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6秋《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在线作业
华师16秋《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在线作业转载注明 无忧答案网
一、单选题:
1.地理信息系统(GIS)直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 (满分:2)
A. 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
B. 计算更为精准
C. 评价过程和规划过程的“可视化”
D. 动态规划功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的时限一般是( )。 (满分:2)
A. 二至三年
B. 三至五年
C. 五年或十年
D. 十年或二十年
3.关于植物蒸腾的叙述, 错误的是( )。 (满分:2)
A. 植物蒸腾可以降低体温
B. 蒸腾作用使榕于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植株各部分
C. 蒸腾速度在一定限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 植物叶面角质层厚度与气孔大小及数量, 影响蒸腾速度
4.下列说明土地资源的整体性的是( )。 (满分:2)
A. 采伐山地的森林, 不仅直接改变林木和植物的状况, 同时也引起土壤和径流的变化
B. 在合理利用条件下, 土地的植物生产力可以自我恢复
C. 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用途广泛, 既可种农作物, 又可植树造林
D. 土地利用促进或影响社会发展
5.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满分:2)
A. 面积的有限性
B.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C.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 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D. 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6.下列应列入农业用地的是( )。 (满分:2)
A. 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B. 已列入生态建设规划的造林地
C. 天然草地
D. 未成林造林地
7.下列没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 )。 (满分:2)
A.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
B. 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C.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D. 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8.风沙地的特点是( )。 (满分:2)
A. 类型复杂
B. 植物种类多
C. 漏水漏肥
D. 地块小
9.灌排渠系中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称为( )。 (满分:2)
A. 干渠
B. 支渠
C. 斗渠
D. 农渠
10.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满分:2)
A. 连续性
B. 面积的有限性
C. 整体性
D. 多用途性
11.关于土壤蒸发, 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在土壤蒸发的第三阶段, 防止蒸发的措施是松土, 以切断土壤毛细管
B. 在第一蒸发阶段, 壤质土壤丢失的深层水分比砂质土壤多
C. 土壤表层形成干捆层, 加快了蒸发
D. 有植物覆盖的土表, 总散失水量少于裸地
12.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 )。 (满分:2)
A.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冬季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最高
D. 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 到达水平面的直接辐射最小
13.按照八大类土地利用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属于耕地的是( )。 (满分:2)
A. 果园
B. 林地
C. 迹地
D. 望天田
14.基本农田是( )。 (满分:2)
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B. 高产稳产田
C. 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
D. 包括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15.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核心是( )。 (满分:2)
A. 土地评价
B. 经济分析
C. 社会分析
D. 环境分析
二、多选题: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的供需分析包括( )。 (满分:4)
A.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B. 土地需求预测
C. 土地供给分析
D.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2.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收集的资料包括( )。 (满分:4)
A. 居住资料
B. 县域基础资料
C.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D. 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3.山区土地治理工程措施有( )。 (满分:4)
A. 植树造林
B. 修梯田
C. 修地坝
D. 修水坝
4.节水灌溉技术包括( )。 (满分:4)
A. 喷灌
B. 微灌
C. 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
D. 减少灌溉
5.根据范围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 (满分:4)
A.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B.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C. 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
D. 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6.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 ) (满分:4)
A. 地形图法
B. 断面法
C. 系数法
D. 综合预测法
7.土地质量评价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 ) (满分:4)
A. 土地适宜性评价
B.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C. 土地经济评价
D.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 ) (满分:4)
A.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B. 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C. 土地利用的长期发展
D. 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9.下列哪些是土地的功能。( ) (满分:4)
A. 养育功能
B. 承载功能
C. 仓储功能
D. 景观功能
10.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规划应该( )。 (满分:4)
A. 以农田为主
B. 山水田综合治理
C. 考虑立体农业开发
D. 以林为主,发展多种经营
三、判断题:
1.建筑容积率是指居住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自留地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土地垦殖率是指一定区域内农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满分:2)
A. 错误
奥鹏华师16秋满分答案下载请进 无忧答案网
B. 正确
5.土地分类体系是指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选择一些土地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按照相似性或共同性将土地划分为一个个性质相对均一的单元,即是土地规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土地利用现状述评是指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地面具有一定的温度,它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能,称为大气辐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降水距平是指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差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地球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它日夜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利用条件变坏,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致完全丧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居民点是指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制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用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土地资源是指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水量的年际与年内分布的均匀程度,称为水资源变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无忧答案网 回复帖子下载答案附件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