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春《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
华师17春《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从传播学、符号学的角度来讲,意蕴或意义是语言符号的( )。 (满分:3)
A. 本质
B. 意义
C. 能指
D. 所指
2.当文学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时,( )也就必然地成了文学的主要对象。 (满分:3)
A. 生活
B. 美
C. 社会
D. 人
3.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满分:3)
A. 语言层
B. 现象层
C. 意蕴层
D. 语音层
4.( )又被称为"展示",是指叙事者似乎并不露面,而是让事件自身直接呈现的一种叙事方式。 (满分:3)
A. 抒情
B. 描写
C. 议论
D. 起兴
5.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 )居于核心地位。 (满分:3)
A. 语言层
B. 现象层
C. 符号层
D. 想象
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满分:3)
A. 诗学
B. 文体学
C. 文艺美学
D. 艺术学
7.在三类形象中,( )的符号性最为突出、显著,因为这种形象本身就是一个符号。 (满分:3)
A. "再现"型的形象
B. "表现"型的形象
C. "象征"型的形象
D. "情感"型的形象
8.( )即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思想意义。 (满分:3)
A. 文学文本的主题
B. 文学文本的中心
C. 写作主题
D. 文章载体
9.语音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 )上。 (满分:3)
A. 音节美
B. 结构美
C. 意象美
D. 想象
10.(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作家对其生活感受的表现。 (满分:3)
A. 诗言志
B. 诗缘情
C. 感物说
D. 摹仿说
二、多选题:
1.关于文本意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本事意蕴是指形象、故事或现象层本事固有的主观意义。
B. 审美意蕴的特点在于其明显大于本事固有的意义,具有超越本事蕴意的普遍性
C. 现象层或者形象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意蕴称之为"审美意蕴"。
D. 由现象层或形象引申出的、具有某种象征意味或隐喻性、暗示性的意义,我们称其为"审美意蕴"。
2.文学活动的对象化主要体现在( )。 (满分:4)
A. 对象化是指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把客观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来把握,即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把握。
B. 为了进行文学创作,他不仅需要了解生活,收集和熟悉生活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把社会生活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生活现象中所蕴藏的人的内涵。
C. 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理解生活,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中的对象。
D. 生活不仅仅是一个主体之外的认识对象,而且更因为主体的感同身受,因为主体以切身经验的体认,而成为主体化、情感化和个性化了的对象。
3.以题材作为分类标准,可以把诗分为( )等。 (满分:4)
A. 田园诗
B. 山水诗
C. 边塞诗
D. 咏史诗
4.关于散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散文为了表达关于人生的审美感受,可以使用各种材料
B. 散文写作也受材料的限制,但没有题材上的限制
C. 散文的样式极其繁多
D. 散文种类的繁多,与散文题材的多样化无直接关系
5.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游记散文
B. 叙事散文
C. 抒情散文
D. 议论散文
6.关于现代小说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现代小说理论,主要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从叙事技巧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特点进行了新的研究。
B. 现代小说叙事学的研究侧重于讨论叙事方式对小说的影响。
C.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小说的叙事及其蕴意不仅取决于人物、情节和环境,而且还会受叙事结构形式的影响。
D. 叙事者采取什么样的叙事视角,以什么样的叙事话语来叙述,如何处理叙事时间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叙事和叙述的结果。
无忧工作室ap5u.com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
7.如果从作品的表现形态或者作品内涵的文学精神上划分,文学作品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如( )。 (满分:4)
A. 现实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代主义文学
D. 虚拟文学
8.18、19和20世纪这三个世纪的小说的三种叙述方式:( )。 (满分:4)
A. 讲述
B. 描写
C. 思考
D. 想象
9.关于现代小说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现代小说理论,主要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从叙事技巧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特点进行了新的研究。
B. 现代小说叙事学的研究侧重于讨论叙事技巧对小说的影响。
C.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小说的叙事及其蕴意完全取决于人物、情节和环境,不会受叙事结构形式的影响。
D. 叙事者采取什么样的叙事视角,以什么样的叙事话语来叙述,如何处理叙事时间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叙事和叙述的结果。
10.语义的多义、含蓄之美,具体体现在( )。 (满分:4)
A. 由谐音等语言的形式特征所造成的丰富、多义和含蓄,给人带来了语言的美感。
B. 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民歌,常常利用谐音来表现一语双关的含蓄性。
C. 利用语言修辞来创造多义性和含蓄性。如反讽、隐喻等等所造成的语义含蓄和多义。
D. 特殊的修辞手法不同程度地丰富了语义,增加了文学语言的含蓄和多义,体现了文学语言特有的审美意味。
三、判断题:
1.现象层既是文学文本必须具有的一个层面;现象层的形象系统又是一种符号,它承担着表现文学文本意蕴的任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对象化是文学的审美性在文学活动方式及其过程中的体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典型(type)是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的简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文学在把握人生上并不是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虚构作品。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文学形象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艺术形象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对拓展文学的审美空间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文学的性质与特征,可以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来概括。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