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春《德育论》在线作业
华师17春《德育论》在线作业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二的儿童是( )。 (满分:2.5)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2.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 (满分:2.5)
A. 调控功能
B. 导向功能
C. 评价功能
D. 制约功能
3.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5)
A. 托马斯•阿奎那
B. 卢梭
C. 涂尔干
D. 布鲁纳
4.“我们对个性予以极大的,在原则上是不寻常的尊重。”它的提出者是( )。 (满分:2.5)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马卡连柯
D. 卢梭
5.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 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满分:2.5)
A. 计划性
B. 正面性
C. 复杂性
D. 多端性
6.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5)
A. 弗洛伊德
B. 柯尔伯格
C. 班杜拉
D. 杜威
7.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 (满分:2.5)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自然性功能
D. 个体发展功能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满分:2.5)
A. 知与行的矛盾
B.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 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 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9.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 (满分:2.5)
A. 思想教育的范畴
B. 政治教育的范畴
C. 道德教育的范畴
D. 法制教育的范畴
10.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5)
A. 托马斯•阿奎那
B. 卢梭
C. 涂尔干
D. 布鲁纳
11.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5)
A. 弗洛伊德
B. 柯尔伯格
C. 班杜拉
D. 杜威
12.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5)
A. 托马斯•阿奎那
B. 卢梭
C. 涂尔干
D. 布鲁纳
无忧工作室ap5u.com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
13.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 ) (满分:2.5)
A. 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
B. 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
C. 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
D. 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
14.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满分:2.5)
A. 计划性
B. 正面性
C. 复杂性
D. 多端性
15.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 (满分:2.5)
A. 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B. 注重多样性
C. 注重实践性
D. 注重理论性
16.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 ) (满分:2.5)
A.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7.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三的儿童是( )。 (满分:2.5)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18.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四的儿童是( )。 (满分:2.5)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19.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 (满分:2.5)
A. 决策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20.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 ) (满分:2.5)
A. 认识性德育课程
B. 活动性德育课程
C. 核心德育课程
D. 隐性德育课程
21.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 (满分:2.5)
A. 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B. 外显的行为
C. 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D. 隐性课程的设计
22.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满分:2.5)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23.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 (满分:2.5)
A. 文化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政治功能
D. 自然性功能
24.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满分:2.5)
A.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 受教育者的发展
C.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25.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指导教育方法称为( ) (满分:2.5)
A. 说理教育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26.狭义的德育专指( )。 (满分:2.5)
A. 道德教育
B. 政治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
27.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满分:2.5)
A. 1983年
B. 1993年
C. 1995年
D. 2000年
28.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 )。 (满分:2.5)
A. 凸显生活性
B. 实践道德生活
C. 取材于现实生活
D. 通过实际的生活
29.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 ) (满分:2.5)
A. 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 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 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 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30.(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满分:2.5)
A. 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
B.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C. 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D. 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31.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 )。 (满分:2.5)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法制教育
32.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 (满分:2.5)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无我
33.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 (满分:2.5)
A. 神学目的论
B. 个人中心目的论
C. 社会中心目的论
D. 教师中心目的论
34.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 (满分:2.5)
A. 王逢贤
B. 鲁洁
C. 班华
D. 钟启泉
35.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满分:2.5)
A. 1989年
B. 1993年
C. 1995年
D. 2000年
36.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 ) (满分:2.5)
A. 活动性
B. 民主性
C. 认知性
D. 科学性
37.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 (满分:2.5)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经济功能
D. 自然性功能
38.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 (满分:2.5)
A. 思想教育部门
B. 政治教育部门
C. 道德教育部门
D. 法制教育
39.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 (满分:2.5)
A. 文化功能
B. 自然性功能
C. 个体发展功能
D. 个体享用性功能
40.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 (满分:2.5)
A. 实际锻炼法
B. 陶冶教育法
C. 说理教育法
D. 榜样示范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竟然都是满分答案。。太给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