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7秋《道路运输生产组织》在线作业12题目
北交《道路运输生产组织》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在运输企业的调度机构中,负责掌握运量、运力情况的是( )。 (满分:3)
A. 准备调度组 B. 计划调度组
C. 值班调度组 D. 统计检查组
2.车辆在由若干个装卸作业点组成的一条封闭回路上,作连续单向运行的行驶路线是( )。 (满分:3)
A. 单程有载往复式
B. 环形式行驶路线
C. 汇集式行驶路线
D. 往返有载行驶路线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车辆时间利用指标的是( )。 (满分:3)
A. 完好率
B. 工作率
C. 技术速度
D. 工作车时利用率
4.货主在办理托运交纳运杂费并领取货票,货票载明的内容不包括( )。 (满分:3)
A. 货物装卸地点
B. 发货人名称和地址
C. 计费里程和计费质量
D. 货物到达目的地所经过地点
5.路线条数主要取决于( )。 (满分:3)
A. 客流量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B. 城市的大小及形状
C. 行车组织和乘客交替情况
D. 车辆载客量利用程度
6.凡托运人一次托运计费质量不足( )的货物,称为零担货物。 (满分:3)
A. 2t
B. 3t
C. 4t
D. 5t
7.对公共交通客运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单位运输成本高,运价高
B.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有社会效益
C. 运载工具时间利用率高,运力浪费较少
D. 节省土地资源
8.对集装箱的货物按性质分类,下列属于特殊货物的为( )。 (满分:3)
A. 腊肉
B. 纺织品
C. 水泥
D. 玻璃制品
9.对路段不均匀系数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路段客流量与该营运线路各路段总客流量之比
B. 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路段客流量与该营运线路各路段平均客流量之比
C. 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路段每小时平均客流量与该营运线路各路段平均客流量之比
D. 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路段每天平均客流量与该营运线路各路段平均客流量之比
10.社会成本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满分:3)
A. 以平衡社会产品平均成本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B. 以获得社会产品总体最大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产品平均成本来定价
C. 以获得社会产品总体最大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D. 以平衡社会群众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车辆速度利用指标有( )。 (满分:4)
A. 技术速度
B. 营运速度
C. 运送速度
D. 平均车日行程
2.甩挂运输的主要组织方式为( )。 (满分:4)
A. 一线两点、两端甩挂
B. 循环甩挂
C. 一线两点、沿途甩挂
D. 多线一点、轮流拖带
3.集装箱货物按货物性质分类可分为( )。 (满分:4)
A. 普通货物
B. 危险货物
C. 典型货物
D. 特殊货物
4.确定运输量的主要方法描述正确的为( )。 (满分:4)
A. 当运力小于运量时,以车定产
B. 当运力小于运量时,以需定产
C. 当运力大于运量时,以车定产
D. 当运力大于运量时,以需定产
5.定线出租汽车的主要特点为( )。 (满分:4)
A. 营运线路固定,但乘客 上下车地点可不固定
B. 主要在交通支线上组织,是城市公共客运的辅助营运方式
C. 一般采用中小型公共客运车辆
D. 其乘车舒适性、方便性及乘车费用介于公共汽车和出租小汽车之间
6.合理运力结构的基本表现为( )。 (满分:4)
A. 能在数量及质量方面与运输需求结构保持动态平衡,并具有适宜的富裕度
B. 能在任何的运输工作条件下,实现最佳结构效益
C. 能充分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技术经济特性,并形成运输工具间合理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的结构关系
D. 能在一定的运输工作条件下,实现最佳结构效益
7.汽车运输企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的有( )。 (满分:4)
A. 变动费用
B. 固定费用
C. 税费
D. 装卸费用
8.GPS卫星定位技术在城市公共客运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在( )。 (满分:4)
A. 提高了对移动车辆的实时定位精度
B. 完善了自动车辆监控技术
C. 为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大规模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
D. 为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大规模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9.运价结构常见的几种形式有( )。 (满分:4)
A. 里程式运价结构
B. 货种差别式运价结构
C. 客运类差别式运价结构
D. 邮票式运价结构
10.货运生产计划的基本任务有( )。 (满分:4)
A. 科学、合理将任务分解到各基层单位
B. 与其他运输方式紧密配合,合理分流,组织好多式联运
C. 尽可能组织合理运输和直达运输
D. 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运力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往复式行驶路线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单程有载往复式、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双程有载往复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我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按照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利用过程,分为物理层、传输层、处理层和服务层四个层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车辆最佳载质量选择的首要因素是货物批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反映车辆载重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吨(座)位利用率和实载率。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平均车数和平均总吨位数指的是货运企业在计划期内可以投入营运的运力规模的大小,可等同于企业拥有的车辆数和吨位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日运行作业计划适应性较强,适用于装卸点较多、流向复杂、货种比较繁多以及当天不能折返的货运任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行车间隔是指正点行车时,前后两辆车到达同一停车站的时间间隔,又称车距。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最优化的装卸机械化方案是:保证包括装卸费用在内的每吨货物的总运输成本最低。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水路运输具有线路投资少、运输成本高、可实现长距离运输等特点。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运费随着运距延长而增加,故运费与运距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道路运输生产组织》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对公共交通客运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单位运输成本高,运价高
B.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有社会效益
C. 运载工具时间利用率高,运力浪费较少
D. 节省土地资源
2.社会成本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满分:3)
A. 以平衡社会产品平均成本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B. 以获得社会产品总体最大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产品平均成本来定价
C. 以获得社会产品总体最大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D. 以平衡社会群众经济效益为计价基础,按照社会资源分配原则来定价
3.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 )。 (满分:3)
A. 高速公路
B. 特级公路
C. 一级公路
D. 四级公路
4.每个收费段采用相同票价的收费方法是指( )。 (满分:3)
A. 活段分段收费方法
B. 死段分段收费方法
C. 递减分段收费方法
D. 递增分段收费方法
5.货主在办理托运交纳运杂费并领取货票,货票载明的内容不包括( )。 (满分:3)
A. 货物装卸地点
B. 发货人名称和地址
C. 计费里程和计费质量
D. 货物到达目的地所经过地点
6.按照组织方式和体制的不同,联合运输一般可分为( )。 (满分:3)
A. 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
B. 水陆联运、铁公联运、水陆空联运等
C. 国内联运和国际联运
D. 协作式联运和衔接式联运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车辆时间利用指标的是( )。 (满分:3)
A. 完好率
B. 工作率
C. 技术速度
D. 工作车时利用率
8.在运输企业的调度机构中,负责掌握运量、运力情况的是( )。 (满分:3)
A. 准备调度组
B. 计划调度组
C. 值班调度组
D. 统计检查组
9.按照价格反映价值的原理,运价主要由( )构成。 (满分:3)
A. 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B. 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装卸费用
C. 运输成本、运输利润和国家税金
D. 运输成本、运输利润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营运车辆是( )。 (满分:3)
A. 公务车
B. 工程急救车
C. 教练车
D. 出租车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对汽车运输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满分:4)
A. 机动灵活,运输方便
B. 能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C. 发到费用和中转费用低
D. 不会污染环境
2.GPS卫星定位技术在城市公共客运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在( )。 (满分:4)
A. 提高了对移动车辆的实时定位精度
B. 完善了自动车辆监控技术
C. 为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大规模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
D. 为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大规模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3.下列货物中属于危险货物的有( )。 (满分:4)
A.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B.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C. 放射性物品
D.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4.甩挂运输的主要组织方式为( )。 (满分:4)
A. 一线两点、两端甩挂
B. 循环甩挂
C. 一线两点、沿途甩挂
D. 多线一点、轮流拖带
5.按照货物发送的数量来划分,货物运价可以区分为( )。 (满分:4)
A. 整车运价
B. 特定运价
C. 零担运价
D. 集装箱运价
6.汽车运输的基本功能表现为( )。 (满分:4)
A. 主要担负中、短途运输,包括城间客货运输、城市市区与郊区客货运输等
B. 主要承担大宗和散装货物的运输,承担原料、半成品等低价货物运输
C. 补充和衔接其他方式的运输
D. 在特定情况下,独立担负长途运输
7.合理运力结构的基本表现为( )。 (满分:4)
A. 能在数量及质量方面与运输需求结构保持动态平衡,并具有适宜的富裕度
B. 能在任何的运输工作条件下,实现最佳结构效益
C. 能充分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技术经济特性,并形成运输工具间合理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的结构关系
D. 能在一定的运输工作条件下,实现最佳结构效益
8.对集装箱定义的描述,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
B. 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C. 适于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箱内货物需要换装
D. 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9.路线运行参数主要有( )。 (满分:4)
A. 路线车辆数
B. 行车间隔
C. 计划车容量
D. 车班数
10.途中及其站务工作主要内容为( )。 (满分:4)
A. 途中货物交接
B. 核算制票
C. 货物整理或换装
D. 组织装车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最优化的装卸机械化方案是:保证包括装卸费用在内的每吨货物的总运输成本最低。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日运行作业计划适应性较强,适用于装卸点较多、流向复杂、货种比较繁多以及当天不能折返的货运任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运输效用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不考虑运送不同运输对象所耗费的直接运输成本,根据顾客的承受能力及顾客利用运输服务所获经济价值来决定运价。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运费随着运距延长而增加,故运费与运距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站点不均匀系数是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停车站乘客集散量与各停车站平均集散量之比。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车辆最佳载质量选择的首要因素是货物批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波动系数越大,表明货流时间不平衡程度越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行车间隔是指正点行车时,前后两辆车到达同一停车站的时间间隔,又称车距。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在任何条件下,汽车技术速度的分布,服从正太分布。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