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12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 (满分:2)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组织
C. 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2.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 (满分:2)
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D.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
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 ) (满分:2)
A. 方向性
B. 教育性
C. 民主性
D. 整体性
4.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满分:2)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5.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 (满分:2)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德育目标
C.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6.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 (满分:2)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 儿童中心论
7.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 (满分:2)
A. 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 )。 (满分:2)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 (满分:2)
A. 说理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榜样示范法
10.决定德育内容的是: (满分:2)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德育目标
C.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11.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 (满分:2)
A. 陶行知
B. 马卡连科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布鲁纳
12.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 (满分:2)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13.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 (满分:2)
A. 是一种社会现象
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 是一种生物现象
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14.“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满分:2)
A. 孟子
B. 孔子
C. 朱熹
D. 董仲舒
15.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 ) (满分:2)
A.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B. 检查总结经验
C. 确定德育目标
D.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德育网络的主要沟通方式有哪些( ): (满分:2)
A. 联席会议
B. 互访
C. 通讯联系
D. 编印刊物
2.从受教者出发区分的德育管理过程基本环节有:( ) (满分:2)
A. 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
B. 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
C. 教育情况的回馈和总结
D. 品德的考察与评定
3.学校德育管理原则有: (满分:2)
A. 方向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民主性原则
D. 激励性原则
4.下列选项中属于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的是: (满分:2)
A. 原始社会的品德规范要求人们全力维护原始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利益
B. 热爱劳动是原始人的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C. 氏族内部的民主和平等也成为原始人道德关系的重要特征
D. 男子统治和奴役妇女的道德观念
5.德育评价的功能有: (满分:2)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6.德育管理实施环节的主要管理内容有( )。 (满分:2)
A. 计划
B. 组织
C. 指导
D. 协调
7.我国学者林崇德研究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为( ): (满分:2)
A. 2.5-3岁
B. 5.5-6岁
C. 小学三年级
D. 初中二年级
8.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满分:2)
A. 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B. 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C. 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
D. 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
9.社会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不外乎: (满分:2)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生活教育
10.英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 (满分:2)
A.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
B. 注重培养具有理性的和自治人的教育
C. 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教育
D. 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11.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满分:2)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12.现代德育目标:( ) (满分:2)
A. 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
B. 根本内容是政治
C. 贯穿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D. 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并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13.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 (满分:2)
A. 激励作用
B. 协调作用
C. 参照作用
D. 导向作用
14.思想教育包括( )。 (满分:2)
A. 科学人生观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
B.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C. 理想教育
D. 现代意识的培养
15.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 ): (满分:2)
A. 自我评价
B. 他人评价
C. 绝对评价
D. 相对评价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隐形性,即无显性的老师和学生,也无“指令性”的德育要求,教育者的身分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这是社会德育的重要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基本文明规范,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适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德育论的任务就是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与思想的早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决策性德育评价,诊断性德育评价、形成性德育评价和总结性德育评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德育社会功能的现代性,也表现在为社会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行性,超前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 ,以充分肯定成绩 ,鼓舞干劲 ,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直接决定德育方法的是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的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德育目标体系主要有两个涵义:第一,德育目标体系不是单一的目标。第二,各级各类具体德育目标是以共同的德育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这是保证德育活动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 ) (满分:2)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2.学生一时失足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要坚持说服教育,启发其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据( ) (满分:2)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 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 (满分:2)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4.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幼稚性
B. 动荡性
C. 成熟性
D. 自觉性
5.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 (满分:2)
A. 专指后进生
B. 专指特殊学生
C. 不包括优秀生
D. 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6.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 (满分:2)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德育目标
C.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7.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 (满分:2)
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8.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 )。 (满分:2)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9.( )阶段的德育重点内容是较系统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还要在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同时,适当进行启蒙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满分:2)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10.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满分:2)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11.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满分:2)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12.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 (满分:2)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13.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 (满分:2)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14.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 )。 (满分:2)
A. 班风
B. 集体舆论
C. 传统
D. 集体纪律
1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满分:2)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集体活动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如何做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满分:2)
A. 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B. 严格要求学生
C.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激发其上进心
D.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 (满分:2)
A.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德育论研究的任务是: (满分:2)
A. 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
B. 揭示德育本质
C. 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
4.家庭德育的特点是: (满分:2)
A. 寓教于养
B. 养重于教
C. 寓理于情
D. 言传身教
5.家庭德育组织体系职责包括( ): (满分:2)
A. 沟通家校联系,定期反馈信息
B. 研讨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互助组工作
C. 研究家长学校教育内容
D. 总结推广家教经验
6.教育世界观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是( )。 (满分:2)
A. 人类观
B. 社会观
C. 文化观
D. 世界观
7.现代德育目标: (满分:2)
A. 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
B. 根本内容是政治
C. 贯穿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D. 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并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8.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 (满分:2)
A. 激励作用
B. 协调作用
C. 参照作用
D. 导向作用
9.我国学者林崇德研究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为( ): (满分:2)
A. 2.5-3岁
B. 5.5-6岁
C. 小学三年级
D. 初中二年级
10.社会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不外乎:( ) (满分:2)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生活教育
1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境界大体上可划分( ): (满分:2)
A. 极端自私自利的境界
B. 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境界
C. 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D. 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12.德育评价的功能有: (满分:2)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13.德育管理的手段有: (满分:2)
A. 思想动员
B.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 进行明确分工
D.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14.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是: (满分:2)
A. 家长要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感、责任感,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B. 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C. 严爱结合,要求统一
D. 尊重和信任孩子
15.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满分:2)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当代中国青少年表明的思想品德主要特征是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德育论就是研究道德教育的科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奴隶社会的德育内容是“三纲”、“五常”、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人民。“三纲”“五常”成为我国奴隶社会最主要的德育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教育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及其方法的运用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品德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法纪教育不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内容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配合,有赖于德育网络中的组织机构发挥协调,整合作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与思想的早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从德育评价对象来区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权系数是人们为区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的数值,权系数也叫权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反馈阶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