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17-4-22 15:01:38

福师17春《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瑟斯通(    )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满分:2)
    A. 1927
    B. 1929
    C. 1928
    D. 1926
2.(    )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          (满分:2)
    A. 低球技术
    B. 留面子效应
    C. 登门槛效应
    D. 螺旋效应
3.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          (满分:2)
    A. 个人影响
    B. 社会影响
    C. 从众
    D. 服从
4.(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满分:2)
    A. 自我价值保护
    B. 自我阻抑策略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 自我安慰策略
5.归因指的是(? )。          (满分:2)
    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    )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满分:2)
    A. 1960
    B. 1958
    C. 1961
    D. 1959
7.(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8.(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9.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满分:2)
    A. 社会环境
    B. 个人的特征
    C. 最突出的态度
    D. 情感性
10.(    )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11.平衡理论是(    )于1946提出的。          (满分:2)
    A. 海德
    B. 海默
    C. 霍夫兰
    D. 卡茨
12.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    )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维纳
    B. 奥斯古德
    C. 奥利多斯
    D. 李凯特
二、多选题:
1.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满分:2)
    A. 档案法
    B. 调查法
    C. 现场研究
    D. 现场实验
    E. 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2.归因原则有          (满分:2)
    A. 不变性原则
    B. 折扣原则
    C. 协变性原则
    D. 角色获得
3.自我表现的原则包括:          (满分:2)
    A. 积极进取
    B. 快乐自信
    C. 角色获得
    D. 相互支持
4.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包括:          (满分:2)
    A. 加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平均模式
    D. 中心品质
5.有效沟通的特点是(? )。          (满分:2)
    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C. 沟通并不需要及时
    D. 沟通是一个过程? 
6.影响归因的因素          (满分:2)
    A. 社会视角
    B. 观察位置
    C. 自我价值保护
    D. 性格特征
7.侵犯的社会学观点认为(    )          (满分:2)
    A. 侵犯可以通过强化培养
    B. 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C. 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权
    D. 侵犯是不可改变的
8.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    )。          (满分:2)
    A. 依从
    B. 认同
    C. 内化
    D. 同化
9.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满分:2)
    A. 经验的情绪后果
    B. 需要的满足
    C. 知识
    D. 家庭
    E. 参照群体
    F. 文化因素
10.人际吸引的条件有(    )          (满分:2)
    A. 熟悉
    B. 个人特征
    C. 相似与互补
    D. 爱情
11.影响从众的因素有(    )          (满分:2)
    A. 群体的一致性
    B. 群体的规模
    C.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D.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E. 文化差异
12.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2)
    A. 避免争论
    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
13.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    )。          (满分:2)
    A. 亲密无间
    B. 轻度卷入
    C. 中度卷入
    D. 深度卷入
14.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包括(    )          (满分:2)
    A. 心理背景
    B. 物理背景
    C. 社会背景
    D. 文化背景
15.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满分:2)
    A. 客观原则
    B. 分析与综合原则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16.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    )三类。          (满分:2)
    A. 真从众
    B. 权宜从众
    C. 不从众
    D. 假从众
三、判断题:
1.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发现,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作出自信判断时,不容易从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沟通称作口语沟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觉察者的情绪状况不会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程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自我价值保护,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满分:2)
    A. 内化
    B. 依从
    C. 认同
    D. 顺应
2.瑟斯通(    )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满分:2)
    A. 1927
    B. 1929
    C. 1928
    D. 1926
3.归因指的是(? )。          (满分:2)
    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4.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    )英尺          (满分:2)
    A. 1.5~2.5
    B. 12~15
    C. 2.5~4
    D. 4~7
5.1963年(    )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满分:2)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米尔格莱姆
    D. 阿希
6.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    )年提出的。          (满分:2)
    A. 1939
    B. 1940
    C. 1938
    D. 1937
7.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          (满分:2)
    A. 增值交换
    B. 减值交换
    C. 社会交换
    D. 个人交换
8.(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9.心理学家(    )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满分:2)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奥斯本
    D. 米尔格莱姆
10.折扣原则是(    )(1972年)提出的          (满分:2)
    A. 泰勒
    B. 凯利
    C. 海德
    D. 维纳
11.(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满分:2)
    A. 助人行为
    B. 亲社会行为
    C. 反社会行为
    D. 利他行为
12.(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满分:2)
    A. 感觉
    B. 意识
    C. 印象
    D. 归因
二、多选题:
1.影响归因的因素          (满分:2)
    A. 社会视角
    B. 观察位置
    C. 自我价值保护
    D. 性格特征
2.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    )          (满分:2)
    A. 亲密距离
    B. 个人距离
    C. 社交距离
    D. 公共距离
3.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满分:2)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D. 久因效应
4.社会心理学调查法包括(? )。          (满分:2)
    A. 记录法
    B. 问卷法
    C. 测验法
    D. 访谈法
5.伦理性原则包括:          (满分:2)
    A. 自愿参加原则
    B. 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C. 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D. 自由终止原则
    E. 充足补救原则
6.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满分:2)
    A. 档案法
    B. 调查法
    C. 现场研究
    D. 现场实验
    E. 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7.社会心理学研究类型有(? )。          (满分:2)
    A. 现象描述性研究
    B. 相关研究
    C. 比较研究
    D. 验证性研究
8.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          (满分:2)
    A. 印刻
    B. 本能需要
    C. 条件作用(学习)
    D. 自我超越
9.逆反心理包括(    )三种形式          (满分:2)
    A. 超限逆反
    B.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C. 禁果逆反
    D. 年龄逆反
10.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满分:2)
    A. 笼统拒绝
    B. 贬损来源
    C. 歪曲信息
    D. 论点辩驳
    E. 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11.批评的艺术包括(    )          (满分:2)
    A. 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B. 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C. 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D. 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E. 让别人保住面子
12.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2)
    A. 避免争论
    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
13.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满分:2)
    A. 逻辑的违背
    B. 文化价值的冲突
    C. 观念层次的冲突
    D. 新旧经验的矛盾
14.沟通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C. 沟通是一个过程
    D. 沟通的发生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15.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    )。          (满分:2)
    A. 亲密无间
    B. 轻度卷入
    C. 中度卷入
    D. 深度卷入
16.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满分:2)
    A. 经验的情绪后果
    B. 需要的满足
    C. 知识
    D. 家庭
    E. 参照群体
    F. 文化因素
三、判断题:
1.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是最受喜爱的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投射作用指人由于别人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发现,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作出自信判断时,不容易从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对于高权威的传达者,发出的信息与个人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想象的群体压力不会导致从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逆反心理”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技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文化属性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行为与性格选择决定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沟通称作口语沟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和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春《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