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首发东农16秋《经济法学(专)》在线作业
东农16秋《经济法学(专)》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比较科学的是( ) (满分:3)
A. 经济法应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指导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经济法规的总称
C. 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法的体系的构成要素是( ) (满分:3)
A. 法的部门
B. 法律规范性文件
C. 法学学科
D. 法律规范
3.经济法的概念首先在( )国流行开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新法律概念。 (满分:3)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4.“经济法”一词在学术上开始使用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哪个国家?( ) (满分:3)
A. 日本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5.公法、私法划分的概念是由古罗马哪个法学家首先提出的( ) (满分:3)
A. 盖尤斯
B. 乌尔比安
C. 查士丁尼
D. 赛尔苏斯
6.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应由( )调整。 (满分:3)
A. 经济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商法
7.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的管理关系都是以( )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满分:3)
A. 权力
B. 平等
C. 公平
D. 服从
8.首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满分:3)
A. 摩莱里《自然法典》
B. 德萨米《公有法典》
C. 莱特《世界经济年鉴》
D. 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
9.经济法是( ) (满分:3)
A. 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
B. 调整市场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
C. 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
D. 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
10.确定经济法调整对象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是( ) (满分:3)
A. 以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人数多少为标准
B. 以国外先进的法律规定为标准
C. 以权威学者的著说为标准
D. 生产力标准
11.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的管理关系都是以( )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满分:3)
A. 权力
B. 平等
C. 公平
D. 服从
12.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奴隶制国家颁布了下列哪项对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和土地的法律保护作出了规定?( ) (满分:3)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拿破仑法典》
1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 ) (满分:3)
A. 法的调整对象
B. 法的关系
C. 法的调整方法
D. 法律法规
14.下列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看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综合的
B.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经济关系
C. 经济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其调整对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
15.“某市百货公司在装饰大门时,制作了酷似美国迪斯尼公司米老鼠的大型电动米老鼠塑像,手托商品招揽顾客,一时轰动全城,顾客盈门。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意,责令百货公司立即拆除,否则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将由百货公司负责。”本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为属于( ) (满分:3)
A. 民法的调整范围
B.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C. 行政法的调整范围
D. 商法的调整范围
16.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应由( )来调整。 (满分:3)
A. 民法
B. 商法
C. 经济法
D. 行政法
17.国内外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民法、行政法的关系争论的核心是( ) (满分:3)
A. 三个部门法的调整对象的划分
B. 三个部门法的研究对象的划分
C. 三个部门法的调整手段的不同
D. 三个部门法的地位和体系的不同
18.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标志是( )。 (满分:3)
A. 1793年法国的《严禁囤积垄断令》
B. 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
C. 1844年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条例》
D. 1914年美国的《克莱顿法》
19.下列哪些内容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满分:3)
A. 企业内部组织关系
B. 财物赠与关系
C. 经济关系
D. 经济法律关系
20.经济法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原因是( ) (满分:3)
A.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单一
B.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特定
C. 经济法的主体特殊
D.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特殊
二、多选题:
1.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满分:4)
A. 调整对象方面
B. 渊源方面
C. 独立地位方面
D. 主体方面
E. 作用方面
2.以下列哪些选项不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法律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 ) (满分:4)
A. 单行法规为主要表现形式
B. 非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C. 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D. 以“诸法合体”的法典为主要表现形式
3.“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横向和纵向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毛病有( ) (满分:4)
A. 使用了含混概念
B. 定义过宽
C. 定义过窄
D. 循环定义
4.下列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其经济运行需国家调节的是( ) (满分:4)
A. 奴隶制国家
B. 封建制国家
C. 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D. 社会主义制度国家
5.下列关系属于经济关系的是( ) (满分:4)
A. 财物赠与关系
B. 财产继承关系
C. 经济法律关系
D. 人身关系
6.经济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挥巨大作用,其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满分:4)
A. 有助于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B. 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C.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普
D. 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成果
7.经济需国家协调的根源是( ) (满分:4)
A. 市场失灵
B. 政府失灵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 )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满分:4)
A. 规范性文件
B. 法律部门
C. 法的部门
D. 法律规范
9.下列哪些选项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 (满分:4)
A. 关于企业组织管理的法律规定
B. 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定
C. 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规定
D. 关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定
10.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经济法的总称?( ) (满分:4)
A. 经济法律规范
B. 经济法律
C. 经济法规
D. 经济法律法规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需要的自助下载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