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17秋《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123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20道,总分:80分】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 (满分:4)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集合概念 D. 负概念
2.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这是属于( )推理。 (满分:4)
A. 必然性
B. 假言
C. 完全归纳
D. 简单枚举归纳
3.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的逻辑错误。 (满分:4)
A. 虚假论据
B. 预期理由
C. 循环论证
D. 推不出
4.“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具有( )。 (满分:4)
A. 反对关系
B. 下反对关系一步
C. 矛盾关系
D. 差等关系
5.“没有一个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满分:4)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6.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满分:4)
A. 论据虚假
B. 预期理由
C. 循环论证
D. 推不出
7.“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满分:4)
A. 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B. 小王是电大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C. 如果小王是电大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D.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8.“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 (满分:4)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9.“凡犯罪行为都不是合法行为”这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满分:4)
A. 主项、谓项都不周延
B. 主项、谓项都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0.“大部分人是懂法的。”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 (满分:4)
A. 所有的S是P
B. 所有的S不是P
C. 有的S是P
D. 有的S不是P
11.如果把“虎”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东北虎”,则( )。 (满分:4)
A. 概括正确,限制错误
B. 概括和限制都错误
C. 限制正确,概括错误
D. 限制和概括都正确
12.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 (满分:4)
A. 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B. 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
C. 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D. 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3.“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 (满分:4)
A.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4.“电大学生”与“共产党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 (满分:4)
A. 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 ④全异关系
15.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负概念
D. 单独概念
16.“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满分:4)
A. 语词定义
B. 发生定义
C. 功用定义
D. 关系定义
17.“甲与已是同案犯”。这个判断是( )判断。 (满分:4)
A. 性质判断
B. 联言判断
C. 选言判断
D. 关系判断
1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满分:4)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9.与“并不是他既犯贪污罪又犯诈骗罪。”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满分:4)
A. 他不犯贪污罪也不犯诈骗罪
B. 他或者犯贪污罪或者犯诈骗罪
C. 他或者不犯贪污罪或者不犯诈骗罪
D. 如果他不犯贪污罪,那么他犯诈骗罪
20.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满分:4)
A. 所有的S是P
B. 所有S不是P
C. 有S是P
D. 有S不是P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p并且q”为假时,p、q或非p非q的真假情况可以是 (满分:4)
A. p真q真
B. p假q真
C. p真q假
D. p假q假
2.以“联言判断是复合判断”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满分:4)
A. 并非联言判断不是复合判断
B. 并非有的联言判断不是复合判断
C. 并非有的联言判断是复合判断
D. 并非没有联言判断不时复合判断
3.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必然P真,可推出 (满分:4)
A. 可能P真
B. 可能P假
C. 可能非P 真
D. 可能非P假
4.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满分:4)
A.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C. 真包含于关系
D. 交叉关系
5.“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屈原”这一概念是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正概念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20道,总分:80分】
1.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满分:4)
A. 论据虚假
B. 预期理由
C. 循环论证
D. 推不出
2.“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满分:4)
A. 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B. 小王是电大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C. 如果小王是电大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D.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满分:4)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 共变法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满分:4)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5.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满分:4)
A. 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6.“国营企业”与“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 (满分:4)
A. 交叉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全异关系
7.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的关系有如下几种:“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这一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满分:4)
A. 子项相容
B. 多出子项
C. 划分不全
D. 划分根据不同一
8.“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满分:4)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9.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满分:4)
A. p并且q
B. p或q
C. 如果p那么q
D. p要么q
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 )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通概念
D. 负概念
11.“并非如果工作出色,就受表扬”这一判断等值于( )。 (满分:4)
A. 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
B. 工作不出色也未受表扬
C. 工作不出色而受表扬
D. 如果工作不出色就不受表扬
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满分:4)
A. 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13.“主项和调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满分:4)
A. 反对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差等关系
14.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负概念
D. 单独概念
15.“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满分:4)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16.如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满分:4)
A. 同时肯定
B. 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 同时否定
D. 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
1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全异关系
B. 全同关系
C. 交叉关系
D. 真包含关系
1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满分:4)
A. 定义过宽
B. 定义过窄
C. 同语反复
D. 循环定义
19.“优质商品不都是进口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满分:4)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20.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 (满分:4)
A. 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指示的推演关系,属于错误限制或错误概括的是 (满分:4)
A. 动物→哺乳动物→鲸
B. 关系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
C. 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
D. 黄铜→金属→元素
E. 科学家→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
2.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从"所有菊花都是在秋天开花"可以推出( )。 (满分:4)
A. 并非所有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B. 所有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C. 有的菊花是在秋天开花
D. 有的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3.“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屈原”这一概念是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正概念
4.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满分:4)
A.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B.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C. 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
D. 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5.当肢判断“p”、“ q”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满分:4)
A. p∧q
B. p→q
C. p←q
D. p∨q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20道,总分:80分】
1.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满分:4)
A. 从个别到个别
B. 结论是或然的
C. 从个别到一般
D. 前提蕴涵结论
2.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 )。 (满分:4)
A. 都是必然的
B. 都是或然的
C. 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D. 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
3.“并非如果工作出色,就受表扬”这一判断等值于( )。 (满分:4)
A. 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
B. 工作不出色也未受表扬
C. 工作不出色而受表扬
D. 如果工作不出色就不受表扬
4.“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从( )来说明的。 (满分:4)
A. 仅从内涵方面
B. 仅从外延方面
C. 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 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5.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量项都不周延的是( )。 (满分:4)
A. 全称肯定判断
B. 全称否定判断
C. 特称肯定判断
D. 特称否定判断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 ) (满分:4)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通概念
D. 负概念
7.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满分:4)
A. 论据虚假
B. 预期理由
C. 循环论证
D. 推不出
8.“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老张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这个三段论犯了( )。 (满分:4)
A. 大项扩大
B. 小项扩大
C. 两否定得结论
D. 中项不周延
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满分:4)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
10.“所有的小说是文学作品”,其主谓项的周延状况是( ) (满分:4)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1.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 )。 (满分:4)
A.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
B. 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
C.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
D. 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
12.把三角形划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此划分犯了( )错误。 (满分:4)
A. 划分不全
B. 多出子项
C. 划分标准不同一
D. 母项不明确
13.“电大学生”与“共产党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 (满分:4)
A. 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 ④全异关系
14.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 ) (满分:4)
A. 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 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15.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 )决定的。 (满分:4)
A. 变项
B. 量项
C. 质
D. 量项和质
16.“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满分:4)
A. 语词定义
B. 发生定义
C. 功用定义
D. 关系定义
17.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满分:4)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18.“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满分:4)
A. 反对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差等关系
D. 下反对关系
19.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满分:4)
A. SAP
B. PIS
C. 非PIS
D. 非PI非 S
20."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 (满分:4)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集合概念
D. 负概念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是( )。 (满分:4)
A. 单独词项
B. 普遍词项
C. 集合词项
D. 正词项
2.当肢判断“p”、“ q”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满分:4)
A. p∧q
B. p→q
C. p←q
D. p∨q
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项、中项,大项分别为S、M、P.如P在内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 (满分:4)
A. PAM
B. MAP
C. POM
D. PIM
4.“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错误的是 (满分:4)
A. 反对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差等关系
D. 下反对关系
5.以“所有的P是M”,“所有的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不必然推出 (满分:4)
A. 所有的S是P
B. 有的S不是P
C. 有的S是P
D. 没有S不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