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7秋《生物化学(A)》在线作业
浙大《生物化学(A)》在线作业一、单选题:【35道,总分:70分】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满分:2)
A. 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 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 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满分:2)
A. 精氨酸
B. 赖氨酸
C. 甘氨酸
D. 色氨酸
E. 谷氨酸
3.DNA变性是指: (满分:2)
A. 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 多核苷酸链解聚
C. DNA分子由超螺旋→双链双螺旋
D. 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E. 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满分:2)
A. ADP
B. GDP
C. CDP
D. TDP
E. UDP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满分:2)
A. 盐键
B. 疏水键
C. 肽键
D. 氢键
E. 二硫键
6.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满分:2)
A. 15%
B. 30%
C. 40%
D. 35%
E. 7%
7.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满分:2)
A. 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
B.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 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满分:2)
A. 粘度下降
B. 溶解度增加
C. 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 生物学活性丧失
E. 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 (满分:2)
A. 氧化脱氨基
B. 还原脱氨基
C. 直接脱氨基
D. 转氨基
E. 联合脱氨基
10.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满分:2)
A. AMP
B. ADP
C. ATP
D. 2,6-二磷酸果糖
E. 1,6-二磷酸果糖
11.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化生成: (满分:2)
A. 胆汁酸
B. 肾上腺素皮质素
C. 胆色素
D. 性激素
E. 维生素D3
12.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满分:2)
A. 6-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果糖
C. 1,6-二磷酸果糖
D. 3-磷酸甘油醛
E. 1.3-二磷酸甘油酸
13.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满分:2)
A. 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 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 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 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1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满分:2)
A. 2′,3′磷酸二酯键
B. 糖苷键
C. 2′,5′磷酸二酯键
D. 肽键
E. 3′,5′磷酸二酯键
15.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 (满分:2)
A. 载脂蛋白
B. 清蛋白
C. 球蛋白
D. 脂蛋白
E. 磷脂
16.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计 (满分:2)
A. 60~100
B. 60~120
C. 70~110
D. 80~120
E. 100~120
17.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满分:2)
A. 肾上腺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生长素
D. 糖皮质激素
E. 胰岛素
18.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满分:2)
A. 尿嘧啶
B. 腺嘌呤
C. 胞嘧啶
D. 鸟嘌呤
E. 胸腺嘧啶
19.GPT(ALT)活性最高的组织是 (满分:2)
A. 心肌
B. 脑
C. 骨骼肌
D. 肝
E. 肾
2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满分:2)
A. 半胱氨酸
B. 蛋氨酸
C. 胱氨酸
D. 丝氨酸
E. 瓜氨酸
2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满分:2)
A. 戊糖的C-5′上
B. 戊糖的C-2′上
C. 戊糖的C-3′上
D. 戊糖的C-2′和C-5′上
E. 戊糖的C-2′和C-3′上
22.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满分:2)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葡萄糖
C. 1,6-二磷酸果糖
D. 3-磷酸甘油酸
E. 6-磷酸果糖
23.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满分:2)
A. 2.00g
B. 2.50g
C. 6.40g
D. 3.00g
E. 6.25g
24.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满分:2)
A. 碳
B. 氢
C. 氧
D. 磷
E. 氮
25.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满分:2)
A. 丙酮酸
B. 2-磷酸甘油酸
C. 3-磷酸甘油酸
D. 磷酸二羟丙酮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6.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满分:2)
A. 柠檬酸→异柠檬酸
B.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 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 琥珀酸→苹果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
27.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满分:2)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 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D. 缺乏辅酶或辅基
E.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28.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满分:2)
A. 多聚A
B. 多聚U
C. 多聚T
D. 多聚C
E. 多聚G
29.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满分:2)
A. 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 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
E. 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30.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满分:2)
A. 8
B. >8
C. <8
D. ≤8
E. ≥8
31.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 (满分:2)
A. 乙酰CoA
B. 脂酰CoA
C. 丙酰CoA
D. 乙酰CoA及FAD?2H、NAD++H+
E. H2O、CO2及释出的能量
32.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2)
A. 食入脂肪过多
B. 食入过量糖类食品
C. 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D. 肝内脂肪分解障碍
E. 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33.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满分:2)
A. 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 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 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 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34.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满分:2)
A. 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酶
B. 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
C. 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
D. 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E. 脂蛋白脂肪酶
35.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 (满分:2)
A. 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B. 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C. 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D. 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E. 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满分:2)
A. A+C=G+T
B. C=G
C. A=T
D. C+G=A+T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 (满分:2)
A. 温度,pH值
B. 作用物浓度
C. 激动剂
D. 酶本身的浓度
3.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 (满分:2)
A. 中性盐沉淀蛋白
B. 鞣酸沉淀蛋白
C. 低温乙醇沉淀蛋白
D. 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满分:2)
A. α-螺旋
B. β-片层
C. β-转角
D. 无规卷曲
5.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 (满分:2)
A. 组氨酸
B. 蛋氨酸
C. 精氨酸
D. 赖氨酸
6.影响Tm值的因素有: (满分:2)
A. 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B. DNA中G,C对含量高,则Tm值高
C. 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值高
D. DNA中A,T含量高,则Tm值高
7.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是 (满分:2)
A. 链间氢链断裂,双螺旋结构破坏
B. 高色效应
C. 粘度增加
D. 共价键断裂
8.DNA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 (满分:2)
A. 磷酸
B. 核糖
C. 腺嘌呤、鸟嘌呤
D. 胞嘧啶、尿嘧啶
9.FAD分子组成是 (满分:2)
A. 含有维生素B2
B. 是一种二核苷酸
C. 含有GMP组分
D. 含有ADP组分
10.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 (满分:2)
A. 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B. 极高催化效率
C. 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D. 高度专一性
11.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满分:2)
A. 肽键
B. 疏水键
C. 离子键
D. 范德华引力
12.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明是正确的? (满分:2)
A. 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多聚复合物
B. 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Km值
C. 在电泳分离时它们的迁移率相同
D. 免疫学性质相同
13.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满分:2)
A. 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
B. Vm降低
C. 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
D. Km值不变
14.芳香族氨基酸是: (满分:2)
A. 苯丙氨酸
B. 酪氨酸
C. 色氨酸
D. 脯氨酸
15.酶的专一性可分为: (满分:2)
A. 作用物基团专一性
B. 相对专一性
C. 立体异构专一性
D. 绝对专一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