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17秋《法理学》在线作业12答案100分参考
《法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0道,总分:50分】
1.下列关于习惯作为法律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A. 习惯是一种非正式法源
B. 习惯经过国家机关认可将上升为习惯法
C. 习惯与法律相比,习惯是优位法源
D. 习惯是特殊条件下的法源
2.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 (满分:5)
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 (满分:5)
A. 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 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 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 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4.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 (满分:5)
A. 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 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 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5.“恶法亦法”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 (满分:5)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社会学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6.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满分:5)
A.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 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 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7.社会中有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A. 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
B. 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
D.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8.《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满分:5)
A. 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 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 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 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9.“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 (满分:5)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社会学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10.编辑《国法大全》的是( ) (满分:5)
A. 乌尔比安
B. 保罗
C. 查士丁尼
D. 奥古斯丁
二、多选题:【10道,总分:50分】
1.下列有关法律职业思维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满分:5)
A. 法律家的使命除了追求法律正义外,更应该追求自然正义。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时可以抛开法律程序
B. 分清案件事实是法官判案的基础,因此,自然事实与法律事实是紧密相联的,法官无需对它们进行严格区分
C. 法官在适用法律条文时,为了保持司法标准的统一性,必须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法律
D. 超过诉讼时效的权利请求只能驳回
2.关于法律职业伦理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满分:5)
A.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 法律职业伦理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社会伦理相比具有职业特殊性
C. 法律职业伦理具有规范作用和法律上的普遍强制作用
D. 法律职业伦理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表现为特定的法律规范
3.《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均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编纂而成的,从本质和渊源上看,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满分:5)
A. 三者都归属于同一法的历史类型
B. 法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延续性
C. 法律概念、技术和原则具有继承性
D.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移植的关系
4.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征?( ) (满分:5)
A. 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B. 在法的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
C. 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
D. 成文法是法的渊源之一
5.关于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两者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
B. 法学指导着其他社会科学,其他社会科学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
C. 两者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
D. 两者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关系
6.“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5)
A. 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 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
C. 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 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7.某人犯罪,被司法机关施与刑事制裁。该人刑满释放以后再未犯罪,并经常告诫邻人不要触犯法律。在此,法律责任的哪些功能实现了?( ) (满分:5)
A. 惩罚功能
B. 预防功能
C. 威慑功能
D. 指引功能
8.下列关于两大法系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A. 英美法系是在罗马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B. 大陆法系的诉讼模式采取当事人主义
C. 普通法系并没有把整个民法划分为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
D. 英美法系采取“遵循先例”的原则
9.一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征包括( ) (满分:5)
A. 有良好的法律制度
B. 法律职业化
C. 法律以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作为价值追求
D. 司法独立
10.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正确陈述是( )。 (满分:5)
A. 法律关系主体参与法律关系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 法律关系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或公民
C. 无行为能力人不可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D.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中(广义)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50分】
1.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 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满分:5)
A. 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 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C. 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 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2.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 (满分:5)
A. 文理解释
B. 系统解释
C. 目的解释
D. 语法解释
3.法律责任中规定“赔礼道歉”的法理根据可以说是法律调整( )。 (满分:5)
A.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B. 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C. 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
D. 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4.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 ) (满分:5)
A. 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 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 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 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5.人权的主体首先是( )。 (满分:5)
A. 自然人
B. 民族
C. 公民
D. 人民
6.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 (满分:5)
A. 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 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 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 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7.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 (满分:5)
A. 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
B.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
C. 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D. 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和职能等方面的影响
8.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 “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满分:5)
A. 生命权
B. 财产权
C. 自由权
D. 追求幸福权
9.“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出自于( )。 (满分:5)
A. 洛克
B. 黑格尔
C. 卢梭
D. 马克思
10.关于法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5)
A.
B.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重要的语词给予了严格的规范性定义。
C.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的法律后果予以说明。
D. 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是“或多或少”而非“全有或全无”。
E. 法律原则比法律规则优先适用
二、多选题:【10道,总分:50分】
1.法律权利的要素包括( )。 (满分:5)
A. 利益
B. 权能
C. 意志
D. 自由行为
2.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的区别在于( )。 (满分:5)
A. 分配正义强调的是对同等人的同等对待
B. 平均正义要求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活动来分配权力和荣誉
C. 平均正义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D. 分配正义强调对不同等人的不同等对待
3.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可以从下列哪些方面来理解?( ) (满分:5)
A. 法律是确认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B. 法律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有效工具
C. 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
D. 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职能等方面的影响
4.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满分:5)
A. 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 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 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 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5..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满分:5)
A. 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
B. 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
C. 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
D.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6.下面关于法律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法律自由就是法律下的自由
B. 一般而言,法律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
C.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D. 法律自由是一种内在自由
7.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 )。 (满分:5)
A. 法律事件和行为
B. 规范中的法律事实与判决中的法律事实
C. 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D. 单一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8.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满分:5)
A. 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B. 法律事实是规范性事实
C. 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
D. 法律事实是纯粹的描述性事实
9.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的不同,主要有( )。 (满分:5)
A. 研究对象不同
B. 适用领域不同
C. 目标任务不同
D. 内容不同
10.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 (满分:5)
A. 苦乐原则
B. 利害原则
C. 价值位阶原则
D. 个案平衡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