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发表于 2017-10-12 18:28:39

福师17秋《书籍设计》在线作业12资料

福师《书籍设计》在线作业一
一、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中国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经历了(    )形态。          (满分:4)
    A. “简策”    B. “折叠本”
    C. “经折装”    D. “线装”
2.秦汉时期的石刻文字由(    )组成,它记录着经典著作和帝王的丰功伟绩,具有供人阅读的功能。          (满分:4)
    A. 碑首
    B. 碑身
    C. 碑座
    D. 碑底
3.奥布里·比亚兹莱创作的黑白艺术插图,奠定了其在书籍插图艺术方面的重要地位,她的主要代表作品有(    )。          (满分:4)
    A. 《梦见少年》
    B. 《莎乐美》
    C. 《亚瑟王之死》
    D. 《萨沃伊》
4.书籍设计家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著作和读者,其中还经历了(    )。          (满分:4)
    A. 出版人
    B. 编辑
    C. 审稿人
    D. 设计以及印刷技术人员
5.在书的开始阶段,手抄本中的插画主要包括(    ),它们起着装饰书籍的作用。          (满分:4)
    A. 花式首写字母
    B. 围绕文本的框式
    C. 单幅的插图
    D. 漫画
6.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          (满分:4)
    A. 封面上只表示书名、著作者、出版社名等文字,使用普通的白纸,呈一到两色印刷
    B. 以简洁的说明和基本反映内容的图像作为要素进行设计
    C. 从文的内文中选取图像或者照片引用于封皮
    D. 以内文到封面进行全面的文字、图像、色彩和材料的表现
7.近现代设计可以分为两种设计理念,一种是吧内容的诸要素提炼和概括,以极单纯的抽象形式来表达主题即(    ),另一种则是将从属核心的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产生一种虽“核”不可视,但思可视的诱导化设计,即(    )。          (满分:4)
    A. 主题表现法
    B. 核化表现法
    C. 复合表现法
    D. 结构表现法
8.莫里斯在创作《乔叟诗集》作品时,将(    )综合运用为一体,使得“书籍之美”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满分:4)
    A. 文字
    B. 插图
    C. 活字印刷
    D. 版面构成
9.2004年8月,“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展”在相关文化博物馆举行,这是中国首次将(    )的艺术家的作品汇聚一堂,翻开了书籍设计交流新的一页。          (满分:4)
    A. 内地
    B. 香港
    C. 台湾
    D. 澳门
10.书记发展至今,具有生命力的最好证明是(    )和(    )之间的完美结合。          (满分:4)
    A. 外在形式
    B. 充实的内容
    C. 追求美感
    D. 功能
二、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20世纪(    )将德国、英国等欧洲的插图和日本风格的书籍装帧介绍到中国。          (满分:3)
    A. 胡适
    B. 柳宗元
    C. 蔡元培
    D. 鲁迅
2.公元3世纪和4世纪时,(    )形式的书得到普及。          (满分:3)
    A. 册籍
    B. 卷轴
    C. 透视
    D. 电子
3.读一本书籍,犹如在品尝一道菜肴,能够使读者分泌唾液,这体现了书籍的(    )。          (满分:3)
    A. 视觉
    B. 嗅觉
    C. 听觉
    D. 味觉
4.“装帧艺术是书籍美学的灵魂”这句话是(    )说的?          (满分:3)
    A. 矛盾
    B. 康定斯基
    C. 臧克家
    D. 邱陵
5.(    )是装帧界首位获得“韬奋出版奖”的艺术家。          (满分:3)
    A. 曹欣之
    B. 庞薰琹
    C. 矛盾
    D. 丰子恺
6.鲁迅的《彷徨》被(    )设计成了三个寂寞的人在晒太阳,暗含了追求光明的寓意。          (满分:3)
    A. 叶灵风
    B. 陶元庆
    C. 关良
    D. 丰子恺
7.康定斯基说:“抽象里存在着伟大现实的根”,这句话的意思是(    )。          (满分:3)
    A. 书籍设计不仅注重表面物量的多少,更要注重精神
    B. 要注重考虑感性和理性
    C. 创作中的加减法
    D. 设计者的个人内涵
8.书籍五感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感受是(    )。          (满分:3)
    A. 视觉
    B. 嗅觉
    C. 听觉
    D. 味觉和触觉
9.(    )是罗马人发明的,是在书本大小的木板之间,开出一块长方形的宽槽,在槽内填上黄黑色的蜡做成的。          (满分:3)
    A. 楔形文字
    B. 雕刻书
    C. 蜡板书
    D. 卷轴书
10.我国第一步规模庞大的石头书出现在(    )年间。          (满分:3)
    A. 唐朝
    B. 东汉
    C. 西汉
    D. 清朝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一般认为书籍的发展是由卷轴直接转变为折叠,再转变为册页的形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版面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字体种数,避免花哨,而以时尚为中心的出版物,则采用多样化的数字组合,以表达现代人的心态和动律追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书籍载体同样面临快节奏、高效率生活状态下的新生代阅读者对信息传播的挑剔和质疑。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威廉·莫里斯领导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被誉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20世纪60年代,虽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我国的出版业仍然处于旺盛的发展状态。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将书籍内容的叙述中注入大众传媒式的流动性图像影视收的,表达出多样化。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的风格称为“大众化的波普艺术”风格。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商品书籍的设计手制于成本核算,是唯一阻碍书籍整体设计概念更新的因素和最大的因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阅读是为了活着”出自于福娄拜的《致尙皮特无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魏玛国立包豪斯》虽然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但其艺术性并未讲到书籍设计,未给后来留下财富。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书籍设计是依附于书中的内容,是为书中的文字服务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书籍设计》在线作业二
一、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也可以“传宗接代”
    B. 我国的书籍设计应该直接去模仿西文设计模式,这样才能进步
    C. 以人为本是判断书籍设计艺术质量的很好的标准
    D. 书籍设计最终是要使作品具有“内在的力量”,在读者心中产生亲和力。
2.当拿到一本书,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设计师将书中繁杂、冗长的信息进行(    )重新整合再创造。          (满分:4)
    A. 逻辑化
    B. 卡通化
    C. 趣味化
    D. 秩序化
3.尽管有木板书,绢绵书,但是纸仍然是携带和印刷的最佳用材,它的美主要体现在(    )。          (满分:4)
    A. 纤维经纬
    B. 触感气味
    C. 自然色泽
    D. 由印刷、书画透于纸背的表现力
4.书籍的(    )和(    )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          (满分:4)
    A. 插画
    B. 文字
    C. 外在美
    D. 内在美
5.书籍内在表现力的版面设计主要从以下(    )来分析和思考,从而更有利于设计。          (满分:4)
    A. 把握元素和空间
    B. 解构和重构元素
    C. 驾驭时间和空间
    D. 设计师自己主观意念
6.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由(    )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满分:4)
    A. 埃及
    B. 美索不达米亚
    C. 闪米
    D. 古印度
7.书记形成过程中的册页制度是卷轴演变,包括(    )。          (满分:4)
    A. 经折装
    B. 旋风装
    C. 蝴蝶装
    D. 包背装和线装
8.版面设计中,文字从左到右横写,从上到下竖写,看似简单的组合,实际是蕴含着(    )规律。          (满分:4)
    A. 明视距离的确定
    B. 古代传统文化风格
    C. 人类主观意识
    D. 不可视格子的排列
9.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          (满分:4)
    A. 封面上只表示书名、著作者、出版社名等文字,使用普通的白纸,呈一到两色印刷
    B. 以简洁的说明和基本反映内容的图像作为要素进行设计
    C. 从文的内文中选取图像或者照片引用于封皮
    D. 以内文到封面进行全面的文字、图像、色彩和材料的表现
10.19世纪末,西方先进的(    )技术传入中国,雕版印刷渐渐淡出舞台。          (满分:4)
    A. 金属凸版
    B. 木刻
    C. 石刻
    D. 活字印刷
二、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读一本书籍,犹如在品尝一道菜肴,能够使读者分泌唾液,这体现了书籍的(    )。          (满分:3)
    A. 视觉
    B. 嗅觉
    C. 听觉
    D. 味觉
2.由上海举办的“中国最美的书"的评选,2003、2004、2005连续三年将评出的作品送往(    )参加评比,均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项,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满分:3)
    A. 巴黎
    B. 伦敦
    C. 莱比锡
    D. 瑞士
3.20世纪书籍设计流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          (满分:3)
    A. 伦敦英伦格调
    B. 法国浪漫主义
    C. 德国的表现主义
    D. 中国的儒家传统
4.1920年利希斯在儿童故事书(    )中对第四维“时间”、书本的三个维度以及书页的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满分:3)
    A. 《艺术左翼战线》
    B. 《鸣不平》
    C. 《两个正方形》
    D. 《梦见少年》
5.孙以添在(    )中强调:“壮丁书籍,不在华美视观,而在护秩有道,款式古雅……”          (满分:3)
    A. 《工艺文化》
    B.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普查手册》
    C. 《雪山下的村庄》
    D. 《藏书纪要》
6.“设计新论”是由著名的日本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界巨人(    )提出的。          (满分:3)
    A. 杉浦康平
    B. 宫崎骏
    C. 康定斯基
    D. 无印良品
7.奇文云海与霍荣龄的《牡丹亭》反应了(    )。          (满分:3)
    A. 中国书籍世界化
    B. 中国本土文化的回归
    C. 书籍新面貌
    D. 书籍的儒家文化
8.公元3世纪和4世纪时,(    )形式的书得到普及。          (满分:3)
    A. 册籍
    B. 卷轴
    C. 透视
    D. 电子
9.美国著名的图标信息设计家(    )说:“我们正在将信息技术与信息建筑给及嫁接,我们超常的能力将数据信息存储并传达,使得这一梦想得以实现。”          (满分:3)
    A. 福布斯
    B. 康定斯基
    C. 乌尔曼
    D. 威廉姆斯
10.(    )是一本展现四维感受的书,是日本设计界巨人杉浦康平用了六年时间与天文学家共同创作的一本形态出神入化的书。          (满分:3)
    A. 《立体看星星》
    B. 《纸白》
    C. 《+rosebud no.3 无意识的文本》
    D. 《拥有力量的海洋巨人——鲸鱼》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书籍设计是书的视觉装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书籍作为一种纸文化形态,“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永葆纸文化的生命力,是因为其体现了与人亲近的自然之美。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1959年4月,文化部出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书籍艺术展览会。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商品书籍的设计手制于成本核算,是唯一阻碍书籍整体设计概念更新的因素和最大的因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真正书籍设计的目的是符合那个时代的人对美的感受并通过书籍这一款载体,准确的传达书籍内容信息并获取人们的视线和内心。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将书籍内容的叙述中注入大众传媒式的流动性图像影视收的,表达出多样化。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的风格称为“大众化的波普艺术”风格。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书籍设计是依附于书中的内容,是为书中的文字服务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它的发展是和雕刻印刷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从纪元之初到11世纪,欧洲的文字记录仅限于教士阶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阅读是为了活着”出自于福娄拜的《致尙皮特无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秋《书籍设计》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