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7春《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道尔顿制”,最初称“实验室制”,由美国学者( )创立。 (满分:2)
A. 柏克赫斯特
B. 杜威
C. 奥苏贝尔
D. 皮亚杰
2.( )以发展“仁者爱人”的德性为主,并由“仁爱”私德发展出“民贵君轻”的“民主”公德意识。 (满分:2)
A. 孔荀之道
B. 孔孟之道
C. 先秦儒家
D. 明心论
3.“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效益”,实与( )相关。 (满分:2)
A. 效益规模
B. 五段教学法
C. 师生水平
D. 学习需求
4.“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课程与教学概念只在( )年前后才浮出水面。 (满分:2)
A. 1998
B. 1999
C. 2000
D. 2001
5.校本行动研究 建议人们用( )的“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满分:2)
A. 自然研究
B. 社会教育
C. 行动研究
D. 行为研究
6.( )的单向流动则假定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材或应用教师讲解中提出的某种原理来做练习而不需要提出学生的个人化解释。 (满分:2)
A. 学生-教材
B. 教材-学生
C. 教师-学生
D. 学生-教师
7.教师( )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满分:2)
A. 写
B. 说
C. 看
D. 想
8.( )年8月,会议的结论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并由陆定一写成《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当年第7期。 (满分:2)
A. 1948
B. 1958
C. 1968
D. 1978
9.对现实的教学传统的批评总是以"( )"作为立论的基点。 (满分:2)
A. 现实的教学传统发生了某种危机
B. 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C. “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
D. 教学自身的合理性根据
10.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 )的叙述 (满分:2)
A. 管理事件
B. 生活事件
C. 德育事件
D. 课堂事件
11.在陶行知看来,“设计教学法”少了一个关键的( )字,因而设计教学法和教学做合一是“两位先生”。 (满分:2)
A. 学
B. 记
C. 做
D. 行
12.教师理解和选择何种"( )"的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满分:2)
A. 有效教学
B. 有效学习教育
C. 有效研究
D. 有效认知
13.“设计教学法”的道路很接近( )的“教学做合一” (满分:2)
A. 陶行知
B. 俞子夷
C. 克伯屈
D. 杜威
14.1927年( )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 (满分:2)
A. 张君劢
B. 陶行知
C. 曹孚
D. 梁启超
15.在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1923年发生的( )颇具有象征性意义。 (满分:2)
A. 创造教育
B. 科玄论战
C. 设计教学
D. 研究学习
二、多选题:
1.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显现出来,浮出水面,其特点包括:( ) (满分:2)
A. 使教师由原来的"教教材"转换为"使用教材"
B. 使学生的“追问”和教师的“回应”成为可能
C. 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
D. 完全合理但它简单易行
2.教育实验研究基本要素( ) (满分:2)
A. 自变量与因变量
B. 前测与后测
C. 实验组与控制组
D. 假设与验证
3.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题为《人生观》的演讲,认为( )。 (满分:2)
A. 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
B. 科学教育偏重于理智与体质
C. 欧战终后,有结算二三百年之总帐者,对于物质文明,厌恶之论已屡见矣
D. 人生观受“自由意志”之支配,而科学受“因果关系”的支配
4.教学历来有的两种传统是( )。 (满分:2)
A. 不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B. 现身在场的、看得见的教学传统
C. 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
D. 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5.“泛教育自传”包括( )。 (满分:2)
A. 真实的教育经历
B. 教育做法
C. 教育想法的谈论方式
D. 教学事件
6.“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教学程序为:( )、当时知道结果”等教学环节。 (满分:2)
A. 启发
B. 阅读
C. 练习
D. 小结
7.下列说法属于“明心论”的观点的是( )。 (满分:2)
A. 假定人性“恶”
B. 假定人性“善”
C. 主张“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
D. 主张“知先行后”的知识学习
8.中国古代教学传统中的“知行”问题的争论在20世纪后半期显示为( )。 (满分:2)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活动课程”
C. “综合实践活动”
D. “返回生活世界”
9.为了克服“同步教学”的弊病,“异步教学”将教师的( )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教学的异步化。 (满分:2)
A. 教师指导
B. 个别指导
C. 分类指导
D. 全体指导
10.“目标教学”实验的教学程序大致为“单元诊断、单元定标、单元新授、单元测验、单元矫正”,其中( )是关键的步骤。 (满分:2)
A. 单元定标
B. 单元诊断
C. 单元测验
D. 单元诊断
三、判断题: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1.受前苏联教育界的启示,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人在1974年也开始在北京八中、景山学校、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等地进行“程序教学”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市郊创办“山海工学团”将工场、学堂、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验她的“实验室制”,后直接改称“道尔顿制”,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迅速发生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师“用钢笔录音”实质是以“公开发表”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虽然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教育生活,但是这些案例本身却不是教师的教育自传的一个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现身在场的教学传统显示为"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 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也就是"教师听,学生讲"的模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教材-教师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教师只能完整地传递教材的信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材的信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博学论”重视“思”、“行”与“自然之教”,“明心论”重视“学”、“知”与“人为之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社会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濒于诱入旧的形式主义的圈套时,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试图挽救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成为设计教学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教学传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善于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1958年毛泽东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明心论”以孟子的教学观为代表,“博学论”以荀子的教学观为代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81年,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反馈→小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血脉”与“词章”之辩,实际上隐含了当时佛学中的“顿悟”与“渐修”之间的争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研究者不仅需要使用某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有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眼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克伯屈认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思想和实践,与他是不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从学科的视角考察,"教育经典"或"教育事件"的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数学教学领域如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2001年前后,“研究性学习”成为中国教学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荀子所谓养“浩然之气”,相当于孔子讲“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设计教学法”的真正区别,在于“教学做合一”有“做”而“设计教学法”没有“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 )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 (满分:2)
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统计法
2.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 )的叙述 (满分:2)
A. 管理事件
B. 生活事件
C. 德育事件
D. 课堂事件
3.历史上最早进行教育调查研究的人是美国学者( ) (满分:2)
A. 狄恩
B. 赖恩
C. 弗而思
D. 赖斯
4.早在1926年美国人普莱西(Pressey, S.)已经设计了一种名为( )的机器。 (满分:2)
A. 自主学习
B. 自动教学
C. 程序性教学
D. 操作性学习
5.教育"( )"则更注重从人类自身这里寻找教育的根据。 (满分:2)
A. 类比研究
B. 调查研究
C. 自然研究
D. 社会研究
6.对现实的教学传统的批评总是以"( )"作为立论的基点。 (满分:2)
A. 现实的教学传统发生了某种危机
B. 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C. “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
D. 教学自身的合理性根据
7.校本行动研究 建议人们用( )的“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满分:2)
A. 自然研究
B. 社会教育
C. 行动研究
D. 行为研究
8.( )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论,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索的欢乐 (满分:2)
A. 有意义学习
B. 探究学习
C. 接受学习
D. 机械学习
9.教师( )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满分:2)
A. 写
B. 说
C. 看
D. 想
10.教师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 )"的境界。 (满分:2)
A. 研究性教学
B. 感知性教学
C. 接触性教学
D. 认知性性教学
11.教育中的"类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寻找"人"与"( )"的相类性或相似性来获得教育启示 (满分:2)
A. 社会
B. 自然
C. 世界
D. 自我
12.“道尔顿制”,最初称“实验室制”,由美国学者( )创立。 (满分:2)
A. 柏克赫斯特
B. 杜威
C. 奥苏贝尔
D. 皮亚杰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13.好学生的标准牵扯到( )的问题。 (满分:2)
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标
C. 课程结构
D. 课程评价
14.( )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 (满分:2)
A. 有意义学习
B. 探究学习
C. 接受学习
D. 机械学习
15.“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效益”,实与( )相关。 (满分:2)
A. 效益规模
B. 五段教学法
C. 师生水平
D. 学习需求
二、多选题:
1.杜威提出的( )等等,几乎都与卢梭"自然教育"有某种联系。 (满分:2)
A. 教育即生长
B. 教育无目的
C.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D. 教育的人文认识
2.教学历来有的两种传统是( )。 (满分:2)
A. 不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B. 现身在场的、看得见的教学传统
C. 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
D. 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3.“目标教学”实验的教学程序大致为“单元诊断、单元定标、单元新授、单元测验、单元矫正”,其中( )是关键的步骤。 (满分:2)
A. 单元定标
B. 单元诊断
C. 单元测验
D. 单元诊断
4.“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2)
A. 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B. 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的目标并掌握学习的内容
C. 学生自己能够根据学习的实际过程调整学习目标和内容
D. 教师主导作用
5.“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包括( )。 (满分:2)
A. 中小学教师
B. 校外研究者
C. 教研师
D. 教委领导
6.“文纳特卡制”将课程分为( )。 (满分:2)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劳动课程
7.教育实验研究的关键特征包括( ) (满分:2)
A. 教育实验研究以教育"假设"为研究的起点
B. 教育实验研究是以测量和统计的方式对假设的“验证”
C. 教育实验研究以“控制”的教育情境作为验证的前提条件
D. 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8.自然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 ) (满分:2)
A. 人为的教育和管制
B. 让学生自然生长
C. 在热切的愿望中学习
D. 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生活
9.在“异步教学”研究者看来,人类教学实践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个别教学阶段、同步教学阶段和异步教学阶段。 (满分:2)
A. 古代教学实践
B. 仿古教学实践
C. 近代教学实践
D. 现代教学实践
10.真正的“主动学习”意味着在( )活动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地完成。 (满分:2)
A. 学习目标与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B. 为达成目标的问题解决
C. 学习过程的监督反馈
D. 学习结果的评价
三、判断题:
1.教学是课程的目的,课程通过教学而进入课堂,影响教师和学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917年前后,“自学辅导法在我国小学教育界展开了试验”“自学辅导主义”教学鼓励“儿童自动”,重视教授之前的学生“预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验她的“实验室制”,后直接改称“道尔顿制”,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迅速发生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探究学习”以“发现学习”为基本前提,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过程往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等,几乎都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有某种联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从教师的“化难为易”转换为由学生亲自面对教材本身、亲自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化难为易”,这就是“主动探究”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从中国教学的源流以及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大致可以获得三个关键词:主动探究;情感意志;生活实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研究者不仅需要使用某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有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眼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强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改变当前过于单一、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尤其是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这并就意味着“教师讲—学生听”就一定无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英国学者麦克尼芙(McNiff, J.)以自己的行动研究经历呼吁人们关注行动研究中的主干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1981年,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反馈→小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受前苏联教育界的启示,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人在1974年也开始在北京八中、景山学校、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等地进行“程序教学”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社会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异步教学”主要以“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环节展开课堂教学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所谓"校本教学研究",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了某个教学的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解决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虽然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教育生活,但是这些案例本身却不是教师的教育自传的一个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教学传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善于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接受学习”(尤其是“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分歧即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非此即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访谈法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某种教学传统(比如“讲授教学”)之所以能够现身在场,之所以能够被看得见,总意味着这种传统蕴涵了某种“认知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从学科的视角考察,"教育经典"或"教育事件"的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数学教学领域如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需要解题参考资料,需要参考资料,需要参考资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