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6-7-20 20:31:28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一一、判断题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1、事物的文化内涵,指的是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2、华夏集团主要包括黄帝和炎帝两大氏族集团。()3、以下这段话出自《荀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4、刚健有为是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5、汉代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高度发展的时期。它集历代行政法之大成,对行政法典法规的制定更为系统化、规范化。()6、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二是宾射;三是燕射;四是乡射。()7、经过先秦的沉淀,在汉代经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化谱系的初步确立,也意味着知识分子和统治集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达成共识,它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沉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末帝制的结束。()8、在宗法制度中,族长是世袭的。()9、汉代之后,一些强大的宗族常常会形成一种势力,他们把持地方,操纵官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门阀。()10、星占的基础,首先是对天上的星官进行划分,然后再与地面上的事物相联系。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域相比拟,就形成了星次分野理论。()11、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全国分为10郡。()12、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季节更替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将一周岁所划分成的若干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变化的标志。()13、小米是“五谷”之长。()14、古代的人从不吃狗肉。()15、佩芳,就是在身上佩带各种香花、香草或香袋。()16、风水之学,是关于古代建筑中讲究阴阳五行的学问。()17、“大功”一般是服丧三年。()18、镜子破碎或丢失,是祸祟将至之兆。()19、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在于:小乘佛教讲求通过自身的修炼来使个人成佛,让自己达到智慧和觉悟的境界;大乘佛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虚幻的空的、非真实的存在,而人必须求得精神上的解脱。()20、中国礼乐精神的实质,是建立起“和同”又“别异”的理想文化形态,通过规范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共处。()21、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是良渚文化。()22、夏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启。()23、这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老子说的。()24、“德”、“能”虽常常“相提”,但却不是“并论”的。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德”常处于主要的或主导的地位,即所谓“重德”。()25、作为道家强调的人格境界,“真”与“假”相对。()26、明清的法律,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特点。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27、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与西周的“士”主要指武士含义有所不同。()28、孔子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29、古文经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30、在古代,“宗”的本义指的是宗庙。()31、隋唐出现了门阀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郡望、谱谍、宗祠大受重视。()32、古代纪年法中的“岁星”,指的是月亮。()33、“九州”是学者们对当时领土的一种地理区域的划分,不是夏商周曾实行过的行政区划。()34、在衣着服饰中,“绅”指的是大带结住后余下下垂的部分。()35、武庙是祭祀玉皇大帝的。()36、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原来是明清故宫,也就是紫禁城。()37、中国传统的埋葬方式是土葬。()38、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宗教都影响了多种文化形态。()39、佛教教义中的“四念处观”,是苦的根源,行苦、受苦、苦苦是苦的种类,这四者既是苦的原因,也是苦的结果。()40、道教的“醮”分为清事清醮、浊事幽醮。()4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现象。()42、夏的祖先是周公。()43、隋朝结束了三百年的南北分裂,重建了统一的国家。()44、成吉思汗称大汗,以燕京为中都,1271年改国号为元。()45、商代的法律是《九章律》。()46、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中华民国,对中国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7、明代制定了卫所制度。()48、灾礼是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失和饥馑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措施。()49、礼度是对礼的本义的阐述,包括礼的来源、原则、内涵等从理论的角度的概括。()50、“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二、单选题1、“文化”的“文”的本义是()。A 语言文字    B 文学    C 文艺    D 花纹2、所谓“天人合一”,即把天地人看成同类而能进行互补,相参相用,如()中的“制天命而用之”说。A 《老子》    B 《论语》    C 《孟子》    D 《荀子》3、各种不同的事物相互配合,而达到平衡,叫做()。A 仁   B 义    C 和    D 信4、“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管户口赋税的是()部。A 户   B 礼    C 吏    D 工5、()称帝后,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A 刘邦    B 曹操    C 曹丕   D 刘秀6、古代的冠礼,在男子()岁时举行。A 12    B 15    C 18    D 207、天是一个没有形质、没有颜色的广袤空间,在人眼中之所以显示蓝色,是由于太过遥远而造成的错觉,就像我们看远山是青色的,深谷是黑色的一样。这说的是古代哪一种宇宙学说?()A 衡天说    B 盖天说    C 浑天说    D 宣夜说8、魏晋南北朝时()提出了“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要素。A 司马迁    B 裴秀    C 沈括    D 顾炎武9、《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A 王维    B 李白    C 陆羽    D 皎然10、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因注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A 华严宗    B 天台宗    C 净土宗    D 律宗11、黄帝三战打败(),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A 炎帝    B 蚩尤    C 尧    D 舜12、“敬鬼神而远之”出自()。A 《论语》    B 《孟子》    C 《荀子》    D 《列子》13、清朝()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14、汉代的()是由公卿及郡国守相根据考察,以向朝廷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A 举荐    B 射策    C 贡生    D 察举15、唐代科举中的()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A 诗赋    B 墨义    C 帖经   D 口试16、建国以社稷为先,社是(),稷是谷神。A 天神    B 地神    C 云雨神    D 土神17、宋代的程朱理学建立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A 天道    B 天理    C 天性    D 自然18、二十四节气中的“宵中”是()。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19、行政区划中的行省制,开始于()。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20、古代乘车,一般一车()人。A 1    B 2    C 3    D 421、在(),丝绸之路被打通了。A 秦   B 汉    C 周    D 魏晋    22、()提出了“心斋”、“坐忘”等理论,要求忘掉人己、物我等一切区别对待,停止一切身心活动,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地。A 老子    B 庄子    C 列子    D 墨子23、元代推行()。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24、为了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除修宗谱外,历代还建()。A 寺   B 庙    C 墓    D 宗祠25、农历分大月小月,大月30天,小月()天。A 28    B 29    C 30    D 31三、多选题1、隋唐时期的()和(),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A 《九章律》    B 《唐律》C 《唐律疏议》    D 《大清律例》    E 《大明律例》2、以下哪些祭祀典礼,属于吉礼?()A 天神    B地祇    C 人鬼    D 军事    E 房屋3、道教的内丹学说,以()为“三宝”。A 精    B 神    C 气    D 血    E 水4、宋代是经学的新变期。这一新变的形成的三个原因,分别是()。A 今古文经学的融合B学者发现了经学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C佛教和道教的兴盛D宋儒担负家国责任的意识、文化使命感更强E 孔颖达等人组织撰写的《五经正义》5、以下在秋天的节日有()A 上巳    B 七夕    C 中元    D 重阳    E 腊八6、下面是丧礼仪式的是()。A 小殓    B大殓    C献孝    D献香    E 大功7、下面是地理学家的是()。A 裴秀    B 顾炎武    C 顾祖禹    D 徐霞客    E 郦道元8、道家的“三清”是()。A 太上老君    B 元始天尊    C 灵宝天尊    D 道德天尊E 释迦摩尼9、古代的调味品主要有()。A 醯    B梅    C姜    D豉    E 盐10、汉代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在地方,一次在边疆或京师,分别是()。A 府兵    B 常兵    C 募兵    D 正卒    E 戍卒11、汉代的两大史学名著,分别为()。A 《汉书》    B 《后汉书》    C 《前汉书》   D 《尚书》    E 《史记》12、古人以()为三牲。A 牛    B 羊    C 豕    D 狗    E 猪13、“婚姻”的含义有()。A 男女结为夫妻B 嫁娶    C 亲家    D 婚礼    E 回门四、名词解释1. 以人为本2. 腊八节3. 文化4. 郡县制5. 北斗七星五、简答题1、什么是“三公九卿”制?2. 以“吉礼”的“五礼”,这五种礼制的内容是什么?3、简述“十三经”。4. 简述“冠礼”。5、佛教说的“四谛”是什么? 六、论述1怎样理解“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2.论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3.论述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二一、判断题1、广义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元谋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石器,并学会了用火。()3、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4、《周易》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5、明清在中央设廷尉、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6、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头名是状元。()7、礼仪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8、孔子制礼作乐,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9、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10、顾炎武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11、“宗子”与“族长”是同一概念。()12、九族中,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云孙。()13、仁爱是宗法制度的基础。()14、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15、行政区划指的是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16、“婚姻”本义,即男女于黄昏之时相亲相爱也。()17、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18、道教的“性命双修”理论是以仙合道思想的体现。()19、实现文化自觉要将“科学”作为惟一标准。()20、腊八是由节气演变而来的节日。()21、当前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就应当按照文化的发展特点,以传统文化为积淀,以面向未来为方向,以引领风气为要求,以雅俗共赏为特征。()22、中国文化从形成之初到明清,一直以农业、养殖业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23、道教认为先天之气不用肺呼吸,后天之气则用肺呼吸。()24、南北朝时期,道教所应具备的全部形态、仪式、组织、经典和教义,已经得到了全面地发展。()25、佛教所说的“涅槃清静”,是天地万物都不是以常态形式存在的。()26、释迦牟尼大致与中国的秦始皇同时。()27、宗教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28、鸱鸮被古人称为祥瑞之鸟。()29、麻姑节是纪念佛祖释迦摩尼诞辰的节日,这一天的活动主要有浴佛和放生。()30、唐阎立本所画《步辇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最早的皇帝乘坐的步辇形象。()31、族长一般要求年辈较高,年岁较大,且有良好的品德和威信者。()32、今古文经学,是由于传授系统的不同,形成很多流派。()3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的朱熹说的。()34、军队刑赏的依据是军法。()35、三国时出现世兵制。()36、汉代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37、儒家“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38、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39、周武王联合众诸侯一举灭商,都镐京,史称东周。()40、秦朝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兼理监察事务,御史大夫负责全国军事事务。()41、在文化的轴心时代,一种思想体系要想发挥重大的影响:一是这种思想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具有实践性。二是这种思想体系要重视传承性,即后学有人。()42、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43、古代每一宗族在不断分大宗、小宗的同时,又依世辈区分昭、穆,即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按照世辈,依一昭一穆的顺序进行排列。44、古书中提到“狗屠”的地方比屠羊、屠牛等多得多。()45、“安史之乱”后,有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46、小乘佛法主要分成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大系统,他们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大乘。()47、八苦是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再加上五蕴之苦。()48、唐代道教学说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内丹学说的形成。()49、超乘,为了表示对车所路过处主人的敬意,车上站在左右两侧的人在车行进时跳下,随后又跳上去()50、儒家将仁与道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二、单选题1、宋明理学中的佛教思想,主要是()的心性理论。A 印度佛教    B 南北朝佛教 C 隋唐佛教    D 五代佛教2、佛教认为人世间是由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组成的,三际又是由()个因缘所体现的。A 4    B 6    C 8    D 123、五服中的“缌麻”一般为()个月。A 1    B 2    C 3    D 64、()是在血缘氏族内部排除了父母辈和子女间的婚配,只允许同辈男女间互相占有的婚姻形式。A族内婚    B群婚    C对偶婚    D收继婚5、依次说出“六礼”。()A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B纳采、纳吉、问名、纳征、请期、亲迎C纳采、纳吉、纳征、问名、请期、亲迎D纳吉、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6、先秦到(),是道教萌芽和积累的时期。A 西汉中叶    B 东汉中叶    C 魏晋    D 隋唐7、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A 仁义    B 忠孝   C 外王    D 修养8、()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9、“封禅”是在()的祭祀。A 泰山    B 长安    C 华山   D 洛阳10、()因在天空中看起来是恒定不动的,所以被视为中宫之首,被当作众星的帝王。A 太阳    B 金星    C 木星   D 北极星11、文化的“化”的本义是()。A 化学    B 分化    C 造化    D 改易12、“民为贵,君为轻”是()的观点。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13、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A 仁   B 义   C 礼    D 智14、()是道教里方术最有价值的部分。A 卜术    B 相术    C 医术    D 命术15、大乘佛教讲的是对佛法的传播和对佛法的体认,在自己修炼的同时渡化别人成佛;而小乘佛教讲的是()。A 自我修养    B 普度众生    C 羽化成仙    D 长生不老16、明确提出 “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A 老子    B 庄子    C 管仲    D 李斯17、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的品格。A 道   B 理    C 真    D 德18、女子在()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A 12    B 15    C 18    D 2019、夫之妹为()。A 小妹    B 小姊    C 小姑    D 妯娌20、()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A 帝王年号    B 岁星    C 天干    D 地支21、以下祭祀社稷的礼中,哪一种最隆重?()A 太牢    B 少牢    C 大功    D 小功22、()即是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A穿斗式    B干栏式    C井干式    D抬梁式23、()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A纳采    B问名    C纳吉    D纳征 24、重阳节在()。A 三月三    B 五月五    C 九月九    D 十二月十二25、佛教中的智是(),觉是觉悟。A 智商    B 智慧    C 知识    D 聪明三、多选题1、与中国文化发祥有关的河流有()。A 黄河    B长江    C 汉水    D 淮河    E 洛水2、《孟子•尽心》说:“诸侯之宝三,()。”A 土地    B 人民    C 帝王    D 政事    E 官吏3、礼学分成()层面。A 礼仪    B 礼义    C 礼制    D 礼度    E 礼运4、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A 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 兄为弟纲D子为父纲    E 夫为妇纲5、二十八宿分成了东南西北四宫,分别是()。A 中宫凤凰    B 东方苍龙    C 南宫朱鸟D 西宫白虎    E 北宫玄武6、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有()。A 文化事象    B文化内涵C文化现象   D文化传统    E 传统文化7、地方官制有()。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督抚制    E 联邦制8、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分别是()。A 今古文经学的融合B经学玄理化C《十三经》定型D在疑经中改经E 《五经正义》的刊行9、实行宗法制的朝代有()。A 商    B周    C 明    D清    E 元10、元朝把人民分为四等,分别是()。A 蒙古人    B 金人    C 色目人    D 汉人    E 南人11、诸法三分,主要是讲法由()组成。A 用    B体   C相   D觉    E 智12、《禹贡》将全国划分为九州,下列是九州的是()。A 冀州    B 兖州    C 苏州    D 扬州    E 荆州四、名词解释1. 九品中正制2. 中秋节3. 浑天说4. 察举制5. 天人感应五、简答题1、简述“五谷”。2. 唐代诗歌文学创作与科举考试有什么关系?3、宗法制的特点?4. 丧服制度中的“五服”分别是?5. 简述四合院的形制。六、论述1.试论述中国文化的当代重构。2.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人精神中的刚健有为与安然处世。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