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16秋《农业系统工程》离线作业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系统工程作业题(一)
一、概念(10分,每题2分)
1、农业系统工程;
2、系统分析;
3、环境辩识;
4、系统诊断;
5系统模拟。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 简述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
2、系统工程方法与传统工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农业系统的特点。
4、简述系统诊断的步骤。
5、简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6、简述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是:“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 )和(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某种( )的( ),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农业系统环境包括( )( )。
3、农业系统模型建模工作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即( )、 ( )、( )
4、多目标的特点有( )、 ( )、( )。
5、逻辑与记作( )、逻辑非记作( )、逻辑或记作( )。
6、设A为任意有限集合,则包含空集和A在内的全部子集族称作集合A的( ),记为( )。
7、划分加细分两种情况,一是( ),二是( )。
8、预测一般分为( )预测和( )预测。
9、可行性研究工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 )、( )、( )。
四、计算题(20分)
1、已知A={1,2,3},R为定义在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集,R={(a,b)│a,b∈A∧a≤b},要求画出A上的全关系图和R关系图。(10分)
2、已知 ,求 并计算C·I、C·R。(已知R·I=0.58)。(10分)
五、论述题(15分)
针对 “非典”的流行、松花江的断流等问题,试用系统的观点与思想论述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环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农业系统工程作业题(二)
一、概念(10分,每题2分)
1、系统的定义
2、农业系统
3、农业系统工程
4、系统评价
5、预测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系统工程方法与传统工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农业系统工程的特点。
3、简述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有那些?
4、简述农业系统控制的特点。
5、简述系统诊断的步骤。
6、简述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 )、( )、( )、( )、( )、( )。
2、农业系统环境包括( )、( )。
3、农业系统模型建模工作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即( )、 ( )、( )。
4、多目标的特点有( )、 ( )、( )。
5、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种表达方式,即( )、 ( )、( )。
6、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 );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叫( );由论域全体元素组成的集合叫( )。
7、设A为任意有限集合,则包含空集和A在内的全部子集族称作集合A的( ),记为( )。
8、环境系统除具有系统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即( )、( )、( )。
四、计算题(20分)
1、已知A={a1,a2,a3},B={b1,b2,b3},要求画出A×B的全关系图。(5分)
2、已知模糊相似关系矩阵 如下,
,求 。(5分)
3、某乡镇1987年3季度至1990年2季度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若已求得趋势变动模型如下:f(12+t)=3513.375+10508t,试按乘法型季节模型的计算方法一来预测该乡镇1990年3季度至1991年2季度的用电量。(10分)
某乡镇1987年3季度至1990年2季度用电量(万度)情况表年·季度 87.3 87.4 88.1 88.2 88.3 88.4 89.1 89.2 89.3 89.4 90.1 90.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用电量 2522 2899 3067 2590 2478 3076 3372 2894 2868 3388 3895 3282
五、论述题(15分)
列举古代与近(现)代国内外系统工程的典型范例,说明并论述系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系统工程作业题(三)
一、概念(10分,每题2分)
1、系统工程;
2、结构模型;
3、动态模拟法;
4、系统模型;
5系统控制。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简述系统的特征。
2、简述模型研究的优点。
3、简述环境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4、简述农业系统的特点。
5、简述预测的基本原理。
6、简述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可概括归纳为:( )、( )、( )和( )。
2、开展综合研究应明确的关系有:( )、( )、( )。
3、系统综合可细分为( )和( ),其中( )侧重于将现有科技成果加以有机的组装,形成不同的系统开发方案的过程。而( )侧重于对工程开发价值的评定,以便把握机会对付竞争。
4、模糊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 )、( )、( )和( )。
5、一般而言,系统控制可分为( )和( )。它的三要素分别为( )、( )、( )。它的基本原理是( )。
6、经常用到的序集有( )、( )、( )和( )。
四、计算题(20分)
1、已知A={a1,a2},B={b1,b2,b3},求A到B的直积集。(5分)
2、某地区决定兴修五项水利工程,每项工程的计划投资(成本)见下表。请评价工程和建设投资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已知功能评价系数分别为0.15,0.20,0.35,0.10,0.20)(15分)
工程投资表
投资及成本系数
工程代号 计划投资(万元)Ci 成本系数Ui
P1
P2
P3
P4
P5 10
25
40
10
15 0.10
0.25
0.40
0.10
0.15
合计 100 1.00
五、论述题(15分)
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对系统工程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内涵和侧重点。
农业系统工程作业题(四)
一、概念(10分,每题2分)
1、划分;
2、图解模型;
3、静态模拟法;
4、马尔柯夫链;
5聚类分析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2、 简述系统工程方法与传统工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模型应具备那些特点?
3、简述投资效果评价的四个主要指标。
4、简述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
5、简述系统的分类。
6、在面对具体对象时,确定预测方法应考虑那些问题?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 )是系统有序运行的目的指向,也是优化系统结构的基本依据。
2、逻辑思维过程总体设计是( )的具体化,它是根据( )和( )全面构思行动方案,使目标达成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3、条件语句是表示逻辑变量之间、或等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表达形式,分为( )和( )。
4、集合一般有三种表达方式即:( )、( )、( )。
5、模糊集合的重要工作就是计算隶属度。其计算方法主要有( )、( )和( )。
6、聚类分析的目的是把研究对象的组成单元分成若干个等价类,而任何一个等价类都满足三个性质,即( )、( )、( )。
7、所谓环境辨识,是指采用( )和( )相结合的方法,对( )的构成、数量和空间分布、开发利用状况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进而明确环境的( )和( ),为系统( )、( )提供科学依据。
8、德尔菲法的特点是( )、( )和( )。
四、计算题(20分)
1、已知X=Y={-∞<x, y<∞},求直积集。(5分)
2、已知奥帕克-2玉米杂交种和普通玉米杂交种赖氨酸含量数据见下表。其中代号1至12为奥帕克-2玉米杂交种,13与14为普通玉米杂交种。试用重心法进行分类。(15分)
玉米杂交种的赖氨酸含量数据表
玉米品种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赖氨酸/全籽粒(%) 0.37 0.38 0.43 0.33 0.42 0.39 0.42 0.36 0.40 0.35 0.45 0.40 0.28 0.26
赖氨酸/百克蛋白质 3.88 0.4 0.35 0.45 0.4 0.28 0.26 4.73 5.1 4.52 5.05 4.36 2.7 3.06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有关事例,论述系统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农业系统工程作业题(五)
一、概念(10分,每题2分)
1、聚类准则;
2、数学模型;
3、系统综合;
4、系统诊断;
5、系统的环境。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2、简述多目标的三个特点。
3、简述农业系统模型的一般建模步骤。
4、在逻辑思维过程总体设计方法中,设计系统目标是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5、概括来讲,系统工程有哪些基本方法?
6、简述农业系统工程的特点;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在数学描述式中,万有量词表示为( ),存在量词表示为( )。
2、模糊集合三个基本要素为( )、( )、( )。
3、模拟的方法有两种即:( )和( )。
4、系统结构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即:( )和( )。
5、统筹兼顾解优化排序有两条标准,即:( )和( )。
6、层次单排序中计算 的方法有( )、( )和( )。
7、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有( )、( )、( )和( );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 )、( )、( )和( )。
8、预测的基本原理有可知性、可能性、( )、( )和( )。
四、计算题(20分)
1、已知模糊邻接矩阵A= 求它的模糊可达矩阵M 。(10分)
2、对某一农业问题,16位专家最后预测的结果分别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35,1.38,1.40,1.40,1.40,1.45,1.47,1.50,1.50,1.50,1.50,1.53,1.55,1.60,1.60,1.65。分析16位专家的预测值,预测区间及在该区间的概率。(5分)
3、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含有三个问题、且没有回路的因果关系图,求其可达矩阵。(5分)
无回路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有关资料,请详细论述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