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17-9-19 03:50:23

南开17秋学期《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尔雅)》在...

17秋学期《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题:【35道,总分:70分】
1.李景林教授给民间学术的定义是          (满分:2)
    A. 自由    B. 多样
    C. 正确    D. 以上都不是
2.“三言”中对历史上重要人物话语引用的是哪一个?          (满分:2)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危言
3.《中国哲学原理——原道篇》的作者是          (满分:2)
    A. 唐君毅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陈鼓应
4.以下哪项不是孔子所面临的时间性困难          (满分:2)
    A. 与现在时间的断裂
    B. 与历史联系的断裂
    C. 未来可能性机会的丧失
    D. 与未来时间的断裂
5.以下不是孔子的学生的是?          (满分:2)
    A. 孟子
    B. 荀子
    C. 颜渊
    D. 老子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下谁的名言?          (满分:2)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司马迁
7.莊子能夠逍遙的基礎是?          (满分:2)
    A. 齊物
    B. 虛無
    C. 道
    D. 萬物
8.“仁”的核心是什么?          (满分:2)
    A. 和谐
    B. 同一
    C. 中庸
    D. 礼仪
9.“庄子思想的博宇远超老子”这一观点是谁的?          (满分:2)
    A. 叶海烟
    B. 陈鼓应
    C. 白溪
    D. 刘笑敢
10.下列属于对“和以天倪”中倪的解释的是?          (满分:2)
    A. 分际
    B. 支
    C. 端倪
    D. 以上都正确
11.《庄子》文本汇编的小的三段式包含哪些内容?          (满分:2)
    A. 卮言
    B. 重言
    C. 寓言
    D. 以上都有
12.《论语》中,“仁”主要是什么意思?          (满分:2)
    A. 仁德
    B. 智慧
    C. 礼仪
    D. 教化
13.以夏可君的观点来看,《庄子》文本的汇编中大的三段论应包括几个部分?          (满分:2)
    A. 4
    B. 5
    C. 3
    D. 6
14.“小知不知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出自哪里?          (满分:2)
    A. 《天下篇》
    B. 《逍遥游》
    C. 《齐物篇》
    D. 《大宗师》
15.《庄子》哪一篇中对总体败坏的理解是在总体败坏中不呈现它的恶          (满分:2)
    A. 逍遥游
    B. 天下
    C. 齐物论
    D. 秋水
16.下列选项属于“卮言“面对的问题的是?          (满分:2)
    A. 是非之辨
    B. 除去是非之辨和大小之分的广漠之言
    C. 小大之分
    D. 虚无之变
17.“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出自《庄子》的《》          (满分:2)
    A. 齐物论
    B. 秋水
    C. 寓言
    D. 天下
18.“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哪里?          (满分:2)
    A. 《韩非子?人主》
    B. 《韩非子?显学》
    C. 《韩非子?物权》
    D. 《韩非子?有度》
19.在中国历史上,谁创立了“仁义”的概念?          (满分:2)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老子
20.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民间讲学的人是          (满分:2)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老子
21.下列对孟子性善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人之初,性本善
    B. 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
    C. 人的本能
    D. 儒家外王之术
22.“人之实,事亲是也”,是谁说的?          (满分:2)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23.夏可君教授认为以下哪个是将兀者带回一个更完整的身体          (满分:2)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直言
24.谁经常强调“极高明而道中庸,阐旧邦而辅新命”。          (满分:2)
    A. 唐君毅
    B. 冯友兰
    C. 陈鼓应
    D. 牟宗三
25.“齐是非,齐贵贱,齐生死”的世界观是谁的?          (满分:2)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孙子
2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是谁的观点?          (满分:2)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孙子
27.“三言”中庄子自己发明的是?          (满分:2)
    A. 寓言
    B. 卮言
    C. 重言
    D. 危言
28.以下哪个不是”仁“的政治理想          (满分:2)
    A. 利民
    B. 用贤
    C. 安定
    D. 抱负
29.庄子对老子道论的超越或补充是逍遥之“游”,是谁强调的          (满分:2)
    A. 叶海烟
    B. 白奚
    C. 陈鼓应
    D. 郭齐勇
30.(    )篇开始的那一段应该是庄子的后记,隐含庄子的写作秘密          (满分:2)
    A. 逍遥游
    B. 齐物论
    C. 寓言
    D. 天下
31.现代生物学识如何解释鸟的来历的?          (满分:2)
    A. 来自恐龙的始祖鸟
    B. 动物
    C. 鱼类
    D. 都不是
32.《天与水第一号》是谁的作品?          (满分:2)
    A. 埃舍尔
    B. 莫奈
    C. 梵高
    D. 以上都不是
33.以下选项不属于“三礼”的是?          (满分:2)
    A. 《周礼》
    B. 《诗经》
    C. 《仪礼》
    D. 《礼记》
34.夏可君老师是从什么角度来解释鸟的产生的?          (满分:2)
    A. 进化论
    B. 灾变论
    C. 退化论
    D. 归一论
35.庄子的“三言”指的是重言、预言、(    )          (满分:2)
    A. 卮言
    B. 谎言
    C. 直言
    D. 民言
二、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老庄哲学是一样的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教化是个体通过异化,使自身成为普遍化的,具体本质的存在。就是教化是异化”这是李景林教授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概括出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孟子在治国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大的原因,与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一说法正确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重言”主要处理的是是非之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孔子曾经认为某个君主具有“仁”的品质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庄子的“三言”都是真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孔子历经各国考察各国文献,其中“献”指的是贤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不可以把老子思想单纯的理解为“遁世之学”,这种说法正确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負”的方法是馮友蘭的觀點,這一觀點正確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老莊哲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莊子認為:道變在於萬物之中,這一說法正確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庄子》面临的是非之争和大小之辩两个命题,这一说法正确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庄言就是庄子把自己写进文本中,这种说法对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本体论”适应于中国哲学研究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人的自然之心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庄子《齐物论》中,卮言的特点是“天府”,这种说法正确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开17秋学期《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尔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