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北京16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2
石油北京16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2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发展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不宜于作为民族问题解决的指针
B. 切实抓好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C. 国家应大力帮助民族地区发展,让少数民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繁荣进步
D. 民族地区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型产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2.我国已废除了民族压迫歧视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并力求加以保障。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事业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存在,实际生活中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还不健全,社会生活领域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时还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这表明了( )。 (满分:2)
A. 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B. 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C. 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D. 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
3.我国各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的,但这是相对的、不完善的,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这表明了( )。 (满分:2)
A. 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B. 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C. 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D. 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领导大沽口战役胜利的蒙古族将领是( )。 (满分:2)
A. 裕谦
B. 僧格林沁
C. 马本斋
D. 僧一行
5.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满分:2)
A. 广西
B. 西藏
C. 新疆
D. 云南
6.在我国,中华民族意识和观念深入各民族群众心中。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共生共荣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念深入人心。但民族问题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 )。 (满分:2)
A. 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地位不平等
B. 民族间的阶级对立
C. 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矛盾
D.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7.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自然原因和民族原因
B. 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C. 自然原因和阶级原因
D. 民族原因和社会原因
8.民族关系的焦点是( )。 (满分:2)
A. 民族利益
B. 民族权利
C. 民族发展
D. 民族融合
9.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据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这说明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大杂居
B.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 混居
D. 游动居住
10.我国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食物,比如维吾尔族的( )。 (满分:2)
A. 泡菜
B. 烤羊肉串
C. 竹筒饭
D. 手扒羊肉
11.我国农学史上重要著作《农桑衣食撮要》一书的作者是维吾尔族著名学者( )。 (满分:2)
A. 鲁明善
B. 札马鲁丁
C. 明安图
D. 忽思慧
12.我国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是( )。 (满分:2)
A. 云南
B. 四川
C. 湖南
D. 朝鲜
13.被誉为“百宝丹”的云南白药的发明者是( )。 (满分:2)
A. 曲焕章
B. 札马鲁丁
C. 明安图
D. 忽思慧
14.民族关系的主题是( )。 (满分:2)
A. 民族利益
B. 民族权利
C. 民族发展
D. 民族融合
15.我国已经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已建设成了一个民族平等友爱、团结合作的大家庭。但是,这些都具有时代和程度的相对性,民族间不团结的因素还存在。这句话表明了( )。 (满分:2)
A. 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B. 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C. 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D. 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
16.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但也存在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活动,对国家的统一造成威胁。这表明( )。 (满分:2)
A. 在少数民族地区阶级斗争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B. 用阶级斗争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我国目前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办法
C. 反对民族分裂活动是我国目前的中心任务
D. 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17.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 )。 (满分:2)
A. 语言不同
B. 风俗习惯不同
C. 生活条件不同
D. 民族差异
18.据统计,全国还有约20个民族、390万人口,分布在77个民族县,属于特困少数民族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必会使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心理不平稳,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经济问题就有可能演化成政治问题。这表明( )。 (满分:2)
A.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是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B. 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有利于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C.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D.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是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19.我国第一部饮食卫生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的作者是( )。 (满分:2)
A. 鲁明善
B. 札马鲁丁
C. 明安图
D. 忽思慧
20.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指责俄在车臣的军事行动违反人权,他们与俄之间的外交争执因此不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实质是( )。 (满分:2)
A. 西方国家十分关心俄罗斯的民族问题
B. 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C.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 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21.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 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C. 增强民族团结
D. 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
22.下列关于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民族差异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缩小
B. 缩小民族差异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加强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C. 民族差异是基于民族特点、因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民族间的差别
D. 民族特点是指民族实体的自身特征
23.《台湾1895》在中央一台播出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称为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反映了( )。 (满分:2)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 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C. 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 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24.电影《红河谷》反映的主要人物是( )。 (满分:2)
A. 藏族公主
B. 苗族公主
C. 壮族公主
D. 回族公主
25.在我国,汉族人口较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 (满分:2)
A. 8.49%
B. 8.41%
C. 7.33%
D. 9.44%
26.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 )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满分:2)
A. 1.9万
B. 1.8万
C. 1.6万
D. 1.5万
27.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特殊的取水灌溉方式的民族是( )。 (满分:2)
A. 维吾尔族
B. 哈萨克族
C. 鄂温克族
D. 达斡尔族
28.下列不属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 (满分:2)
A. 民族利益
B. 民族权利
C. 民族融合
D. 民族发展
29.“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满分:2)
A. 处理好了民族关系问题,所有问题也就处理好了
B. 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安全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C. 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 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强民族团结
30.随着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以“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为首、具有强烈暴力色彩和恐怖主义性质的各种“东突”组织是从境外指挥、煽动境内组织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这主要说明( )。 (满分:2)
A.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B. 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我国的专政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D. 国家有义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多选题:
1.民族关系的宏观影响因素包括( )。 (满分:3)
A. 民族自身因素
B. 社会因素
C. 自然因素
D. 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E. 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2.我国能够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因为( )。 (满分:3)
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C.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D.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E.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 (满分:3)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竞争机制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与协作、互助的协调,促进民族关系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民族间的矛盾冲突尖锐化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可能引起民族之间的战争
4.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孕育和传承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这些原生状态的文化资源禀赋,既有气候、地理以及生物多样性造就的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又有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极具审美价值的民族文化。现在,当地政府正把开发文化产业作为经济重要增长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 )。 (满分:3)
A. 说明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B. 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C. 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D. 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结合起来
E. 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5.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的民族有( )。 (满分:3)
A. 哈萨克族
B. 蒙古族
C. 朝鲜族
D. 塔吉克族
E. 满族
三、判断题:
1.从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民族发展是民族关系的主题。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3.民族关系的性质是由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及阶级构成等方面的条件所决定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4.把不同民族单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5.民族关系反射和折射民族与社会、民族与自然的关系。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6.民族权利是民族关系的测量。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7.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民族问题,可以说是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8.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9.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的焦点。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0.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从性质上来说,已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2.民族关系是民族社会生活现实环境和条件的反射与折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3.民族关系既是历史环境及条件的产物和积淀,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实环境及条件的一种反映和折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4.民族是综合性的人们共同体。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5.解决好民族问题是我国边防巩固的必要条件。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6.民族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7.民族是一个现实存在。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8.我国的民族问题,当前更多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0.民族关系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之间的个体关系。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1.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2.民族问题只涉及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3.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4.从时间上看,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5.现阶段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表现,如“西藏独立问题”,“东突厥斯坦”的问题。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看看答案是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