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17秋《法理学》在线作业123
北航《法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因素 (满分:4)
A. 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 奖励
2.国务院和中共中央联合发布的规范性决定和指示属于 (满分:4)
A. 法律
B. 政策
C. 行政法规
D. 既是政策,又是行政法规
3.法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是规定人们在各种经济关系中的 (满分:4)
A. 权利和义务 ;
B. 权力 ;
C. 权利 ;
D. 义务
4.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报哪一个机关批准后方生效 (满分:4)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中共中央
5.依据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满分:4)
A.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 实体法与程序法 ;
C. 一般法与特别法;
D. 根本法与普通法 ;
6.下列哪一方面的立法反映了高技术领域立法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特点 ( ) (满分:4)
A. 有关基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立法;
B. 有关技术评估制度的立法;
C. 有关技术市场和贸易方面的立法;
D. 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
7.不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指出由哪个机关作出规定的法律规则是 (满分:4)
A. 确定性规则
B. 委任性规则
C. 准用性规则
D. 授权性规则
8.法反映的是( )的意志 (满分:4)
A. 团体
B. 人民
C. 统治阶级
D. 社会全体
9.用以表明法律的社会目的得以实现,立法者所追求的价值通过法律也得以实现的是 ( ) (满分:4)
A. 法律实效 ;
B. 法律效果;
C. 法律效益 ;
D. 法律效力
10.法的实施有( )作保证 (满分:4)
A. 习惯力量
B. 法律传统
C. 社会舆论
D. 国家强制力
11.下列用以表明法律的社会目的得以实现,立法者所追求的价值通过法律也得以实现的是 (满分:4)
A. 法律实效 ;
B. 法律效果;
C. 法律效益 ;
D. 法律效力
12.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 (满分:4)
A. 有法可依
B. 依法办事
C. 加强法律监督
D. 司法、执法的民主化
13.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 )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满分:4)
A. 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 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C. 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D. 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4.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有关仲裁庭一般应当在组庭后 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 (满分:4)
A. 9
B. 6
C. 4
D. 3
15.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抗诉,经过审查后,应当参照本法第189条和第192条的规定,分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销、变更原裁定。”这一规定属于 ( ) (满分:4)
A. 确定性规则;
B. 委托性规则;
C. 准用性规则;
D. 任意性规则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法的产生的标志 (满分:4)
A. 国家的最终形成
B. 出现义务性规范
C. 出现了授权性规范
D. 法典的颁布
2.法律适用具有 (满分:4)
A. 很大的强制性
B. 很强的权威性
C. 很强的专业性
D. 严格的程序性
E. 严格的合法性
3.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满分:4)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省政府所在地市人民代表大会
4.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 ( ) (满分:4)
A. 违法行为一般来说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B. 一切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C. 犯罪行为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
D. 违法行为一般来说是违反道德的;
E. 有的行为违法但不违反道德
5.地方性法规不得同( )相抵触 (满分:4)
A. 宪法
B. 行政法规
C. 法律
D. 司法解释
6.属于要求上市公司公告的重大事项的有( )? (满分:4)
A. 公司发生重大亏损
B. 公司重大投资行为
C. 公司更换一部门经理
D. 公司减资
7.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有 (满分:4)
A. 宪法
B. 行政法
C. 地方性法规
D. 环境保护法
8.法的实现和法的实施的关系 (满分:4)
A. 同一个概念
B. 区别不大
C. 法的实现是法的实施的目标
D. 法的实施是法的实现的前提
9.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满分:4)
A. 学理解释
B. 语法解释
C. 限制解释
D. 系统解释
E. 任意解释
10.根据法律规则对行为内容是否直接作了规定,可将其分为 (满分:4)
A. 准用性规则
B. 确定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授权性规则
北航《法理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满分:4)
A.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 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2.法与道德的关系是 ( ) (满分:4)
A. 法与道德一致;
B. 法与统治阶级道德一致;
C. 法与道德无关;
D. 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
3.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以上的,该上市公司股票应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满分:4)
A. 30%
B. 75%
C. 50%
D. 90%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抗诉,经过审查后,应当参照本法第189条和第192条的规定,分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销、变更原裁定。”这一规定属于 ( ) (满分:4)
A. 确定性规则;
B. 委托性规则;
C. 准用性规则;
D. 任意性规则
5.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满分:4)
A. 经济的要求即是法
B. 法律的性质随经济基础变化而变化
C. 法没有相对独立性
D. 法从经济基础中自动产生
6.关于政治与法的关系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4)
A. 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内容的重要根据
B. 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C. 政治是阶级社会的现象,法既是阶级社会的现象,也是无阶级社会的现象
D. 政治的发展变化,直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
7.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 (满分:4)
A. 宪政制度的建立
B. 法制原则的确立
C. 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D. 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8.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 ) (满分:4)
A. 法决定经济;
B. 经济决定法;
C. 法与经济无关;
D. 法是超经济的
9.法与国家的产生过程是 (满分:4)
A. 先有国家
B. 先有法律
C. 同一历史进程
D. 各国情况不同
10.根据域内效力原则,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满分:4)
A. 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领域
B. 全国
C. 我国领土
D. 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
11.法的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 (满分:4)
A. 法律调整系统
B. 法的部门
C. 法学
D. 法律关系
12.法反映的是( )的意志 (满分:4)
A. 团体
B. 人民
C. 统治阶级
D. 社会全体
13.法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规定,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别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法的这一属性属于下列 (满分:4)
A. 法的规范性;
B. 法的概括性;
C. 法的稳定性;
D. 法的连续性
14.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一般被称为 (满分:4)
A. 法的体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的渊源
D. 法的形式
15.根据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 (满分:4)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实体法和程序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公法和私法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满分:4)
A. 市场秩序法
B. 票据法
C. 预算法
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法的构成要素包括 (满分:4)
A. 法律规则
B. 法律原则
C. 法律概念
D. 技术规范
3.下列选项中属于要求上市公司公告的重大事项的是( )? (满分:4)
A. 公司发生重大亏损
B. 公司更换一部门经理
C. 公司减资
D. 公司重大投资行为
4.关于法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满分:4)
A. 法有赖于国家
B. 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C. 法相对于国家权力有相对独立性
D. 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需要法
5.法学 (满分:4)
A. 属于社会科学
B. 体现一定阶级的世界观
C. 体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实际利益的需要
D. 是具有政治性的科学
6.从法的起源看,法 (满分:4)
A. 是从来就有的,有人类社会就有法
B. 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时期都没有法
C. 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奴隶社会
D.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7.法形成的一般过程是 (满分:4)
A. 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为法律调整
B. 从习惯法调整发展为成文法调整
C. 从无强制性的规范调整,发展为强制性的规范性调整
D. 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8.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哪些不属于法的要素中的法律规则 (满分:4)
A.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B.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与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 《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D.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秩序。”
9.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的调整范围和方法的深刻影响表现在 (满分:4)
A.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改变法的本质
B.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增强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C.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扩大法调整的范围
D.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同违法犯罪进行斗争提供新的有效的手段
10.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满分:4)
A.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 科学的创见性
D. 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北航《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法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是规定人们在各种经济关系中的 (满分:4)
A. 权利和义务 ;
B. 权力 ;
C. 权利 ;
D. 义务
2.法与国家的关系是 (满分:4)
A. 法离不开国家 ;
B. 国家性质由法决定;
C. 法决定国家形式;
D. 有什么样的法就有什么性质的国家
3.关于行政责任承担的主体是 (满分:4)
A.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B. 行政相对人
C. 行政主体;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每种类型的法,都不过是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 ) (满分:4)
A. 政治关系 ;
B. 经济关系;
C. 阶级关系;
D. 国家关系
5.依据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来划分,法律监督可分为 (满分:4)
A. 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C. 纵向监督、横向监督;
D. 权力机关监督、非权力机关监督
6.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人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完成的( )时间内不得转让? (满分:4)
A. 3个月内
B. 6个月内
C. 9个月内
D. 1年内
7.法律监督主体的种类和范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 (满分:4)
A. 法制发达程度
B. 政治制度
C. 历史文化传统
D. 经济发展状况
8.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 ( ) (满分:4)
A. 法律体系;
B. 法学体系;
C. 法学课程体系;
D. 法学专业体系
9.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不包括 (满分:4)
A. 教育作用
B. 预防和制裁作用
C. 维护阶级统治
D. 执行公共事务
10.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三大法系,不包括 (满分:4)
A. 资本主义法系
B. 大陆法系
C. 英美法系
D. 社会主义法系
11.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细胞是 (满分:4)
A. 法律制度
B. 法律条文
C. 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法律规范
12.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一般被称为 (满分:4)
A. 法的体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的渊源
D. 法的形式
13.根据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来划分,法律监督可分为 ( ) (满分:4)
A. 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C. 纵向监督、横向监督;
D. 权力机关监督、非权力机关监督
1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满分:4)
A. 限制解释
B. 扩充解释
C. 字面解释
D. 严格解释
15.下面有关法律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 (满分:4)
A. 法律对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确认;
B. 法律对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加以调整;
C. 法律保护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与合作;
D. 法律能扩大科学技术活动领域和革新科技方法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满分:4)
A.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 科学的创见性
D. 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2.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 (满分:4)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有 (满分:4)
A. 宪法
B. 行政法
C. 地方性法规
D. 环境保护法
4.关于法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满分:4)
A. 法有赖于国家
B. 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C. 法相对于国家权力有相对独立性
D. 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需要法
5."一国两制"不仅涉及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问题,也必然影响到当代中国( )等一系列问题。( ) (满分:4)
A. 法律体系
B. 法的渊源
C. 立法制度
D. 法律解释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法制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满分:4)
A. 立法重点从私法转向公法,公私混合法大量增加
B. 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转向现实主义、利益多元和折中主义,法学理论上强调法律的全球化
C. 两大法系逐步靠拢,出现了超国家组织的法律
D. 更多地采用单行法、特别法等立法形式
7.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满分:4)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省政府所在地市人民代表大会
8.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满分:4)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 法的内容是由经济决定的
C. 法和国家不可分割
D. 法是永恒的历史现象
9.下列属于有关法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 (满分:4)
A. 法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斗争的产生而产生的;
B. 法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
C. 没有法学家的产生就没有法的出现;
D. 原始社会已产生了法
10.法与原始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哪些共同点? (满分:4)
A. 两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B. 两者都属于上层建筑
C. 两者都具有阶级性
D. 两者都具有强制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