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政治学导论(专科)》17年9月作业考核含答案
川农《政治学导论(专科)》17年9月作业考核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 )反对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监督、计划、垄断不住、补贴、津贴关税及其他形式的贸易管制不仅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 (满分:2)
A. 凯恩斯
B. 欧文·修斯
C. 马克思
D. 斯密
2.( )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它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内化相统一的过程。 (满分:2)
A. 政治态度形成
B. 意识形态形成
C. 政治文化形成
D. 政治社会化
3.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力,主要在于国家权力( )。 (满分:2)
A. 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B. 有权威
C. 有道德约束
D. 有影响力
4.对个人而言,( )决定了各种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了不同社会的人民持有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态度。 (满分:2)
A. 政治态度
B. 意识形态
C. 政治文化
D. 政治社会化
5.1960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派伊的代表作品是( )。 (满分:2)
A. 《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B. 《政治发展的诸方面》
C. 《传统社会的消失》
D. 《发展中地区的政治》
6.从( )开始,法律才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工具。 (满分:2)
A. 17世纪
B. 18世纪
C. 19世纪
D. 20世纪
7.( )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满分:2)
A. 政府
B. 国家
C. 跨国公司
D. 技术革命
8.( )让人们保持对领导人的注意和观察 (满分:2)
A. 地区政治文化
B. 臣属政治文化
C. 参与者政治文化
D. 大众政治文化
9.( )是亨廷顿认为的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 (满分:2)
A. 政治民主化
B. 政治社会化
C. 政治制度化
D. 政治稳定
10.( )被认为是“活的制度”,与政府、法律、规则等“形式的政治制度”相对应。 (满分:2)
A. 社会公德
B. 人民素质
C. 经济水平
D. 政治态度
11.阿尔蒙德认为,标志着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类型是( )。 (满分:2)
A. 臣属型文化
B. 参与型文化
C. 狭隘型文化
D. 群众型文化
12.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政治态度的贡献在于通过( )将微观政治学与宏观政治学联系起来,将政治文化限定在一种政治系统下国民的政治取向模式的特殊影响方式。 (满分:2)
A. 公民心理客观取向的分析
B. 公民心理主观取向的分析
C. 政治心理学和政治系统
D. 公民文化品质
13.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划分为( )。 (满分:2)
A. 服从型政治文化与冲突型政治文化
B. 协调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C.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D.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协调型政治文化
14.利普哈特认为某些有着明显的( )的社会仍然可以有稳定的民主制度。 (满分:2)
A. 地区政治文化
B. 臣属政治文化
C. 参与者政治文化
D. 非同意型政治文化
15.政治发展在地理上指的是( )。 (满分:2)
A. 非洲国家
B. 亚洲国家
C. 发达国家
D. 发展中国家
16.( )的成功实施,将使中国在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避免政治秩序的剧烈动荡同时,自下而上的建设民主政治成为可能。 (满分:2)
A. 改革开放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基层民主
D. 村民自治
17.国家与社会关系采取另一种形式,即在社会中形成反政治的力量,以社会对抗国家。在这种形式中,市民社会与国家处于对抗的关系之中,市民社会的政治是一种( )。 (满分:2)
A. “和谐的政治”
B. “政治的和谐”
C. “反叛的政治”
D. “政治的反叛”
18.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 (满分:2)
A. 政治改革
B. 政治革命
C. 政治改良
D. 政治动员
19.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 )。 (满分:2)
A. 政党的专制
B. 社会的专制
C. 法律的专制
D. 制度的专制
20.( )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的总量,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 (满分:2)
A. 凯恩斯
B. 欧文·修斯
C. 马克思
D. 斯密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通道”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 )作为其基础。 (满分:2)
A. 机会平等
B. 个人责任
C. 公民和社区动员
D. 自治
2.自由共和主义强调( )。 (满分:2)
A. 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C. 自由主义、基本人权是政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目标
D. 公共利益至上
3.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满分:2)
A. 城市国家的概念
B. 城邦的理论
C. 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
4.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 )。 (满分:2)
A. 政治制度化
B. 法治化
C. 民主化
D. 减少政治参与
5.( )失灵可以借助政府的介入而减轻。 (满分:2)
A. 劳动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垄断
D. 寡头
6.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 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 反对暴力革命
D. 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7.舆论监督以其(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满分:2)
A. 评价性
B. 广泛性
C. 及时性
D. 公开性
8.政治社会化的党派性倾向集中体现为( )。 (满分:2)
A. 对个别领导人的态度
B. 对政府的决策的影响
C. 对各种问题立场的态度
D. 对历史事件的态度
9.政治制度“构建了个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互动结构”。由此可知政治制度是( )之间的契约。 (满分:2)
A. 公民社会
B. 社会组织
C. 政治国家
D. 国家政府
10.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 )。 (满分:2)
A. 政治态度
B. 政治信仰
C. 政治感情
D. 政治观念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治理理论不但揭示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还坚持了政治责任的优先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1945—1962年这一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揭露市场失灵的学术活动,这场学术运动的主力军是斯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治理”是一个由国家和社会构成的权利网络的复杂互动过程,与传统的国家统治行为相比较,它实质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加强宏观调控,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中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三分法理论认为生活世界有自己的民主化逻辑,可以从内部建立起必要的秩序,行政和经济不应干预文化的逻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失灵的范围和程度在在自身完善中有了显著的减少,并且随着人们对市场失灵根源的不断加深,对市场失灵的纠正方式在不断改进,纠正能力在不断提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18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一直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一词意味着政府应当禁止干预商业活动,它被早期自由市场论者鼓吹为取得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市民社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和代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政府主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其中经济和法律的直接方式成为政府调节的重要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四、简答题:【2道,总分:20分】
1.(共道试题,共。)政治社会化可以为哪几个阶段?请输入最多字符 (满分:10)
2.在现代政治学家看来,官僚制包括国家的行政机构以及其中的非民选官员或者文官,主要有哪些理论模型?请输入最多字符 (满分:1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