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6秋作业考核答案
川农《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6秋作业考核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 )的重要依据。 (满分:2)
A. 建筑用地规模
B. 居民点用地规模
C. 城市用地规模
D. 非农业建设用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 )。 (满分:2)
A. 集镇
B. 乡(场)镇
C. 城市
D. 城镇
3.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 )。 (满分:2)
A. 工业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城市中心
D. 城市近郊区
4.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 )中的比重。 (满分:2)
A. 土地总面积
B. 森林蓄积量
C. 木材消费量
D. 已利用土地面积
5.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 )总量不减少。 (满分:2)
A. 耕地
B. 农用地
C. 建设用地
D. 未利用地
6.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 )作用。 (满分:2)
A. 反馈作用
B. 联系作用
C. 控制作用
D. 协调作用
7.编制和实施( )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 (满分:2)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C. 国土规划
D. 城市规划
8.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 )集中配置的场所。 (满分:2)
A. 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
B. 构筑物
C. 生产资料
D. 生产工具
9.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 )。 (满分:2)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土地估价
C.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D.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0.居民点规模具有( )和用地规模。 (满分:2)
A. 建筑规模
B. 人口规模
C. 居民点形态
D. 规划区规模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 )。 (满分:2)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50年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 )的问题。 (满分:2)
A. 用地规模
B. 用地布局
C. 用地规模和布局
D. 粮食问题
13.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与( )之比。 (满分:2)
A.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
B. 城市人口增长率
C. 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
D. 农业用地增长率
1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 )人民政府批准。 (满分:2)
A. 县级
B. 市级
C. 省级
D. 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
15.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 (满分:2)
A. 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B. 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C. 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
D.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
16.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 (满分:2)
A.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B. 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
C. 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
D. 气候和地形调查
17.土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着( )作用。 (满分:2)
A. 载体
B. 基地
C. 地基
D. 操作场所
18.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 )形成的重要因素。 (满分:2)
A. 土地利用类型
B. 土地价格
C. 土地区位
D. 土地用途
1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 (满分:2)
A. 高产田的85%以上
B. 耕地的80%以上
C. 农用地的75%以上
D. 管辖范围的70%以上
20.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 )向远郊区扩张。 (满分:2)
A. 住宅用地
B. 工业用地
C. 娱乐用地
D. 交通用地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耕作田块:以( )所围成的地段,是进行田间耕作、生产管理、轮作倒茬和平整土地的基本单位。 (满分:2)
A. 田间道路
B. 护田林带
C. 末级固定沟渠
D. 农村居民点
2.下列(? ?)不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满分:2)
A. 土地利用规划
B. 土地整理
C. 土地复垦
D. 土地开发
3.土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定区域,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动植物群、水文等自然因素及过去、现在人类活动成果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 )构成的垂直剖面。 (满分:2)
A. 大气层
B. 地表层
C. 地中层
D. 地下层
4.土地需求量预测:( )。 (满分:2)
A. 人口预测
B. 农用地需求量预测
C. 非农建设用地预测
D. 未利用地预测
5.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 )。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满分:2)
A. 开发
B. 利用
C. 保护
D. 整治
6.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面积确定方法:( )。 (满分:2)
A. 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法;
B. 人口预留法;
C. 综合平衡法
D. 上级指标限制法
7.居民点辐射规模: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取决于( ),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满分:2)
A. 经济实力
B. 产业特点
C. 政治实力
D. 文化实力
8.一般来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分别为( )。 (满分:2)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9.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 ?)。 (满分:2)
A. 总体因素
B. 区域因素
C. 个别因素
D. 其他因素
10.土地修编中要提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 (满分:2)
A. 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为出发点
B. 根据对规划期间各省(区、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科学预测
C. 研究如何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战略
D. 以及探讨和制定保障战略实现的关键措施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说明, 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目标的多维性, 规划的方案有一定的折衷性;由于各项因素都是在变化的,规划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是环境影响预测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灌排渠系中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称为斗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土地类型的形成,不但受大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还受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气温的日变化对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核心是经济分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昼夜温差比较大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应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由2-3 行树组成, 而且乔灌结合的林带结构为紧密结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四、简答题:【2道,总分:20分】
1.(共道试题,共。)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请输入最多字符 (满分:10)
2.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是什么?请输入最多字符 (满分:10)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