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4-24 15:09:57

北语17春《刑法》在线作业4321满分答案

北语17春《刑法》在线作业4
一、单选题:
1.下列四种财物中,不能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          (满分:5)
    A.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B. 他人的遗失物
    C. 他人的遗忘物
    D. 他人的埋藏物
2.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款额较大的,构成(    )          (满分:5)
    A. 偷税罪
    B. 骗取出口退税罪
    C. 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两罪
    D. 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想象竞合
3.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满分:5)
    A.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4.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5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满分:5)
    A. 挪用特定款物罪
    B. 挪用公款罪
    C. 挪用资金罪
    D. 职务侵占罪
5.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满分:5)
    A. 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B. 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
    C.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D. 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二、多选题:
1.明知是(    )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满分:5)
    A. 无忧答案网犯罪
    B. 黑社会犯罪
    C. 走私犯罪
    D. 贪污贿赂犯罪
2.下列哪些情形应以抢劫罪论处?          (满分:5)
    A. 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
    B. 携带凶器抢夺
    C.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为抗拒抓捕而以暴力相威胁
    D. 聚众“打砸抢”因而毁坏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
3.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满分:5)
    A. 犯罪对象不同
    B. 侵犯的客体不同
    C. 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D. 犯罪形成的时间不同
    E. 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4.采用以下哪种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可以认定为妨害公务罪?(    )          (满分:5)
    A. 暴力方法
    B. 威胁方法
    C. 拖延方法
    D. 不作为方法
5.下列哪种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    )          (满分:5)
    A. 编造引进项目的虚假理由
    B.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C. 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D. 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6.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满分:5)
    A. 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又构成其他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 盗窃后为掩盖罪行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属于吸收犯,以盗窃从重处罚
    C.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属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D. 盗窃商业秘密的,属盗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7.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哪些?(    )          (满分:5)
    A. 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
    B.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
    C. 包庇贩卖无忧答案网的犯罪分子
    D.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8.下列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有(    )          (满分:5)
    A. 故意杀人罪
    B. 强奸妇女罪
    C. 猥亵儿童罪
    D. 绑架罪
    E. 非法搜查罪
9.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满分:5)
    A. 走私罪
    B. 金融诈骗罪
    C. 侵犯知识产权罪
    D. 危害税收征管罪
    E. 扰乱市场秩序罪
三、判断题:
1.行为人一次走私数种不同物品,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应数罪并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冒充医生在医疗单位从业过失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和医疗事故罪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侵犯的客体不同。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以营利为目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行为人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实施有价证券诈骗的,属于牵连犯,可以实行数罪并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刑法》作业3

一、单选题:
1.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    )。          (满分:5)
    A.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我国刑法规定,累犯的处罚原则是(    )。          (满分:5)
    A. 可以加重处罚
    B. 应当加重处罚
    C. 可以从重处罚
    D. 应当从重处罚
3.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或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的属于          (满分:5)
    A. 简单罪状
    B. 叙明罪状
    C. 印证罪状
    D. 空白罪状
4.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    )。          (满分:5)
    A. 剥夺政治权利
    B. 拘役
    C. 管制
    D. 有期徒刑
5.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          (满分:5)
    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B. 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
    C. 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D. 在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二、多选题:
1.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的方法有          (满分:5)
    A. 混合
    B. 吸收
    C. 限制加重
    D. 并科
2.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          (满分:5)
    A. 甲某因抢夺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5日刑满释放,1997年5月19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 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5日刑满释放,1997年9月23日又犯故意伤害罪
    C. 甲某因强奸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5日被假释,1996年9月5日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 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5月23日缓刑考验期满。2001年5月5日又犯抢劫罪
3.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包括          (满分:5)
    A. 从重处罚情节
    B. 从轻处罚情节
    C. 减轻处罚情节
    D. 免除处罚情节
4.刑罚的基本原则包括          (满分:5)
    A. 人道原则
    B. 责任原则
    C. 适度原则
    D. 平等原则
5.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          (满分:5)
    A. 死刑
    B. 无期徒刑
    C. 有期徒刑
    D. 附加刑
6.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之日起计算。          (满分:5)
    A. 有期徒刑从判决执行或从假释
    B. 拘役从执行完毕
    C. 管制同剥夺政治权利同时执行
    D. 有期徒刑从判决执行
7.裴某尚在管制执行期间,裴某的下列哪些行为是违反管制规定的行为?(    )          (满分:5)
    A. 与他人合作写了一本(股市参与技巧),使用化名出版
    B. 悄悄回云南老家为父亲办理丧事
    C. 家中经常去人,来去匆匆非常可疑,且从未报告
    D. 每天买一擦报纸回家,不知在干什么
8.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期限是(    )          (满分:5)
    A. 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经过5年
    B.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的,经过10年
    C. 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的,经过15年
    D.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E. 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9.下列犯罪中,属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是(    )。          (满分:5)
    A. 爆炸罪
    B. 破坏电力设备罪
    C. 传播犯罪方法罪
    D. 妨害通讯罪
三、判断题:
1.刑罚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犯罪。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对于故意杀人、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案件具有特殊情况、报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犯罪分子可以适用酌定减轻处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我国刑法普遍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结果发生时之日起计算。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刑法》作业2

一、单选题:
1.数个犯罪人在实行犯罪之前缺乏共同犯罪意思联络,而是在实施犯罪中形成共同犯罪意识的称为          (满分:5)
    A. 事前的共同犯罪
    B. 一般共同犯罪
    C. 事中的共同犯罪
    D. 偶然的共同犯罪
2.宋某抢劫王某,被王某推到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满分:5)
    A. 根据刑法第加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3.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    )          (满分:5)
    A. 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B. 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D.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4.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某甲的行为是(    )          (满分:5)
    A. 继续犯
    B. 徐行犯
    C. 牵连犯
    D. 状态连续犯
5.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          (满分:5)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6.甲某一日晚借着月光看见某大学宿舍内只有一名女士乙在床上睡觉,便起奸淫之念。当其潜人室内,悄悄地向床边时,不慎弄出声响,然后其便破门逃跑。冯某的行为是(    )          (满分:5)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7.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          (满分:5)
    A. 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B. 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 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D. 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
8.甲蓄意盗窃,但打开银行保险柜后,发现空无分文即离开,甲的行为是          (满分:5)
    A. 盗窃既遂
    B. 盗窃预备
    C. 手段不能犯未遂
    D. 对象不能犯未遂
9.甲某的邻居乙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某日乘家人看管不严之机,溜出家门。持菜刀追砍甲某,甲某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追过去将乙某打倒在地,致乙某重伤。甲某的行为应当属于:(    )          (满分:5)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避险过当
10.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在刑法上称为(    )。          (满分:5)
    A. 吸收犯
    B. 牵连犯
    C. 想象竞合犯
    D. 结合犯
二、多选题:
1.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满分:5)
    A. 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 对于牵连犯都是择一重罪处罚
    C. 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D. 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满分:5)
    A. 调查被害人的行踪
    B. 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C. 明确的犯意表示
    D. 积极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其犯罪情节          (满分:5)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除处罚
    D. 免除刑事责任
4.在以下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有          (满分:5)
    A. 结果加重犯
    B. 继续犯
    C. 连续犯
    D. 吸收犯
5.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满分:5)
    A. 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 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末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6.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满分:5)
    A. 杀人
    B. 强奸
    C. 盗窃
    D. 绑架
7.对于教唆犯(    )          (满分:5)
    A. 一律加重处罚
    B. 按照其在犯罪中的作用予以处罚
    C.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D.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关于共同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A. 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犯罪主体
    B. 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C. 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联络
    D. 共同犯罪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
三、判断题:
1.区分一罪及数罪的标准是结果的个数。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2人,劫得财物若干。上述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孙某应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刑法》作业1

一、单选题:
1.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是          (满分:5)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惩罚性
    C. 社会危害性
    D. 违反道德性
2.已满(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满分:5)
    A. 12周岁
    B. 13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满分:5)
    A. 同类客体
    B. 犯罪对象
    C. 直接客体
    D. 一般客体
4.我国现行刑法颁布于(    )。          (满分:5)
    A. 1949年
    B. 1962年
    C. 1979年
    D. 1997年
5.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满分:5)
    A. 不得定罪处刑
    B. 可以酌情处罚
    C. 适用疑罪推定原则
    D. 根据判例处罚
6.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          (满分:5)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7.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做的解释称为          (满分:5)
    A. 司法解释
    B. 无权解释
    C. 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
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满分:5)
    A. 运输无忧答案网
    B. 制造无忧答案网
    C. 贩卖无忧答案网
    D. 买卖无忧答案网
9.甲某(男)平日喜欢邻居2岁的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此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掉在水泥地上摔死了。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满分:5)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10.甲某男,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满分:5)
    A. 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意外事件
    C. 没有因果关系
    D. 构成交通肇事罪
1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不负刑事责任
    B.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C. 应该负刑事责任
    D. 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多选题:
1.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满分:5)
    A.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难以区分主犯、从犯的,也可以不区分主犯、从犯,根据各自的责任处罚
    B. 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实施单位犯罪的,按照个人犯罪论处。
    C. 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单位犯罪的,按照个人犯罪论处。
    D.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作用的大小区分主犯、从犯。
2.我国刑法的渊源包括          (满分:5)
    A. 单行刑法
    B. 刑法典
    C. 刑法判例
    D. 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
3.我国犯罪概念的基本特征是          (满分:5)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惩罚性
    C. 社会危害性
    D. 违反道德性
4.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满分:5)
    A. 禁止溯及既往
    B. 禁止类推解释
    C.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D. 明确性
5.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满分:5)
    A.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 法定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的
    D. 法定最高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6.各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所采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满分:5)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满分:5)
    A. 犯罪预备地在我国,但犯罪行为实施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
    B.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C. 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地在我国
    D.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
三、判断题:
1.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7春《刑法》在线作业4321满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