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网院道路勘测设计 ( 第1次 )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附件就是标准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1.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 )加宽值。 A. 第一类 B. 第二类 C. 第三类 D. 第四类
2. 坡长是指纵断面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坡长不宜过短,以( )的行程为宜。 A. 不小于设计速度9s B. 不大于设计速度9s C. 不小于设计速度5s D. 不大于设计速度5s
3. 以下属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技术依据是( )。 A. 《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B.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C.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D.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01-94)
4. 横断面现状图的比例尺为( )。 A. 1:5000 B. 1:1000 C. 1:200或1:500 D. 1:100或1:200
5. 当机、非混行的道路断面上借画线分流时,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得小于( )。 A. 2.5m B. 3m C.3.25m D. 3.5m
6. 我国载重汽车的最小净高为( )。 A. 3.5m B. 4.0m C. 4.5m D. 5.0m
7. 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为(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错车视距 D. 超车视距
8. 快速路中对分隔带( )。 A. 必须设 B. 应设 C. 可设 D. 不设
9. 我国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 )。 A.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低 B. 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C. 公路通车总里程少和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 D.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10.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标准》及《城规》规定的长度处设置( )。 A. 缓和坡段 B. 避险车道 C. 临时停车道 D. 非机动车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穿线交点法又可分( )。 A. 支距法 B. 解析法 C. 直线型定线法 D. 曲线型定线法
2. 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设计道路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考虑了( )等拟定的路线走向。A. 社会因素 B. 经济因素 C. 复杂的自然条件 D. 景点的选择
3. 宜采用直线线形的路段有( )。 A. 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B. 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条为主的地区 C. 长的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D.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 E.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4. 缓和曲线的作用有( )。 A. 曲线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B.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C. 超高横坡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D. 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5. 对停车视距描述正确的是( )。 A. 包括司机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 B. 包括加速行驶距离 C. 包括汽车的制动距离 D. 包括安全距离 E. 是会车视距的两倍
6. 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分析认为,( )。 A. 纵向倾覆通常发生在纵向滑移之前 B. 纵向滑移一般发生在纵向倾覆之前 C. 横向滑移通常发生在横向倾覆之前 D. 横向倾覆一般发生在横向滑移之前 E. 横向稳定性问题主要存在于小半径的弯道
7. 车的使用条件包括( )。 A. 发动机类型 B. 传动系 C. 行驶车速 D. 档位 E. 道路阻力
8. 在土石方计算表中,计价土石方,包括( )。 A. 挖方B. 填方 C. 借方 D. 弃方
9. 常用的路基挖方的计算方法有( )。 A. 积距法 B. 坐标法 C. 数方格法 D. 几何图形法
10. 避险车道不应布置在( )。 A. 直线与曲线连接处B. 直线上 C. 曲线上 D. 缓和曲线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是 ______ 和______ 。
2. 横断面施工图反映了 ______ 和 ______ ,是施工时的主要根据。
3. 常用的路基填挖方的计算方法有 ______ 、______ 两种。
4. 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 ______ 、______ 。
5. 清代全国已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 ______ 、______ 、 ______ 系统。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题目:某山岭区一般二级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i1=5%, i2=-4%,竖曲线半径为R=2000m ,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2. 已知某复曲线,JD1至JD2 间距离AB=106.18m,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R1=70m,试计算R2。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曲线型定线方法的定线步骤。
2. 简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具体办法。
3.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