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吉大17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2005年3月1日,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内未发现张某有漏罪,也未发现张某犯新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觉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强奸一名妇女。那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 ) (满分:4)
A. 视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
B. 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
C. 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
D. 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之后再减去已经过的缓刑考验期限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 (满分:4)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3.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 (满分:4)
A. 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
B. 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
C. 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便指使本店的伙计乙某往丙某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乙某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某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
D. 甲某因为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在审问中,甲某又主动交
4.高某持刀杀其父,其父受伤尚未死亡,高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高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4)
A. 故意杀人未遂
B. 故意杀人既遂
C. 犯罪中止
D. 意外事件
5.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满分:4)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
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6.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未判,应当对漏罪进行定罪量刑然后按( )。 (满分:4)
A. 先减后并方法并罚
B. 先并后减的方法并罚
C. 相加方法井罚
D. 吸收方法并罚
7.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8.刑法是关于(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满分:4)
A. 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B. 犯罪和刑罚
C. 总则和分则
D. 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9.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 )原则。 (满分:4)
A. 罪刑相当
B. 罪刑法定
C. 罪责自负
D. 主客观相统一
10.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 (满分:4)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多选题:
1.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的有( )。 (满分:4)
A. 来自精神病人的侵袭
B. 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C. 来自自然力的伤害
D. 损害另一合法权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
2.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满分:4)
A. 继续犯
B. 结合犯
C. 牵连犯
D. 连续犯
3.某乙在黑暗中误入某甲院内,某甲的猛犬向某乙进行攻击。某甲明知猛犬正在咬人,却不予制止。后来,某乙被咬伤要害死亡。某甲的行为:( ) (满分:4)
A. 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 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4.下列哪几种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 )。 (满分:4)
A. 假释期内又犯新罪的
B. 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
C. 擅自迁往外地居住的
D. 发现还有其他罪行没判决的
5.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管辖权原则有( )。 (满分:4)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三、判断题:
1.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犯罪未遂是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宋某基于杀人故意朝仇人肚子捅了一刀,见被害人非常痛苦,宋某又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经查明,宋某的一刀刚好割断被害人发炎的阑尾,即使不被宋某及时送往医院也不会死亡。由于宋某的救助行为与被害人不会死亡的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宋某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未遂。(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 (满分:4)
A. 追诉期限延长1倍
B. 追诉期限延长2倍
C.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 追诉时效中断
2.甲某,女,15岁。一日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 (满分:4)
A. 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意外事件
C. 没有因果关系
D. 构成交通肇事罪
3.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 (满分:4)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 刑法的溯及力
C. 刑法的时间效力
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4.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 (满分:4)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折衷原则
5.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某甲的行为是:( ) (满分:4)
A. 继续犯
B. 连续犯
C. 牵连犯
D. 状态犯
6.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 (满分:4)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7.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上称为( )。 (满分:4)
A. 吸收犯
B. 牵连犯
C. 想象竞合犯
D. 惯犯
8.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 )原则。 (满分:4)
A. 罪刑相当
B. 罪刑法定
C. 罪责自负
D. 主客观相统一
9.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周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4)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杀人罪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1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 (满分:4)
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多选题:
1.犯罪构成的要件有( )。 (满分:4)
A. 犯罪客体
B. 犯罪主体
C. 犯罪客观方面
D. 犯罪主观方面
2.我国《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计算方法是( )。 (满分:4)
A.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B. 从犯罪既逐之日起计算
C. 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D. 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3.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 (满分:4)
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 受贿罪
C. 遗弃罪
D.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4.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的有( )。 (满分:4)
A. 来自精神病人的侵袭
B. 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C. 来自自然力的伤害
D. 损害另一合法权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
5.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自行车价值300元。甲某的行为:( ) (满分:4)
A.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B. 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 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 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三、判断题:
1.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立法一律采取双罚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刑法》由总则和分则两编组成。(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