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7-5-11 10:41:19

福师17春《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    )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满分:2)
    A. 范仲淹
    B. 屈原
    C. 林则徐
    D. 谭嗣同
2.儒家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3.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 (    )开始的。          (满分:2)
    A. 孔子
    B. 老子
    C. 朱熹
    D. 王夫之
4.(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5.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满分:2)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著名观点。          (满分:2)
    A. 管仲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7.苦了不入于心是 (    )学派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8.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满分:2)
    A. 智商
    B. 年龄
    C. 才能
    D. 品德
9.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10.传统道德认为,(    )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11.韩愈对性三品的贡献在于(    )。          (满分:2)
    A. 提出了性三品的划分标准
    B. 提出了性三品说
    C. 否定了性三品说
    D. 提出了性三品的前提条件
12.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满分:2)
    A. 世硕
    B. 老子
    C. 孔子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D. 韩非子
13.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14.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          (满分:2)
    A. 注重学习
    B. 变化气质
    C. 维持平衡
    D. 人性本善
15.在先秦诸子中,(    )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满分:2)
    A. 老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二、多选题:
1.从哲学角度看,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触及的问题有(    )。          (满分:2)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诚信中包含着的唯心和封建成分有(    )。          (满分:2)
    A. 至诚如神
    B. 一言九鼎
    C. 一诺千金
    D. 君臣有信
3.以下学者属于性有善有恶论代表的是(    )。          (满分:2)
    A. 世硕
    B. 杨雄
    C. 王安石
    D. 王充
4.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    )。          (满分:2)
    A. 天伦之乐
    B.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 南面而乐
    D.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5.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满分:2)
    A. “生之谓性”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尽心、知性 、知天”
6.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 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 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7.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8.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          (满分:2)
    A. 善事父母
    B. 赡养父母
    C. 敬爱父母
    D. 善待父母
9.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满分:2)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荀悦
    D. 韩愈
10.儒家认为“德治”是限本的治国之道,理由有(    )。          (满分:2)
    A. 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 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 道德能成人之美
    D. 道德可以避免战争
三、判断题:
1.“子罕言利”意思是子罕十分重视“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近代以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受西方理性主义影响,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特别强调 贵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人性论上,法家的根本精神是不相信人可以自觉为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苏轼把风俗比着国家的 元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告子强调人性无善恶之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中国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总是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勉励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志于求道,奋发有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孔子是最早提出义利命题的思想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道德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道德孕育形成时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 君臣 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 移风易俗 ”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孝是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和而不同”的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    )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满分:2)
    A. 范仲淹
    B. 屈原
    C. 林则徐
    D. 谭嗣同
2.(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满分:2)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3.传统道德认为,(    )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4.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了(    )思想。          (满分:2)
    A. 知行相资以为用
    B. 知难行易
    C. 知易行难
    D. 知行合一
5.早在先秦时期,(    )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满分:2)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6.在先秦诸子中,(    )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满分:2)
    A. 老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7.(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8.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9.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满分:2)
    A. 世硕
    B. 老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10.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11.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满分:2)
    A. 智商
    B. 年龄
    C. 才能
    D. 品德
12.苦了不入于心是 (    )学派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    )语。          (满分:2)
    A. 子贡
    B. 子夏
    C. 司马牛
    D. 子思
14.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诚
15.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满分:2)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孔子
二、多选题:
1.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2.孟子把勇分为(    )。          (满分:2)
    A. 大勇
    B. 士君子之勇
    C. 血气之勇
    D. 意气之勇
3.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 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 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 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4.关于“教为政本,德教为先”思想,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首先是指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育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
    B.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它还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要坚持德育为首位的原则
    C. 在古代先贤们看来,通过道德教化,可以使善者益者,使不善者善之
    D. 历史上的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
5.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          (满分:2)
    A. 恻隐之心
    B. 辞让之心
    C. 是非之心
    D. 仁义之心
6.儒家学派直接指明了“德治”是最根本的治国之道,其理由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 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 道德能成人之美
    D. 道德不值一文
7.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 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 合于礼者为义
    D. 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8.从哲学角度看,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触及的问题有(    )。          (满分:2)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9.传统道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满分:2)
    A. 先秦时期
    B. 秦汉隋唐
    C. 宋元明清
    D. 辛亥革命后
10.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满分:2)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荀悦
    D. 韩愈
三、判断题:
1.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生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中国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总是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勉励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志于求道,奋发有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人生哲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关系,它所研究的是思想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人生普遍的根本的规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苏轼把风俗比着国家的 元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二程和朱熹把知分为 见闻之知 和德性之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和而不同”的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满分:2)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A. 错误
    B. 正确
11.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道德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子罕言利”意思是子罕十分重视“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仁爱不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儒家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源于儒家学者个人的人生坎坷不得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在治国问题上,传统道德思想史上有依靠 刑政 还是依靠 德政 两种主张的争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传统道德讨论的德刑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与 法制 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春《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