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6-11-11 13:49:49

北京大学16秋 0208100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免费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鲁迅在1925的杂文《》中劝青年不要读中国书,说道:“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教材第一讲第一节)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填空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青年必读书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2.        现在一般年轻读者对郭沫若作品兴趣不大、评价不高,但学界、文学史对郭沫若评价很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教材第二讲第一节)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填空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两极阅读现象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3.        茅盾《子夜》的主人公、民族资本家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失败的英雄,茅盾虽然也写了他的反动性,但对他很赞赏。(教材第三讲第三节)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填空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林佩瑶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4.        老舍的《》写于1940年代中后期,小说围绕北京西城一条胡同里几户居民的命运的描写,展示了抗战时期各阶层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情感的变迁。(教材第四讲第一节)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填空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四世同堂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5.        陈白露是曹禺话剧《》的主人公,仇虎是曹禺话剧《》的主人公。(教材第五讲各处)(答案之间用分号隔开)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填空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日出|原野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6.        下面哪部作品不是沈从文所创作:( )(教材第六讲各处)
       
A. 《边城》
B. 《肥皂》
C. 《雨后》
D. 《萧萧》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7.        张爱玲的小说( )表现了主人公曹七巧被金钱买断婚姻的不幸和后来更因金钱而被扭曲的亲情,艺术上深刻而丰厚。(教材第七讲第一节)
       
A. 《金锁记》
B. 《倾城之恋》
C. 《茉莉香片》
D. 《花凋》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8.        下面诗歌都为“九叶诗人”创作,其中哪首作者为郑敏?( )(教材第八讲第二节)
       
A. 《手掌》
B. 《复活的土地》
C. 《金黄的稻束》
D. 《时间与旗》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9.        早在1921年,( )就发表了《美文》,介绍并提倡“记述的”、“艺术性的”散文。(教材第九讲第一节)
       
A. 梁启超
B. 鲁迅
C. 周作人
D. 林语堂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10.        何其芳的散文集( )因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制作,被授予《大公报》文艺奖金。(教材第九讲第四节)
       
A. 《湘行散记》
B. 《流言》
C. 《雨天的书》
D. 《画梦录》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单选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三、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1.        《呐喊》《彷徨》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试通过简述其所包蕴的主题,分析这两部小说 为何能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教材第一讲第四节,视频教学课件03)
       

《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当时进步刊物《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催促下从事小说创作的,"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由于当时的革命情绪高涨,所以鲁迅在《呐喊》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希望,使作品尽量闪现出亮色.而且你看他这部小说集的名字《呐喊》,就是很有气势的了.还有《呐喊》中大都以反封建为主.

《彷徨》写于1924年--1925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退潮之后,当时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复古势力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疯狂的反扑,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有右翼开始分化出去,中间派处于动摇彷徨的状态.比起《呐喊》,《彷徨》更多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题材.指出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是正直的,却又是软弱的;他们充满理想,却又缺乏毅力.他们曾经和封建势力战斗过,可是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处于苦闷之中,这是鲁迅在"五四"退潮后对知识分子出路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等问题的思考。
这两部小说集的异同点:
相同:1.创作目的相同(揭露国民性).
2.题材相同(知识分子.农民)
3.作者体现的思想主题(揭出病痛,引起疗救)和艺术创作的多样化.
不同:1.创作背景不同.
2.因为背景不同,创作心态不同,导致两部作品的思想特色不同.
3.较之《呐喊》,《彷徨》战斗意气冷了不少,减少了热情,但是技巧却稍微圆熟了,刻划也稍加深切.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问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当时进步刊物《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催促下从事小说创作的,"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由于当时的革命情绪高涨,所以鲁迅在《呐喊》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希望,使作品尽量闪现出亮色.而且你看他这部小说集的名字《呐喊》,就是很有气势的了.还有《呐喊》中大都以反封建为主.

《彷徨》写于1924年--1925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退潮之后,当时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复古势力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疯狂的反扑,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有右翼开始分化出去,中间派处于动摇彷徨的状态.比起《呐喊》,《彷徨》更多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题材.指出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是正直的,却又是软弱的;他们充满理想,却又缺乏毅力.他们曾经和封建势力战斗过,可是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处于苦闷之中,这是鲁迅在"五四"退潮后对知识分子出路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等问题的思考。
这两部小说集的异同点:
相同:1.创作目的相同(揭露国民性).
2.题材相同(知识分子.农民)
3.作者体现的思想主题(揭出病痛,引起疗救)和艺术创作的多样化.
不同:1.创作背景不同.
2.因为背景不同,创作心态不同,导致两部作品的思想特色不同.
3.较之《呐喊》,《彷徨》战斗意气冷了不少,减少了热情,但是技巧却稍微圆熟了,刻划也稍加深切.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12.        《子夜》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这部作品内涵丰富复杂,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成就。通过对教材第三讲的学习,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讨论《子夜》的艺术特点?(教材第三讲第三节)
       
《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发表于1933年,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是一部企图从正面展开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全貌并揭示出各个部分之间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作品。
  小说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等一系列具有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作品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有血有肉,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他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兼并工厂不择手段,镇压工人冷酷无情,是一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铁腕人物。作品通过吴荪甫的遭遇命运和最后不得不走向破产的结局的描写,说明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在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托派宣扬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子夜》的重大成就显示了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实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问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发表于1933年,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是一部企图从正面展开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全貌并揭示出各个部分之间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作品。
  小说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等一系列具有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作品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有血有肉,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他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兼并工厂不择手段,镇压工人冷酷无情,是一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铁腕人物。作品通过吴荪甫的遭遇命运和最后不得不走向破产的结局的描写,说明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在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托派宣扬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子夜》的重大成就显示了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实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四、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3.        “社会剖析派”(第三讲第一节)
       
社会剖析派是现代文学流派之一,最初是严家炎在1982年给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正式运用;它是指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出现的一个用科学的世界观剖析社会现实的一个小说流派。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简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社会剖析派是现代文学流派之一,最初是严家炎在1982年给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正式运用;它是指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出现的一个用科学的世界观剖析社会现实的一个小说流派。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14.        “京”“海”之争(第六讲第一节)
       
京海并非只是指北京与上海,指的是南北文坛。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简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京海并非只是指北京与上海,指的是南北文坛。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15.        “九叶诗派”(第八讲第二节)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简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五、简答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
16.        谈谈你对周作人散文中“涩”味的理解。(教材第九讲第一节)
       
为新文学的倡导者,周作人较早地对现代散文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关注,他认为现代散文应是“记叙的,是艺术性的”,而且是“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周作人的散文并不是一味的平淡,他的大部分散文都是貌似平淡,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却是忧愤抑郁。貌似平淡实则沉痛,这正是周作人惯有的笔法,也就是他散文的涩味。周作人散文的涩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词的涩。周作人将白话口语、文言古语和外来欧化语杂糅调和,既有明人小品的风格,又具西方随笔的笔调和日本俳句的风韵,追求一种简单味,而这简单味中又隐含着苦苦的涩味。
(2)心绪的“涩”。周作人的人生观之一就是顺从自然,天人合一。所以,在作品中极力地淡化情感色彩,把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我们熟悉的篇目《乌篷船》,作者似是在漫不经心地指点朋友如何游览他的故乡,实际要表达的是自我的处世态度:闲适和隐逸,一种消闲的人生观。周作人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这种淡淡的惆怅或落寞,这一方面是一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心态,另一方面是思想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矛盾所带来的苦涩。
(3)文章的“隔”。一般来说,作家写文章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要与读者产生沟通,产生一定的社会意义,这叫“不隔”,而周作人觉得写文章是在“自己的园地”里随意耕种。他的文章写的大多是草木虫鱼类的东西和日常生活的琐事,表面看来没什么意思,与读者自然产生一种“隔”,不易读懂。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一定人生经历和艺术品味的人,读不懂他的文章。
(4)选材与叙事角度简单。周作人散文的“涩”与他的选材与叙事角度的简单也有很大的关系。
周作人的散文看似平常,犹如一杯西湖龙井,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问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为新文学的倡导者,周作人较早地对现代散文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关注,他认为现代散文应是“记叙的,是艺术性的”,而且是“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周作人的散文并不是一味的平淡,他的大部分散文都是貌似平淡,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却是忧愤抑郁。貌似平淡实则沉痛,这正是周作人惯有的笔法,也就是他散文的涩味。周作人散文的涩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词的涩。周作人将白话口语、文言古语和外来欧化语杂糅调和,既有明人小品的风格,又具西方随笔的笔调和日本俳句的风韵,追求一种简单味,而这简单味中又隐含着苦苦的涩味。
(2)心绪的“涩”。周作人的人生观之一就是顺从自然,天人合一。所以,在作品中极力地淡化情感色彩,把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我们熟悉的篇目《乌篷船》,作者似是在漫不经心地指点朋友如何游览他的故乡,实际要表达的是自我的处世态度:闲适和隐逸,一种消闲的人生观。周作人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这种淡淡的惆怅或落寞,这一方面是一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心态,另一方面是思想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矛盾所带来的苦涩。
(3)文章的“隔”。一般来说,作家写文章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要与读者产生沟通,产生一定的社会意义,这叫“不隔”,而周作人觉得写文章是在“自己的园地”里随意耕种。他的文章写的大多是草木虫鱼类的东西和日常生活的琐事,表面看来没什么意思,与读者自然产生一种“隔”,不易读懂。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一定人生经历和艺术品味的人,读不懂他的文章。
(4)选材与叙事角度简单。周作人散文的“涩”与他的选材与叙事角度的简单也有很大的关系。
周作人的散文看似平常,犹如一杯西湖龙井,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大学16秋 0208100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免费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