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7-6-27 18:21:21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闭卷、C卷) 答案参考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安全工程专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考核形式闭卷、C卷)
一、某汽车生产厂焊装车间主要承担白车身总成的焊装、铆接、铰接、螺柱焊接以及磨光检验等工作。主要焊接总成有:白车身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发动机框架总成、车身下体梁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车门、后门总成、尾门总成及发动机盖分总成以及其他移动件分总成等。焊装车间主要工艺流程为:地板焊接—>左右侧围焊接—>车身主焊接—>调整—>四门二盖焊接。 (10分)(一)单项选择题1.电焊烟尘可引起《职业病目录》中的_______职业病。 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B.电焊工尘肺 C.职业性哮喘                  D.黑变病 2.为了预防职业病,焊装车间最主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__。 A.通风设施         B.降温设施            C.喷淋设施             D.眼冲洗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3.该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__________。 A.电焊烟尘            B.高温               C.电磁辐射                D.苯 4.该车间应采取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有__________。A.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如通风设施等 B.个体防护措施,如电焊面罩 C.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如职业健康体检等 D.定期旅游度假二、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2 m,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成衣车间。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人,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 8 m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10分)(一)单项选择题1.“回”形标志表示__。A.加强绝缘         B.双重绝缘          C.工作绝缘         D.基本绝缘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__。A. TT系统         B. PT系统          C. TN系统         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__。A.导线截面          B.导线材料         C.导线长度            D.绝缘材料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__。A. A类火灾         B.B类火灾            C.带电火灾         D. C类火灾(三)简答题5、对以上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可以采用哪些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并简单介绍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6、在上述事故应急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三、1993年3月10日14时07分24秒,某发电厂1号机组锅炉发生特大炉膛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严重,死23人,伤24人(重伤8人)。发电厂1号锅炉是美国ABB一CE公司(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锅炉,额定主蒸汽压力17.3 MPa,主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温度540℃,主蒸汽流量2008t/h。1993年3月6日起该锅炉运行情况出现异常,为降低再热器管壁温度,喷燃器角度由水平改为下摆至下限。3月9日后锅炉运行工况逐渐恶化。3月10日事故前一小时内无较大操作。14时,机组负荷400 MW,主蒸汽压力巧.22 MPa,主蒸汽温度513℃,再热蒸汽温度512℃,主蒸汽流量1154.6t/h,炉膛压力维持负10 mm水柱,排烟温度A侧110℃,B侧158℃。磨煤机A、B、C、D、E运行,各台磨煤机出力分别为78.5%、73%、59%、38%,磨煤机B处于检修状态,磨煤机F备用。主要CCs(协调控制系统)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节状态外,其余均设为“自动”,吹灰器需进行消缺,故13时后已将吹灰器汽源隔离。事故发生时,集中控制室值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集中控制室备用控制盘上发出声光报警:“汽机跳闸”、“旁路快开”等光字牌亮。逆功率保护使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厂用电备用电源自投成功,电动给水泵自启动成功。由于汽包水位急剧下降,运行人员手动紧急停运炉水循环泵B、C(此时A泵已自动跳闸)。就地检查,发现整个锅炉房迷漫着烟、灰、汽雾,人员根本无法进人,同时发现主汽压急剧下降,即手动停运电动给水泵。由于锅炉部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柜通讯中断,引起CRT(计算机显示屏)画面锅炉侧所有辅助设备的状态失去,无法控制操作,运行人员立即就地紧急停运两组送引风机。经戴防毒面具人员进人现场附近,发现炉底冷灰斗严重损坏,呈开放性破口。该起事故死亡23人,其中电厂职工6人(女1人),民工17人。受伤24人,其中电厂职工5人,民工19人。事故后对现场设备损坏情况检查后发现:21 m层以下损坏情况自上而下趋于严重,冷灰斗向炉后侧呈开放性破口,侧墙与冷灰斗交界处撕裂水冷壁管31根。立柱不同程度扭曲,刚性梁拉裂;水冷壁管严重损坏,有66根开断,炉右侧21 m层以下刚性梁严重变形,0 m层炉后侧基本被热焦堵至冷灰斗,三台碎渣机及喷射水泵等全部埋没在内。炉前侧设备情况尚好,磨煤机、风机、烟道基本无损坏。事故后,清除灰渣934立方米。该起事故最终核算直接经济损失778万元人民币,修复时间132天,少发电近14亿度。因该炉事故造成的供电紧张,间接损失严重。(10分)(一)单项选择题1.运行记录中无锅炉灭火和大负压记录,事故现场无残焦,可以认定__。A.火灾引起爆炸               B.并非煤粉爆炸C.静电引起爆炸               D.锅炉年久失修2.从事故的主要过程分析,锅炉__可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A.落渣振动                  B.炉内喷出水汽C.炉膛压力上升                D.锅炉严重结积渣(二)多项选择题3.该事故机组自3月1日以来,运行一直不正常,再热器管壁温连续超过报警温度。虽经采取调整火焰中心,加大吹灰和减轻负荷等措施,壁温超限问题仍未解决。运行值班长向华东电管局总调度和省电管局调度请示,华东电管局总调度和省电管局应__。A.要求锅炉坚持运行                   B.要求将锅炉负荷再提高一些运行C.要求停止运行                     D.要求查找故障原因4.这是一起锅炉设备严重损坏和人员群亡的责任事故,          是事故的根本原因。A.缺乏安全操作规程                     B.管理不善C.锅炉炉膛设计、布置不完善             D.运行指挥失当(三)简答题5.该台锅炉在投人运行以后,在燃用设计煤种及允许变动范围内的煤种时,出现了锅炉结渣、再热汽温达不到设计值而过热器、再热器管壁严重超温的问题;虽然采取了降负荷运行和下摆燃烧器等,但最终酿成了事故。制造厂对事故有责任吗?
      6.在运行管理上,电厂对引进的设备和技术研究、消化不够,在采取一系列常规措施未能改善锅炉运行状况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对炉内严重结渣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没有采取果断措施。电厂对事故负有什么责任?四、某矿煤炭生产任务繁重,产量超过核准指标。构成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巷道尚未贯通。虽然矿上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瓦斯传感器存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某日228工作面发生了冲击地压,工人在未断电情况下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68万元。经查,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生产值班负责人,死亡和受伤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致使事故损失严重。(10分)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2、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3、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五、1995年某月某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2人,重伤5人,数日后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化工厂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1994年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5月份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年2月21日,该厂与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1995年3月1日起至2000年2月28日由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松桥化工厂。1995年3月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冬全面负责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巧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5月18日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 75 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秒钟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人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10分)(一)单项选择题1.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泄漏物__。A.产生了射流                     B.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C.与压盖螺栓摩擦产生了静电         D.与空气混合后发生激烈氧化而燃烧。2.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工人陈某用扳手压盖螺栓时,__。A.产生了静电         B.拧错了方向          C.速度太快         D.产生了火花(二)多项选择题3.由上述可以看出,操作工人__。A.没有劳动保护               B.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C.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D.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4.这起事故中,生产副厂长王某         A.应负有直接责任         B.违章指挥         C.处理不当          D.没有责任(三)简答题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
      6.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颜冬,自从租赁松桥化工厂以来,没有制订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工艺操作规程就组织化工生产;在压力容器等设备资料不齐全的条件下就盲目开工,违反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作为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指挥者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什么责任?六、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 t)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渗入水中并顺水流人地沟。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10分)(一)单项选择题1.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应__。A.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            B.请示启动应急预案C.自行处理                        D.及时报告公安部门2.应急预案第一部分应该是__。A.准备程序         B.基本应急程序            C.预案概况             D.预防程序(二)多项选择题3.应急预案应包括__。A.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B.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C.培训与演练计划                D.事故责任认定4.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原则是__。A.抢救物质优先               B.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C.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D.保护环境优先(三)简答题
      5.作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这一现场时,你要重点检查什么?
      6.如果氢氧化钠已经流人当地河流,除了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以外,还必须向什么部门报告?七、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人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 cm,上面浮有30 cm的浮油。在液面上100 cm的法兰处,班长乙采用焊接方式。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油池爆炸,焊工甲掉人油池死亡。(10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油气场所焊接,必须由取得__人员操作。A.懂得防火知识            B.懂得防爆知识C.焊工作业证                D.经过培训2.该事故的性质是__。A.自然灾害          B.刑事案件          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二)多项选择题3.直接与事故有关的因素有__。A.空气         B.污油挥发气体         C.环境温度            D.电焊火花4.钳工甲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__。A.电磁场            B.触电            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三)简答题5、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涉及哪些类别?6、该事故中,动火票制度是爆炸的间接原因吗?八、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平方米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 53平方千米,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事故调查确认:(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10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__不属于特种设备。A.电梯         B.气瓶         C.冲床            D.大型游乐设施2.气瓶充装后应有专人逐只进行安全检查。在下列检查内容中,叙述错误的选项是__。A.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是否良好             B.充装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C.瓶体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迹象                   D.瓶体是否清洁(二)多项选择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气瓶安全附件的是___。A.色环         B.爆破片          C.瓶帽         D.减压阀4.气瓶在充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___等情况时,禁止充装。A.瓶内混有可能与所装气体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B.气瓶外皮有污垢C.易燃液化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或者超过规定值D.气瓶存在严重缺陷(三)简答题5.如果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这一现场时,你要重点检查什么?6.如果氢氧化钠已经流人当地河流,除了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以外,还必须向什么部门报告? C卷参考答案 一、1.B   2.A    3.ABC    4.ABC二、1.B   2.C    3.ACD    4.AB5.专家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1)熟悉分析系统;(2)确定顶上事件;(3)确定分析的边界;   (4)详细调查事故的原因;(5)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6)确定分析的深度;(7)编制事故树;(8)事故树定性分析;(9)事故树定量分析。6.(1)安全出口被锁,安全通道过窄,导致事故发生后,工人无法快速疏散;      (2)未对工人进行应急培训或应急演练,导致工人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能力,不能及时利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3)单位负责人临阵脱逃,没有指挥应急抢险;   (4)事先没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也未确定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的应急职责。三、1.B   2.D    3.CD    4.CD5、制造厂负有主要责任。6、电厂负有运行管理不当的次要责任。四、1、(1)掘进工作面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2)工人检修电气设备时违章带电作业;(3)因冲击地压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又没有独立通风系统,造成爆炸极限;(4)瓦斯监测系统传感器故障,信息传输不畅。2、(1)超能力生产,导师致采掘工作积极紧张;(2)生产值班工作人员脱岗;(3)机电设备管理混乱,或安全监测设备不能维修;(4)未能教育职工正确佩戴自救器;(5)下井人员未佩带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3、(1)加强技术管理,保证采掘平衡,生产和通风系统完整畅通;(2)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等技术装备,并始终保护良好状态;(3)采取技术措施,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4)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自觉使用自救设备;(5)坚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加强瓦斯测放,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五、1.B2.D   3.BCD   4.ABC5.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生产副厂长王某指挥工人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更加严重,釜内物料(其成分主要是醋酸)从泄漏处大量喷出,在釜体上部空间迅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金属撞击产生的火花即发生爆燃,并形成大火。因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氧化釜发生物料泄漏,泄漏后的处理方法不当,生产副厂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无知作业。6.生产经营指挥者颜某对这起事故负全面责任。六、1.A2.C   3.ABC   4.BCD5.应重点检查:(1)是否制定了危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2)仓库保管员报告后,主管领导是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3)在应急抢救的同时,是否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6.还应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七、1.C2.C   3.ABD   4.BCD5.其他爆炸,火灾,淹溺,灼烫,机械伤害。6.不是。八、1.C2.D   3.BC   4.ACD5.(1)有能够确保充装安全和充装质量的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措施;
       (2)有按照有关规定接受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相关的气瓶检验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负责气瓶充装安全工作的安全人员;
   (3)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场地、设备、设施、检测手段等,并能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气瓶。6.气瓶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移动式、可重复充装的压力容器。由于经常装载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性等危险介质,压力范围遍及高压、中压、低压,因此气瓶除具有一般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性质外,在充装、搬运和使用方面还有一些特殊问题,如气瓶在移动、搬运过程中,易发生碰撞而增加瓶体爆炸的危险;气瓶经常处于贮存物的罐装和使用的交替进行中,即处于承受交变载荷状态;气瓶在使用时,一般与使用者之间无隔离或其他防护措施。所以要保证安全使用,除了要求它符合压力容器的一般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规定和要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闭卷、C卷) 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