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17春《道路工程(下)》在线作业二一答案
西南交大17春《道路工程(下)》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
1.现行的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路面的设汁指标是 (满分:4)
A. 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
B. 弯沉指标,抗剪指标,平整度指标
C. 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路面抗滑指标
D. 弯沉指标,弯拉应力,抗剪指标
2.护坡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 (满分:4)
A. 2m
B. 1
C. 1m
D. 25m
3.某路基已知路床顶以下80cm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WZ=0.65,查表可得W0=0.45、W1=0.5、W2=0.6、W3=0.7,则该路基属于( )状态。 (满分:4)
A. 过湿
B. 中湿
C. 干燥
D. 潮湿
4.路基压实度反映了路基的压实效果,其大小与路基填料的( )有关。 (满分:4)
A. 路基土的天然容重
B. 干密度
C. 路基土填土高度
D. 土样含水量
5.填隙碎石基层作为垫层作用是( )。 (满分:4)
A. 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
B. 减少路面的垂直变形
C. 提高路面抗渗水能力
D. 整平层或隔离层
6.为了排除路基范围内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可设置( )。 (满分:4)
A. 排水沟
B. 急流槽
C. 边沟
D. 截水沟
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础整体承载力不足最容易引起( )病害 (满分:4)
A. 板的拱起
B. 板接缝挤碎
C. 板的磨损
D. 唧泥
8.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 )理论。 (满分:4)
A. 弹性层状体
B. 极限荷载
C. 经验法
D. 弹性地基板
9.沥青路面产生拥包现象,是由于沥青混合料( )造成的。 (满分:4)
A. 抗拉强度不足
B. 抗前强度不足
C. 抗弯拉强度不足
D. 抗压强度不足
10.以下路堤填筑材料按照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排列是( )。 (满分:4)
A. 砂性土一粉性土—粘性土
B. 砂性土一粘件土一粉性土
C. 粉性土一粘性土一砂性土
D. 粘性土一砂性土一粉性土
11.以下哪个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必须按保温原则进行设计。( ) (满分:4)
A. 西南潮暖区
B. 西北干旱区
C. 青藏高原区
D. 东南湿热区
12.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是指( )。 (满分:4)
A. 地下水或长期地表积水的水位至路槽底的高度
B. 路肩边缘距原地面应满足一定要求的高度
C. 路面中心距路床顶的高度
D. 路肩边缘距地下水位的高度
13.在采用粘性土的石灰稳定土中,起稳定作用的石灰剂量为( )。 (满分:4)
A. 7%~10%
B. 3%~4%
C. 12%~14%
D. 8%~16%
14.为了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滑塌,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 (满分:4)
A. 植物防护
B. 设挡土墙
C. 砌石防护
D. 设护面墙
15.用于吸收、降低、汇集、排除地下水的功能的地下排水设施为( )。 (满分:4)
A. 暗沟
B. 渗沟
C. 截水沟
D. 渗水井
16.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级区划是按( )。 (满分:4)
A. 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
B.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C. 各地方的自然特点、人口数量
D. 潮湿系数、年降雨量
17.砾(碎)石基层的混合料中细料含量过多,将导致( )。 (满分:4)
A. 使施工不容易压实
B. 破坏粗集料的骨架作用,降低路面强度
C. 增强粘结力,增加密实度
D. 基本不透水,故水稳定性好。
18.设置在路基的填方和挖方的交接处的盲沟,其目的是拦截或降低( ),以保持路基的稳定。 (满分:4)
A. 边沟的水
B. 排水沟的水
C. 层间水或小股泉水
D. 地表水位
19.在施工中当含水量W>W0,且W接近W0时,应该( ) (满分:4)
A. 减少碾压次数
B. 换土
C. 增加碾压次数
D. 洒水
20.在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路面是以( )来表征土基的强度指标 (满分:4)
A. 抗剪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垂直强度
D. 抗压回弹模量
21.在各种公路路基用土中,最差的筑路材料是( )。 (满分:4)
A. 粘性土
B. 重粘土
C. 粉性土
D. 砂土
22.反映路基强度主要指标是( )。 (满分:4)
A. 回弹模量
B. 内摩擦角
C. 抗压强度
D. 承载力
23.混凝土板的传力杆应选用( )钢筋。 (满分:4)
A. 螺纹
B. 粗钢筋
C. 圆钢筋
D. A、B、C中任一种
24.某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上层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磨耗、抗滑性能,防水性能,所以通常采用( )。 (满分:4)
A.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B. 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C. 沥青混合料
D. 沥青贯入式碎石
25.矮路堤是指路基填土高度在( )的路堤。 (满分:4)
A. 1~3m
B. 2~3m
C. 1 ~1
D. 1
西南交《道路工程(下)》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是( ) (满分:4)
A. 面层
B. 基层
C. 垫层
D. 土基
2.已知某路段预估路面结构层约60cm,路面表层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2.0mm,查得临界高度材H1=1.7~1.9m, H2=1.2~1.3m, H3=0.8~0.8m,则该路段干湿类型是( )。 (满分:4)
A. 干燥
B. 中湿
C. 潮湿
D. 过湿
3.设置在路基的填方和挖方的交接处的盲沟,其目的是拦截或降低( ),以保持路基的稳定。 (满分:4)
A. 边沟的水
B. 排水沟的水
C. 层间水或小股泉水
D. 地表水位
4.以下路堤填筑材料按照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排列是( )。 (满分:4)
A. 砂性土一粉性土—粘性土
B. 砂性土一粘件土一粉性土
C. 粉性土一粘性土一砂性土
D. 粘性土一砂性土一粉性土
5.属于嵌挤类的沥青路面包括( )等。 (满分:4)
A.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贯入式
B.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
C.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表面处治
D. 沥青碎石和沥青贯入式
6.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 (满分:4)
A. 集料间的摩阻力和级配
B. 集料级配和施工含水量
C. 集料间的摩阻力和细粒土的粘结力
D. 碎石的塑性指数
7.为了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滑塌,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 (满分:4)
A. 植物防护
B. 设挡土墙
C. 砌石防护
D. 设护面墙
8.渗沟与盲沟的作用相近,但其兼有( )的功能,埋深可达5~6m以上。 (满分:4)
A. 汇集边沟的水
B. 排水量小
C. 汇集地下水
D. 汇集地表水
9.砾(碎)石基层的混合料中细料含量过多,将导致( )。 (满分:4)
A. 使施工不容易压实
B. 破坏粗集料的骨架作用,降低路面强度
C. 增强粘结力,增加密实度
D. 基本不透水,故水稳定性好。
10.某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上层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磨耗、抗滑性能,防水性能,所以通常采用( )。 (满分:4)
A.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B. 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C. 沥青混合料
D. 沥青贯入式碎石
11.沥青路面产牛纵向长裂缝是由于( )引起。 (满分:4)
A. 沥青含量过多
B. 沥青含量过少
C. 路基外裂
D. 基层厚度不足
12.为防止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对靠近路床的填料要求( ) (满分:4)
A. 粒径要求小而均匀
B. 含水量小
C. 粒径要求均一
D. 采用宕渣
13.路基压实度反映了路基的压实效果,其大小与路基填料的( )有关。 (满分:4)
A. 路基土的天然容重
B. 干密度
C. 路基土填土高度
D. 土样含水量
14.挡土墙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优先考虑采用的措施为( )。 (满分:4)
A. 换填料
B. 改变断面尺寸
C. 采用倾斜基础
D. 采用凸榫基础
15.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应采取( )措施。 (满分:4)
A. 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
B. 提高路表面温度
C. 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D. 采用开级配矿料
16.护坡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 (满分:4)
A. 2m
B. 1
C. 1m
D. 25m
17.反映路基强度主要指标是( )。 (满分:4)
A. 回弹模量
B. 内摩擦角
C. 抗压强度
D. 承载力
18.为了排除路基范围内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可设置( )。 (满分:4)
A. 排水沟
B. 急流槽
C. 边沟
D. 截水沟
19.路基用土中,最好的填料为( )。 (满分:4)
A. 砂
B. 石质土和砂性土
C. 粉性土
D. 粘性土
20.为提高路基压实效果,可以采用( )等措施。 (满分:4)
A. 减少土的含水量
B. 增大土的含水量
C. 增大压实功
D. 减小填料粒径
21.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 )理论。 (满分:4)
A. 弹性层状体
B. 极限荷载
C. 经验法
D. 弹性地基板
22.以下哪个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必须按保温原则进行设计。( ) (满分:4)
A. 西南潮暖区
B. 西北干旱区
C. 青藏高原区
D. 东南湿热区
23.填隙碎石基层作为垫层作用是( )。 (满分:4)
A. 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
B. 减少路面的垂直变形
C. 提高路面抗渗水能力
D. 整平层或隔离层
24.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级区划是按( )。 (满分:4)
A. 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
B.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C. 各地方的自然特点、人口数量
D. 潮湿系数、年降雨量
25.在施工中当含水量W>W0,且W接近W0时,应该( ) (满分:4)
A. 减少碾压次数
B. 换土
C. 增加碾压次数
D. 洒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