理活动介入。
    C. 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启示性材料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D. 根据分支式程序所提供的补充的材料,及时纠正错误。这样就有利于减少学习中的错误率,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10.学习过程的环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定向环节
    B. 行动环节
    C. 认知环节
    D. 反馈环节
1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满分:3)
    A. 对于数学概念的阐述,注意从实例引入。
    B. 对于一般性的数学规律,注意从特例引入
    C. 注意运用有关的理论,解释具体的现象,解决具体的问题。
    D. 注意具体素材的应用
1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3)
    A. 教学要求应恰当、明确。
    B. 教学中要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C. 教学中注意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讲解数学知识,
    D.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所涉及的问题不宜太难,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
13.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有          (满分:3)
    A. 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学习者对某个情境所作的反应
    B. 学习是在尝试与错误中进行的,在重复的尝试中,错误反应逐渐摒除,正确反应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获得成功。
    C. 人类学习虽与动物的学习有别的,人类的学习在尝试过程中是有意识地分析与选择,
    D. 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14.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          (满分:3)
    A. 数学教学论
    B. 数学学习论
    C. 数学方法论
    D. 数学课程论
15.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满分:3)
    A. 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B.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C. 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
    D. 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决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三、判断题:
1.数学抽象性的逐级抽象 , 导致了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形式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不完全归纳法不是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因此不提倡使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在教学方法中,讨论、问答不属于探索活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手段可以是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课堂活动、实验、定向观察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为演绎准备条件; 归纳以演绎为指导, 演绎给归纳提供理论根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对数学学习才有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培养运算能力主要靠代数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靠平面几何教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思维要依靠感性认识,因此思维具有直接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最优的教学方法应有两条标准——最大可能的效果和定额的时间消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数学的学习,即是数学知识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6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