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答案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4一、单选题: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句中“奋”的意思是。 (满分:5)
A. 振作
B. 奋斗
C. 奋飞
D. 震动
2.敢问何谓也?中的“敢”是什么词?( )。 (满分:5)
A. 敬词
B. 语气词
C. 叹词
D. 副词
3.下列作品属于王勃的是( )。 (满分:5)
A. 《谢灵运传论》
B. 《答谢中书书》
C. 《哀江南赋序》
D. 《滕王阁序》
4.“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属于什么结构的骈体文( )。 (满分:5)
A.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B.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C. 复句对复句
D. 动宾结构都动宾结构
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的“市”指的是( )。 (满分:5)
A. 市场
B. 卖
C. 街市
D. 买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作者是? (满分:5)
A. 周邦彦
B. 晏殊
C. 李清照
D. 姜夔
7.下列句子中的“扬”,当“振奋,昂奋”讲的是( )。 (满分:5)
A. 扬其目而视之
B.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C. 隐恶而扬善
D. 扬声沙漠垂
8.“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后一句是? (满分:5)
A. 蓝田日暖玉生烟
B. 此情可待成追忆
C. 相见时难别亦难
D. 晓镜但愁云鬓改
9.“体变曹王,缛旨星稠”中“体”的意思是。 (满分:5)
A. 身体
B. 体态
C. 手脚
D. 文体
10.骈体文在语言方面讲究。 (满分:5)
A. 骈偶
B. 四六
C. 平仄
D. 用典
1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属什么结构的骈体文( )。 (满分:5)
A.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B.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C. 复句对复句
D. 动宾结构都动宾结构
12.下列骈体文,属于复句对复句的是。 (满分:5)
A. 故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
B. 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
C. 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
D.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13.“灯火钱塘三五夜”中的“三五”指什么( ) (满分:5)
A. 正月十五
B. 八月十五
C. 是三、五个夜晚的简称
D. 泛指时间很长
1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句中“采”的通假字是。 (满分:5)
A. 菜
B. 踩
C. 彩
D. 寀
1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语出? (满分:5)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柳永
D. 陆游
16.下列句子中的“扬”,当“举起来”讲的是( )。 (满分:5)
A. 扬其目而视之
B.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C. 隐恶而扬善
D. 扬声沙漠垂
17.下列句子中的“判”,当“舍弃”讲的是( )。 (满分:5)
A. 以能判断,见知时人
B. 强弱胜负已判矣
C. 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D. 宰相出典州曰判
18.“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的意思是( )。 (满分:5)
A. 夺取
B. 赢得
C. 收获
D. 耽误
19.下列骈体文,属于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的是。 (满分:5)
A. 故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
B. 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
C. 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
D.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20.“舟车之所达”中的“达”表示的意思是( )。 (满分:5)
A. 通到
B. 四通八达
C. 通晓
D. 渊博
17春《古代汉语》(三)作业3
一、单选题:
1.《喜雨亭记》的作者是。 (满分:4)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苏轼
D. 韩愈
E.
2.《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 (满分:4)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苏轼
D. 韩愈
E.
3.“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句中“卒”的意思是。 (满分:4)
A. 突然
B. 步兵
C. 终究
D. 死
E.
4.“儒以文乱法”中的“乱”表示的意思是( )。 (满分:4)
A. 凌乱
B. 扰乱
C. 动乱
D. 乱世
5.“父母闻之,清宫道中”的“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今专指“宫殿”,这种变化属于( )。 (满分:4)
A. 词义范围的扩大
B. 词义范围的转移
C. 词义范围的缩小
D. 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6.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 (满分:4)
A. 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 玉之言盖有讽焉
C. 谢眺每篇堪讽咏
D. 杂以嘲讽穷诗骚
7.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满分:4)
A.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C.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 宋何罪之有
E.
8.对“太行之阳有盘谷”中“阳”解释正确的是。 (满分:4)
A. 地名
B. 山之南
C. 晴天
D. 人世
E.
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选自? (满分:4)
A. 《观沧海》
B. 《燕歌行》
C. 《饮马长城窟行》
D. 《白马篇》
10.古代社稷二字指?( )。 (满分:4)
A. 土神
B. 谷神
C. 土神和谷神
11.“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语出? (满分:4)
A. 陶潜
B. 贾谊
C. 刘伶
D. 孔稚珪
12.下列属于颂赞类文体的是( )。 (满分:4)
A. 《岳阳楼记》
B. 《游褒禅山记》
C. 《泰山刻文》
D. 《子产不毁乡校颂》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选自王维的? (满分:4)
A. 《观猎》
B. 《渭川田家》
C. 《终南山》
D. 《送梓州李使君》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所表示的意思是( )。 (满分:4)
A. 报复
B. 报答
C. 报告
D. 上报
15.“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句中“兴”的意思是。 (满分:4)
A. 兴起
B. 兴盛
C. 流行
D. 高兴
E.
16.《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 (满分:4)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苏轼
D. 韩愈
E.
17.《三都赋》的作者是? (满分:4)
A. 曹操
B. 曹植
C. 曹丕
D. 左思
18.“野芳发而幽香”的下句是。 (满分:4)
A. 佳木秀而繁阴
B. 云归而岩穴暝
C. 晦明变化者
D. 山间之朝暮也
E.
19.“野芳发而幽香”的下句是。 (满分:4)
A. 佳木秀而繁阴
B. 云归而岩穴暝
C. 晦明变化者
D. 山间之朝暮也
E.
20.下列句子中的“戒”,当“警戒,防备”讲的是( )。 (满分:4)
A.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色
B. 党在薛也,予有戒心
C. 七日戒
D. 君子有三戒
21.“当诣播州”句中“诣”的意义是。 (满分:4)
A. 造访
B. 到达
C. 诣谒
D. 符合
E.
22.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满分:4)
A.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C.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 宋何罪之有
E.
23.“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句中“坐”的意思是。 (满分:4)
A. 居留
B. 停留
C. 防守
D. 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
E.
24.下列属于论辩文的是( )。 (满分:4)
A. 《庄子 天下》
B. 《淮南子 要略》
C. 《史记 太史公自序》
D. 《过秦论》
25.下列句子中的“贬”,有降职外放之意的是( )。 (满分:4)
A. 贬食省用
B. 何以不氏,贬
C. 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
D.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17春《古代汉语》(三)作业2
一、单选题:
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满分:4)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欧阳修
2.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这句话出自《文行雕龙》的? (满分:4)
A. 《情采》
B. 《镕裁》
C. 《风骨》
D. 《才略》
3.在“腥臊恶臭而伤腹胃”中的“臭”字,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是( )。 (满分:4)
A. 词义的扩大
B. 词义的缩小
C. 词义的转移
D. 感情色彩的变化
4.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4)
A. 天帝
B. 天下
C. 天空
D. 人的头顶
5.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中的“豆”指的是( )。 (满分:4)
A. 植物
B. 豆子
C. 盛肉羹的器具
6.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 (满分:4)
A. 耻和辱
B. 恭和敬
C. 杀和弑
D. 饥和饿
7.下列句子中的“问”字用其本义的时( )。 (满分:4)
A. 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
B. 伯牛有疾,子问之
C.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8.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 (满分:4)
A. 时机
B. 时常
C. 时间
D. 季节
9.《答李翊书》的作者是? (满分:4)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王安石
10.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 (满分:4)
A. 早晨
B. 朝廷
C. 早上省视父母、君王
D. 朝见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满分:4)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 五(色)令人目盲。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12.“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中的“俭”意为( )。 (满分:4)
A. 节俭
B. 不丰足
C. 俭省
D. 不放纵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句中“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4)
A. 两船平行
B. 跟圆相对,一边或者一面
C. 方式
14.“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的“节”指的是( )。 (满分:4)
A. 竹节
B. 木节
C. 节制
D. 节省
15.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是( )。 (满分:4)
A. 天下肴乱
高皇帝与诸公并肩而起
非有侧室之势以豫席 之也
B. 民者
在上所牧之。趋利如水走下
四方亡择也
C.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D. 食桃而甘
不尽
以其半啖君。
16.下列义项中,属于“诛”的本义的是( )。 (满分:4)
A. 索取
B. 治罪
C. 声讨
D. 以言语批评人
17.“策”的本义是( )。 (满分:4)
A. 鞭策
B. 马鞭
C. 策划
D. 简策
18.在“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一句中,“下”的意思是( )。 (满分:4)
A. 低贱的,下等
B. 下达,发布
C. 退让
D. 不及
19.“意气勤勤恳恳”中“意气”的意思是。 (满分:4)
A. 情谊,恩义
B. 志趣
C. 精神
D. 志向
E.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表示的意思是( )。 (满分:4)
A. 环绕
B. 结合
C. 救济
D. 周全
21.称呼曹操为“阿瞒”,“阿瞒”是曹操的。 (满分:4)
A. 绰号
B. 小号
C. 庙号
D. 尊号
E.
2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句中的“除”表示的意思是( )。 (满分:4)
A. 去
B. 去掉
C. 任命
D. 台阶
23.“盗”的本义为( )。 (满分:4)
A. 抢劫
B. 偷财物
C. 强盗
D. 敌寇
24.《史记》中用来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的是( )。 (满分:4)
A. 本纪
B. 表
C. 书
D. 世家
25.在古代汉语中,下面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4)
A. 虽然:虽然这样
B. 影响:对人或物起某种作用
C. 高兴:愉快
D. 颜色
E. 色彩
17春《古代汉语》(三)作业1
一、单选题:
1.掌管土地、户口的是。 (满分:5)
A. 户部
B. 礼部
C. 兵部
D. 工部
E.
2.下列句子中的“效”,当“结果,后果”讲的是( )。 (满分:5)
A. 哭者,悲之效也
B. 上之不能纳忠效信
C. 诸将效首虏
D. 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 (满分:5)
A. 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位置
B. 月缺月圆
C. 春夏秋冬
D. 星座
4."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句中“祖”的意思是( )。 (满分:5)
A. 宗奉
B. 祖宗
C. 效法
D. 祭祀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 (满分:5)
A. 《史记》
B. 《报任安书》
C. 《陈情表》
D. 《上书谏吴王》
三、判断题:
1.《淮阴侯列传》中描写的是韩信的事迹。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古代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北斗是指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古代勺酒的斗的形状。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这句话中三个“为”的意义相同。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郡是行政区域,这种区域划分的方法到清代才废止。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汉代诸侯王的封域称为“国”。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古代的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表记载历代世系、列国关系和职官更迭。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六部中,礼部是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戲下,无所知名。这句话中的“戲”通“麾”。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世家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国子学是高级官员子弟的学校,太学是一般官员和庶名俊秀子弟的学校。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上给皇帝的奏议。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端午节”也可以称作“端阳节”。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无忧网不错,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