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3-27 09:15:29

东北师范大学 专升本 法学 入学测试机考模拟题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入学测试机考专升本 法学专业综合(B)模拟题 1、我国刑法不发生效力的范围是(2)(      )   A.我国内陆的原始森林地区   B.我国的无人沙漠地区   C.美国驻中国大使馆   D.我国近海的钻井平台上 标准答案:C2、刑法的任务是(2)(      )   A.惩罚犯罪   B.维护政权稳定   C.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D.打击阶级敌人 标准答案:C3、下列人员中,(    )在中国领域外触犯中国刑法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2)(       )   A.中国的普通公民   B.中国现役军人   C.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从事国外不认为是犯罪行为的中国普通公民 标准答案:D4、罪刑法定原则是指:(2)(      )   A.刑法的制定必须要严格依照刑法所固有的准则   B.刑法的适用必须要严格依照刑法所固有的准则   C.刑法的制定和适用都必须要严格依照刑法所固有的准则   D.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其是否为刑法进本精神所否定 标准答案:C5、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的规定是(2)(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标准答案:D6、我国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适用的是(2)(      )   A.属地主义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原则为主兼采其它原则 标准答案:D7、犯罪客体是(2)(      )   A.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   B.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C.犯罪行为的手段   D.犯罪分子所具有的心里态度 标准答案:B8、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2)(      )   A.16周岁的工人   B.19岁的正处于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C.8岁的某网站的CEO   D.15岁的故意杀人犯 标准答案:A9、不属于一切犯罪构成条件的是(2)(      )   A.犯罪主观过错   B.犯罪目的   C.危害行为   D.危害结果 标准答案:B10、关于醉酒的人的刑事责任表述正确的是(2)(      )   A.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醉酒的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且应从重处罚   D.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处罚 标准答案:A1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2)(      )   A.15岁的人从事故意杀人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B.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自己行为的情况所从事的活动不承担刑事责任   C.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D.聋人犯罪的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标准答案:D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刑事责任的人是(2)(      )   A.又聋又哑的人   B.精神病人   C.盲人   D.未成年人 标准答案:C13、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2)(      )   A.10-16岁   B.10-18岁   C.14-16岁   D.14-18岁 标准答案:C14、不构成犯罪的是(2)(      )   A.错误地将白糖当成砒霜投入到他人的饭菜中   B.用针刺扎玩偶,希望被害人死亡的行为   C.以仿真玩具手枪实施抢劫   D.撬开保险柜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标准答案:B15、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2)(      )   A.劳动教养   B.管制   C.有期徒刑   D.拘役 标准答案:A16、关于紧急避险表述错误的是(2)(      )   A.紧急避险必须发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B.紧急避险是免除一切法律责任的法定条件   C.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D.紧急避险是以损害较小利益而保护较大利益的行为 标准答案:B17、关于正当防卫表述错误的是(2)(      )   A.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B.不是针对所有犯罪行为都有适用正当防卫的必要   C.针对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不受任何防卫限度的限制   D.正当防卫所保护的对象必须是合法利益 标准答案:C18、某和李某共处同一办公室,王某为杀害张某,而在张某、李某共用的暖水瓶中下毒,导致二人死亡。对于李某的死亡,王某主观上属于哪种心理状态(2)(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标准答案:A19、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王某见状用步枪将张某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王某的行为是(2)(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标准答案:B20、单位犯罪的处罚对象是(2)(      )   A.单位   B.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单位的全体人员   D.单位和主要负责人 标准答案:D21、李某看见隔壁的精神病人赵某正在行凶,于是用木棍将其打昏,该行为属于(2)(      )   A.正当防卫   B.故意伤害   C.过失伤害   D.紧急避险 标准答案:D22、张某为杀害李某,将李某在闹市区的住房点燃,张某的行为构成(2)(      )   A.故意杀人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标准答案:B23、关于犯罪中止表述错误的是(2)(      )   A.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属于犯罪中止   B.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   C.任何犯罪中止都不能造成任何损害   D.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犯罪中止可以免除处罚 标准答案:C24、关于犯罪未遂表述正确的是(2)(      )   A.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主观意志以外的因素所导致的   B.犯罪行为已经全部完成不能构成犯罪未遂   C.犯罪未遂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D.在认定犯罪未遂时可以不考虑犯罪目的的因素 标准答案:A25、贾某与郑某在工作中产生矛盾,怀恨在心,于是在郑某私人的水杯中投入毒药,导致郑中毒死亡,贾的行为构成(2)(      )   A.报复陷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D.投毒罪 标准答案:B26、张某连续数次盗窃正在运营的出租车的轮胎,该种行为可能构成(2)(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一般盗窃罪   D.抢夺罪 标准答案:A27、孙某盗窃公路两边的路标,该行为构成(2)(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盗窃国有财产罪   D.一般的盗窃罪 标准答案:B28、王某盗窃了村里用于农田灌溉引水用的发电机,该行为构成(2)(      )   A.破坏公共财产罪   B.破坏电力设备罪   C.一般盗窃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标准答案:B29、刘某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为张某施行手术,认为自己有很高的医术,完全可以及时救治张某,不料手术中出现意外反映,张某死亡。刘的行为构成(2)(      )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伤害罪   D.重大医疗事故罪 标准答案:B30、不属于所有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是(2)(      )   A.犯罪目的   B.危害行为   C.主观过错   D.危害结果 标准答案:A31、不属于犯罪预备特征的是(2)(      )   A.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B.尚未着手犯罪实行行为   C.主观意外导致未着手实行犯罪   D.主动放弃继续犯罪的念头 标准答案:D32、不属于犯罪中止特征的是(2)(      )   A.主观意外导致未着手实行犯罪   B.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C.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   D.彻底放弃犯罪意图 标准答案:A33、不属于自首的是(2)(      )   A.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全部犯罪行为   B.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行为   C.由亲属代为投案,如实交代自己全部犯罪行为   D.被亲属扭送公安机关后,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犯罪行为 标准答案:B3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2)(      )   A.只要是收买了就应追究刑事责任   B.只是一般违法,不构成犯罪   C.只有收买后又出卖的才追究刑事责任   D.对儿童没有虐待的,并不阻止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D35、王某与张某驾驶摩托车在路边乘行人不备,抢其随身财物,该行为属于(2)(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侵占罪 标准答案:C36、刘某在一饭店吃饭,将一价值5000元的贵重物品遗放在饭店,而返回后向饭店老板索要遭到坚决拒绝,饭店老板的行为构成(2)(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侵占罪 标准答案:D37、张某夜间潜入某户人家行窃,得手后逃跑时被户主发现,为顺利脱逃,将户主刺伤,张某的行为构成(2)(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盗窃罪和抢劫罪 标准答案:B38、李某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投入到食堂的饭菜中,被人发现,他的行为属于(2)(      )   A.投毒罪的既遂   B.投毒罪的未遂   C.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D.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标准答案:B39、对于犯罪预备可以(    )处罚(2)(      )   A.从轻、减轻或免除   B.从轻、减轻   C.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   D.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 标准答案:D40、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2)(      )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没收非法所得 标准答案:D41、可以由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犯罪主体的是(2)(      )   A.贪污罪   B.受贿罪   C.报复陷害罪   D.行贿罪 标准答案:D4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2)(      )   A.张某进行盗窃后,将自己的赃物交给王某销售,而王并未询问物品的来源   B.李在盗窃的时候发现张正在盗窃,于是二人共同实施盗窃   C.赵教唆贾去进行盗窃,贾按赵传授的方法顺利地完成盗窃活动   D.徐某长期为王某销售明知是其盗窃的物资 标准答案:A43、关于共同犯罪表述错误的是(2)(      )   A.临时起意的行为也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B.共犯犯罪必须是由行为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C.并不是所有的共同犯罪中都可以区分出主犯和从犯   D.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往往有明确的分工 标准答案:B44、关于胁从犯表述正确的是(2)(      )   A.胁从犯是被迫参加犯罪的人   B.胁从犯是被迫参加犯罪的人,因此应当减轻处罚   C.胁从犯是身体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人   D.胁从犯主观上没有过错 标准答案:A45、关于互殴的行为表述正确的是(2)(      )   A.互殴行为是双方有目的的行为,因此对自己的损害都有预见,法律没有必要完全禁止   B.互殴的行为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   C.互殴的行为中一定不适用正当防卫   D.互殴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标准答案:B46、肖某在某单位行窃,突然听见远处有警铃声,以为自己的行迹暴露了,于是丢下所盗财物,仓皇逃跑。该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2)(      )   A.不构成犯罪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标准答案:C47、余某假冒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到某企业老板办公室行骗,不料被机警的老板识破,于是从包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匕首,在威逼之下抢走价值3万多元的财物。(2)(      )   A.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罪   B.抢劫罪   C.商业诈骗罪   D.诈骗罪 标准答案:B48、林某为抢劫而买了一支手枪,藏在床下。一天误将床下自己儿子的仿真枪当成真枪前去抢劫。林某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2)(      )   A.不构成犯罪   B.抢劫罪   C.工具不能犯   D.属于应减轻处罚的犯罪情节 标准答案:B49、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表述错误的是(2)(      )   A.职务侵占罪是规定特殊主体的犯罪   B.职务侵占罪的成立必须是数额较大   C.职务侵占罪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特殊便利的   D.职务侵占罪主要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主体 标准答案:D5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务和地位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了请托人巨额财物,则该接受了财务的国家工作人员(2)(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介绍贿赂罪   C.构成受贿罪   D.因未直接利用自己的职权而构成其他类财产犯罪标准答案: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师范大学 专升本 法学 入学测试机考模拟题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