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12资料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 ( )开始的。 (满分:2)
A. 孔子 B. 老子
C. 朱熹 D. 王夫之
2.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3.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 (满分:2)
A. 注重学习
B. 变化气质
C. 维持平衡
D. 人性本善
4.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满分:2)
A. 世硕
B. 老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5.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满分:2)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6.“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句话中的“教”指的是( )。 (满分:2)
A. 道德修养
B. 道德法规
C. 道德教育
D. 思想教育
7.韩愈对性三品的贡献在于( )。 (满分:2)
A. 提出了性三品的划分标准
B. 提出了性三品说
C. 否定了性三品说
D. 提出了性三品的前提条件
8.儒家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9.(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满分:2)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10.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了( )思想。 (满分:2)
A. 知行相资以为用
B. 知难行易
C. 知易行难
D. 知行合一
1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 )语。 (满分:2)
A. 子贡
B. 子夏
C. 司马牛
D. 子思
12.(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13.在先秦诸子中,( )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满分:2)
A. 老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4.早在先秦时期,( )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满分:2)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15.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 )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满分:2)
A. 老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 )。 (满分:2)
A. 孟轲学派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荀况学派
2.关于“教为政本,德教为先”思想,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首先是指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育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
B.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它还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要坚持德育为首位的原则
C. 在古代先贤们看来,通过道德教化,可以使善者益者,使不善者善之
D. 历史上的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
3.传统道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满分:2)
A. 先秦时期
B. 秦汉隋唐
C. 宋元明清
D. 辛亥革命后
4.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 (满分:2)
A. 恻隐之心
B. 辞让之心
C. 是非之心
D. 仁义之心
5.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满分:2)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荀悦
D. 韩愈
6.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 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 合于礼者为义
D. 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7.从哲学角度看,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触及的问题有( )。 (满分:2)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8.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 )。 (满分:2)
A. 天伦之乐
B.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 南面而乐
D.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9.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满分:2)
A. “生之谓性”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尽心、知性 、知天”
10.儒家学派直接指明了“德治”是最根本的治国之道,其理由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 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 道德能成人之美
D. 道德不值一文
三、判断题:【25道,总分:50分】
1.孝是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 君臣 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告子强调人性无善恶之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老庄的处世哲学表现在义利观上,以取义忘利为最高境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公忠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家庭伦理范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仁爱不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 移风易俗 ”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韩非子认为,从君王到庶民,义成为人们思想行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君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不是物质、名位的高贵通达,而是德崇节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人生哲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关系,它所研究的是思想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人生普遍的根本的规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王阳明提出了“ 知行合一 ”的命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生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之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和而不同”的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 (满分:2)
A. 注重学习
B. 变化气质
C. 维持平衡
D. 人性本善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 )语。 (满分:2)
A. 子贡
B. 子夏
C. 司马牛
D. 子思
3.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4.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5.传统道德认为,( )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6.(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7.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 )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满分:2)
A. 老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8.( )是最早提出天命气质人性论的理学家。 (满分:2)
A. 张载
B. 王安石
C. 老子
D. 荀子
9.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满分:2)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10.“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句话中的“教”指的是( )。 (满分:2)
A. 道德修养
B. 道德法规
C. 道德教育
D. 思想教育
11.(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满分:2)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12.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诚
13.在先秦诸子中,( )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满分:2)
A. 老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4.韩愈对性三品的贡献在于( )。 (满分:2)
A. 提出了性三品的划分标准
B. 提出了性三品说
C. 否定了性三品说
D. 提出了性三品的前提条件
15.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满分:2)
A. 智商
B. 年龄
C. 才能
D. 品德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2.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满分:2)
A. “生之谓性”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尽心、知性 、知天”
3.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 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 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 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4.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 (满分:2)
A. 恻隐之心
B. 辞让之心
C. 是非之心
D. 仁义之心
5.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 (满分:2)
A. 善事父母
B. 赡养父母
C. 敬爱父母
D. 善待父母
6.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 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 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7.儒家学派直接指明了“德治”是最根本的治国之道,其理由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 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 道德能成人之美
D. 道德不值一文
8.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 )。 (满分:2)
A. 孟轲学派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荀况学派
9.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 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 合于礼者为义
D. 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10.《中庸》把( )并称为天下之达德。 (满分:2)
A. 智
B. 仁
C. 勇
D. 义
三、判断题:【25道,总分:50分】
1.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人生哲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关系,它所研究的是思想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人生普遍的根本的规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老庄的处世哲学表现在义利观上,以取义忘利为最高境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之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儒家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源于儒家学者个人的人生坎坷不得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君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不是物质、名位的高贵通达,而是德崇节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仁爱不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公忠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家庭伦理范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李贽的尊德性的重点在于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荀子把能存心养性 ,即保养人的道德意识 ,作为君子的本质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王阳明提出了“ 知行合一 ”的命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道德孕育形成时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二程和朱熹把知分为 见闻之知 和德性之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和而不同”的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生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孔子是最早提出义利命题的思想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