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网院质量管理 ( 第123次 )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附件就是标准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1.PDCA循环也可称作( )。A. 朱兰环
B. 戴明环
C. 石川环
D. 甘特环
2. 某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的点子云,如果当X值增加,相应Y值也增加,表明X与Y之间是( )。
A. 强正相关
B. 正相关
C. 弱正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3. 组织对下列哪些信息进行分析以做出决策()。
A. 竞争对手信息
B. 客户期望
C. 管理信息
D. A+B+C
4. 在控制图上,上控制限UCL与下控制限LCL之间的距离是( )。
A.
B. 2
C. 3
D. 6
5. 在头脑风暴法的准备阶段,会议时间以( )为宜。
A. 半小时
B. 一小时
C. 一个半小时
D. 两小时
6. 水平对比法的用途有( )。
A. 有助于认清目标和确定计划编制的优先顺序,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 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或用于删除一个旧的过程
C. 确定新的方法,创造新的思想
D. 从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整理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脉络,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
7.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 )。
A. 适宜性
B. 有效性
C. 充分性
D. A+B+C
8. 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上限时( )。
A.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B.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
C.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
D.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gif
9. 现行最新版的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为()。
A. 1994版
B. 2000版
C. 2008版
D. 2009版
10. 作控制图时,取预备数据,至少取( )B组。
A. 15
B. 25
C. 35
D. 4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当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 )。
A. 才能进行短期过程能力分析
B. 过程输出特性值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C. 过程输出是可以预测的
D. 控制图上没有呈现出失控状态
2. 直方图的应用程序包括( )。
A. 收集数据
B. 确定组距
C. 确定各组的界限值
D. 编制频数分布表
E. 画直方图
3. 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环节()。
A. 输入
B. 输出
C. 总结
D. 实施活动
4. 在质量改进的步骤中,( )属于PDCA中的A阶段的内容。
A. 选择课题
B. 掌握现状
C.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D. 总结
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按照审核方不同,分为哪几类()。
A. 第一方审核
B. 第二方审核
C. 第三方审核
6. 下面对于控制图原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偶然因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
B. 异常因素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
C. 偶然因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对质量的影响一般不大
D. 异常因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对质量的影响大,采取措施不难消除
7. 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措施有( )。
A. 减少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的偏离
B. 扩大控制界限范围
C. 提高过程能力
D. 缩小加工特性值的分散程度
8.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有( )。
A.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B.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C.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D. 自我评定
9. 组织基于()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
A. 经验
B. 直觉
C. 事实分析
10. 如何解决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 )。
A. 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B. 全面诊断
C. 辨证施治
D. 置之不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适用于产品批量较大的工序。
2. 与2002年版本相比,ISO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新标准只是名称改变了。
3. 关联图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
4.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永恒目标。
5. 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是非强制性的。
6.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要针对需要改进的区域,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这些解决方法并选择解决方法。
7.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全面质量管理从管因素转变为管结果。
8. 比较系统地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最早始于西方一些军工企业。
9.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0. 一个组织经营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
11. 工序能力指数越小越好。
12. 质量波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控制住影响过程工序质量的六个因素。
13. 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成熟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
14. 领导力、质量保证、哲学发展和员工改进都是以顾客为中心的,因而顾客是公司所有活动的焦点。
15. 领导者应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答案: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在朱兰三部曲中,属于质量计划的是( )。
A. 评价实际绩效
B. 建立过程控制措施
C. 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
D. 建立控制措施以巩固成果
2.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为( )。
A. 质量目标
B. 质量方针
C. 质量策划
D. 质量计划
3.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给出了()个有关质量的术语。
A. 86
B. 85
C. 84
D. 83
4. 图的样本数据为154、174、164、166、162,则此组样本的极差为( )B。
A. 10
B. 20
C. 164
D. 8
5. 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
A. 注重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B. 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C. 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工作
D. 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6. 测量某化工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4.2%,4.1%,4.25%,4.01%,…,请问这些属于( )。
A. 计量值
B. 计数值
7.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步骤为()。
1确定相应的改进目标
2分析和评价现状,明确改进区域
3针对需要改进的区域,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
4评价这些解决方法并作出选择
5实施选定的解决方法
6验证并分析实施的结果,确定达到改进目标
7正式采纳改进方案,并确定下一步改进的机会,实现持续改进
A. 1.2.3.4.5.6.7
B. 2.1.3.4.5.6.7
C. 1.3.2.4.5.6.7
D. 2.1.4.3.5.6.7
8. 亲和图法可用于( )。
A. 提出新的观念和方针
B. 寻求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
C. 寻找产品不良品的原因
D. 制定市场产品发展战略
9. 1959年开始,美国政府发布的MIL—Q—9858A为()。
A. 《质量大纲要求》
B. 《检验系统要求》
C. 《承包商质量大纲评定》
D. 《承包商检验系统评定》
10. 水平对比法的应用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
1确定对比的对象;2收集数据;3实施改进;4归纳对比分析数据;5选择用来进行水平比较的项目
A. 1.2.3.4.5
B. 1.4.3.5.2
C. 5.1.2.4.3
D. 5.3.2.1.4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使用P控制图,若样本量n=100,样本平均不合格品率为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gif=10%,则控制限为( )。
A. UCL=0.19
B. CL=0.10
C. LCL=0.01
D. UCL=0.25
2. 用后处理的质量管理包括( )。
A. 销毁处理
B. 回收处理
C. 重新利用
D. 循环使用
3. 如果所控制对象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两种结果,则可以采用( )。
A. X控制图
B. np控制图
C. R控制图
D. p控制图
4. 石川馨的质量哲学包括( )。
A. 质量始于教育并终于教育
B. 质量控制是所有员工和所有部门的责任
C. 质量第一,注重短期目标
D. 公司95%的问题可以用质量控制的七种工具解决
E. 无散布性的数据是错误数据
5. 分层可以按( )进行分析。
A. 按操作者分层
B. 按现象分层
C. 按原料分层
D. 按原因分层
E. 按机器设备分层
6. 朱兰在质量管理领域里的主要贡献有( )。
A. 提出了质量即“适用性”的概念
B. 强调了顾客导向的重要性
C. 著作了《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
D. 质量改进三部曲田
E. 关键的少数原理
7. 在( )情况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
A. 环境改变
B. 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
C. 人员和设备变动
D. 更换原材料、零部件或更换供应商
8. 对于来自现场的助理质量工程师而言,主要要求他们做好的工作是( )。
A. 在现场能够较熟练地建立控制图
B.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控制图能够初步加以使用和判断
C. 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
D. 了解控制图理论公式的推导
9. 解决质量问题时,制定对策并取得成效后,为了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必须做到( )。
A. 再次确认5W1H的内容,并将其标准化
B. 进行标准的准备与传达
C. 实施教育培训
D. 建立保证严格遵守标准的质量责任制
10. 对双侧规范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公式CP=T/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gif的正确理解是( )。
A. 必须在稳态下估计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gif
B.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gif反映过程加工质量
C. T由操作人员改变
D.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5.gif越小越好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环境对质量改进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
2. 企业推行TQM的过程,不需要按照PDCA循环不断螺旋上升的改善过程。
3. 企业推行TQM的过程,需要按照PDCA循环不断螺旋上升的改善过程。
4. 质量改进的目标应定期评审并反映出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
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和认证机构的标志都可以在产品的包装和表面上使用也可以在宣传材料中使用。
6. 2009年11月1日ISO正式发布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取代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7. 克劳士比提出质量小组需由部门主管组成,并倡导由戴明和朱兰所提出的战略规划。
8. 抽样检验可以促进企业控制成本。
9. 采用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最初来自于战争的需要。
10. 对于危及社会环境、影响人类安全的产品,报废后必须妥善处理。
11. 在质量设计过程中,只需适当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12. 当2008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进行删减,删减根据组织情况自行决定。
13. 应把全面质量管理看作是一个质量改进方案,一种持续改进过程。
14. 预防为主能够实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
15. 在质量改进的措施中,预防措施是质量改进的关键。
第3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导致质量特性波动的因素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 ) 、( )、( )、( ) 、( )6个方面,简称为5M1E。
2. 数据可分为( )和( )两类。
3. 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 )。
4.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所有各个工作环节都必须树立( )的思想。
5. ()、()、()、()、( )角色构成质量系统的重要活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顾客
2. 控制图
3. 因果图
4. PDCA循环
5. 流程性材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某螺栓直径设计要求为直径10±0.023mm,从某车床加工的螺栓中,随机抽取样本100件,其直径平均值9.997mm,标准偏差为0.007,求该工序能力指数。
2. 某纺织厂漂染车间QC小组针对一年中出现的染色疵点进行统计分析。现收集到如下一些数据,请画出排列图并指出主要的质量问题。
项目色花色渍蜡花色差其他
数量(个)28050171203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试述ISO9000:2008族标准的核心标准的构成。
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3.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需做好的工作是什么?
4. ISO9001:2008标准中明确规定组织应按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具体要求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PDCA循环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 谈谈全面质量管理产生的背景。
附件就是标准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